追尋·逆思·擺渡|解讀小說《擺渡人》中的多重擺渡

“如果我真的存在, 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這耳熟能詳的金句出自英國作家麥克福爾的《擺渡人》。

克萊兒·麥克福爾是英國現代女作家, 生活在英國蘇格蘭的格拉斯哥的小鎮, 是一名中學英語老師。長期從事教學工作給了麥克福爾很多接觸和深入瞭解中學生生活和心理的機會, 她本人稱自己就是一位像小說《擺渡人》中迪倫一樣害羞的女孩, 這也是她創作《擺渡人》的靈感來源。

《擺渡人》在2013年摘得英國多項大獎, 受到了世界各國的好評。

英國《衛報》評論說這是“一本教你如何去愛的偉大作品!這部作品具有史詩般的質感, 驚心動魄。”

英國亞馬遜讀者說“這個故事給我們每個人的靈魂注入了一種力量”。


追尋·逆思·擺渡|解讀小說《擺渡人》中的多重擺渡

故事講述的內容並不複雜:在主人公迪倫她5歲時, 父母離婚, 父親遠走他鄉, 她和母親一起生活,由於她厭倦母親的喋喋不休和周圍的一切, 於是她離家出走, 乘火車去看望十年未見的父親.然而, 火車在隧道里發生事故, 她意外而“亡”。

當她的靈魂走到陰陽相接的荒原時, 她遇到了她靈魂的擺渡人崔斯坦。一路上, 崔斯坦忠誠、勇敢、拼命地保護她免遭惡魔的毒手,漸漸地, 她對崔斯坦產生了依賴, 同時崔斯坦心裡也對這個純潔的靈魂產生較強的保護慾望。

當被安全地護送到荒原與“家”的分界線時, 深愛她的崔斯坦因為荒原的規則不能與她一起回“家”, 她深感悲傷。

因此, 在崔斯坦迫不得已離開後, 迪倫決定返回荒原去尋找崔斯坦, 即使她知道沒有崔斯坦的保護獨自穿越荒原失敗的後果是魂飛魄散, 她也義無反顧地堅持要去找他。

最後, 迪倫克服了重重困難, 終於找到了他,在愛的魔咒下, 迪倫不斷地鼓勵崔斯坦和她一起嘗試著穿越到人世,他們勇敢的愛和堅定的信念促使他們破除了荒原的規則, 並在人世相逢。

細膩的描寫、史詩般的曲折故事、唯美的愛情,使這本書成為經典中的經典,它滿足了不同口味的讀者對小說的不同需求, 更重要的是它不但為在愛情迷途中的人指明方向, 而且告訴人們只有敢愛, 勇於嘗試, 才能收穫幸福。

今天,我將帶大家再次重溫這本小說,並從細枝末節中解讀這本書的多重擺渡。



追尋·逆思·擺渡|解讀小說《擺渡人》中的多重擺渡

崔斯坦擺渡迪倫———靈魂的救贖

迪倫五歲時就遭遇了父母離異, 在自我成長的重要十年裡缺少了寶貴的父愛。母親生活的艱辛和尖銳的抱怨教會她學會隱忍, 早早地比同齡人進入早熟, 而快速的成長給她帶來的卻是嚴重的是內心的孤獨和對生活的迷茫。

在穿越荒原的途中遇見崔斯坦後,她不但看到了希望, 而且心中少了幾分擔憂。

此時, 崔斯坦也看出了迪倫心中的恐懼, 害怕天黑獨自待在荒原, 就這點足以讓他非常自信地認為迪倫會服從自己, 會跟自己走。

本來迪倫是一個有主見、有思想的女孩,可是,崔斯坦卻能成功地引領她意識到自己的想法不對, 並使她逐漸認清自己的真實處境, 坦然接受自己是火車事故中唯一遇難者這一事實, 還使她不再反抗地跟他走。

途中, 崔斯坦告訴迪倫在荒原上她的身體是她心像的投射,如果迪倫內心快樂堅定, 天空中就有藍天白雲.如果迪倫生氣, 荒原就烏雲密佈, 狂風大作, 一片漆黑等;如果迪倫心裡越陰鬱, 夜晚就越黑暗。

追尋·逆思·擺渡|解讀小說《擺渡人》中的多重擺渡

可是, 荒原上有惡魔, 它們喜歡抓純潔的靈魂, 被抓的靈魂會淪為惡魔, 永遠不能到達“家”———天堂。

另外, 惡魔在黑夜活動更活躍.當迪倫明白這一規則後, 就儘量擺正心態, 控制心情, 讓荒原的天氣、地勢變好, 以便安全到達每個安全屋.

就這樣, 他們白天趕路, 穿越樹林和木叢, 翻越大山, 勇鬥惡魔, 在崔斯坦一次次的保護下, 迪倫回到了“家”.在這趟旅途中, 崔斯坦擺渡迪倫安全地穿越荒原, 引領她一次次克服各種艱難險阻, 勇敢地與惡魔搏鬥, 拼命地守護她的靈魂, 沒有讓她的靈魂成為惡靈.由此可見, 崔斯坦擺渡迪倫穿越荒原, 引領她來到“家”, 完成他作為擺渡人的任務, 這是靈魂的救贖.

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當迪倫無法面對死亡時, 他用父親般溫暖的肩膀和強有力的大手拉著她跨過了一個個高山和沼澤, 讓迪倫一直缺失十年的父愛得到了補償, 讓她變得自信、堅強;

當迪倫以自我為中心評判崔斯坦的對錯時, 崔斯坦以朋友的心聲真誠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 讓迪倫學會理解他人的不幸, 同情他人的人生, 學會了用愛理解父母的世界;

當15歲的迪倫性成熟、渴望愛情時, 崔斯坦用他的信任和不離不棄給了迪倫愛情的種子, 讓迪倫懂得了什麼是真愛。崔斯坦擺渡了迪倫的人生, 讓她變得自信、堅強、勇敢, 懂得了愛、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幫助迪倫成熟長大、完成從青少年到成熟女人的華麗轉變。

追尋·逆思·擺渡|解讀小說《擺渡人》中的多重擺渡

作為父親、戀人、朋友三重角色的男主崔斯坦教會了她寬容, 給了她父親般的安全和依靠、朋友般的信任, 最重要的是讓迪倫懂得了什麼是愛的真諦, 收穫了愛情, 最後迪倫成功地完成了自己從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蛻變。



追尋·逆思·擺渡|解讀小說《擺渡人》中的多重擺渡

迪倫擺渡自己———自我的救贖

迪倫在崔斯坦的保護下終於到達“家”———天堂, 傳說中最美麗的地方。

然而, 對她而言沒有崔斯坦陪伴的天堂只不過是一座散發虛幻光芒的荒涼城堡而已.可是, 如果沒有崔斯坦的保護再次回到荒原, 她很可能會徹底的魂飛魄散。

是留在“家”, 還是返回荒原, 迪倫也曾猶豫不決,只是當她想到崔斯坦那湖藍色的眼睛和帶給她的濃濃溫暖時, 便堅定了與崔斯坦共生的信念, 即使等待她的是魂飛魄散, 她也堅決選擇立即返回荒原。

愛的力量和迪倫堅定的信念使她勇敢地推開“家”通向荒原的大門, 併成功地返回到險象環生的荒原。在荒原尋找崔斯坦的那段時間, 她曾多次面臨死亡, 是崔斯坦的面容一次又一次地浮現在她眼前, 尤其是他那雙湖藍色的眼睛, 簡直就是她擺脫糟糕處境的動力, 使她充滿了鬥志, 敢冒著生命危險與惡魔鬥爭。

最後, 她歷經千難萬險, 克服重重困難, 終於與崔斯坦在荒原再次相遇。

追尋·逆思·擺渡|解讀小說《擺渡人》中的多重擺渡

在從“家”到在荒原遇到崔斯坦這段路程中, 迪倫蛻變成一個勇敢的擺渡人, 擺渡自己勇敢的返回荒原, 是愛情的力量和她強大的內心使她不畏艱苦, 勇於一次次與惡魔作鬥爭, 這是自我的救贖。

如何面對親人朋友的離去, 重新鼓起勇氣生活, 永遠都是人類面對的難題。迪倫坦然的態度卻讓我們肅然起敬。

生命中有一種面對生活的精神:勇敢、堅強、不抱怨, 不哭泣, 不放棄。

“你從任何一扇門都可以到那兒。關鍵不在門, 而在於你。”“大部人不想離開, 不是這個地方不讓他們走, 而是這些靈魂束縛住了自己。”

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呢?每個人都需要擺渡人,每個人都期盼自己的擺渡人能早早到來,幫助自己走出泥潭。

其實,每個人都是擺渡人,人這一輩子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這個時候,誰能幫你解決難題,誰就是你的擺渡人。

可是,再愛你的人也不可能一直陪在你身邊,你也不可能永遠把自己鎖在安全舒適的小木屋裡,穿越人生的荒原——最值得信賴的擺渡人永遠是你自己。

追尋·逆思·擺渡|解讀小說《擺渡人》中的多重擺渡




追尋·逆思·擺渡|解讀小說《擺渡人》中的多重擺渡

迪倫擺渡崔斯坦———生命的救贖, 亦是愛情的救贖

迪倫只是個15歲的小女孩, 但是就是這個小女孩從故事的開頭就在悄悄地一點點轉變著崔斯坦, 擺渡著他的人生。

崔斯坦起初是一個冷漠的、毫無感情的、完全沒有自我的擺渡人。他沒有自己的名字, 不能決定自己的面貌, 沒有自己的靈魂, 不懂愛, 他是一個真正沒有自我, 一切只受命運擺佈的、不能稱為人的人。

迪倫把崔斯坦當人看, 給他尊重、同情, 傾聽他的煩惱, 用自己對生活的熱情、面對困難的勇氣、樂觀的生活態度點燃著崔斯坦的夢想。迪倫用小女生對父親、朋友、愛人的依戀、小任性、初戀小女孩如火般熱烈的愛徹底征服了崔斯坦, 一個從來不懂愛的魂魄!愛讓他的人性一點點回歸。

愛讓他變得敢於挑戰自己的命運, 愛讓他敢於不屑自然法則、不再循規蹈矩地承擔著那些責任, 愛讓他找到了自我、實現了夢想, 甚至超越了自我。

追尋·逆思·擺渡|解讀小說《擺渡人》中的多重擺渡

崔斯坦離開迪倫後, 表面上他還是那個溫和、單純、忠誠和盡職的靈魂擺渡人, 實際上他的內心早已追隨迪倫而去,愛情的滋生是出乎他的意料, 他內心也充滿了矛盾和自責。雖然他對這份感情心動不已, 但是他還是沒有勇氣踏入天堂一步, 只能把對迪倫的愛強壓心底, 把與迪倫有關的美好記憶封存在記憶中。

但是, 他忽略了愛情的力量, 沒想到自己愛上的女孩是如此的勇敢, 更沒想到能在荒原與她再次見面.當迪倫說出想讓他和自己一起穿越到她之前生活的世界時, 思維定勢的崔斯坦卻對此充滿疑慮.因為他了解荒原固有的規則, 答應迪倫就意味著他即將要打破荒原固有的規則, 走向未知的世界, 可他心裡並沒有把握。

他一直認為自己是不屬於自己, 也不能做有悖荒原常理的事情, 否則他會遭到懲罰.然而, 在迪倫多次的勸說和堅持不懈的鼓勵下, 為了愛, 他終於同意嘗試著和她一起穿越到人世。

在從荒原穿越到人世的途中, 他因自己違背荒原規則的行為沒受到懲罰而感到疑慮不安, 並對自己的穿越憂心忡忡, 但是在迪倫一路的寬慰和說服下, 他逐漸堅定了穿越到人世的信心.加之, 他深愛著迪倫, 也願意聽從迪倫的對他們未來的安排。

最後, 在他們共同的努力下, 迪倫成功地引領著他穿越到人世.從表面上看, 崔斯坦看似一直守候在荒原去擺渡別人.實際上, 他也同樣在等待擺渡他自己的人。

擺渡人崔斯坦結束漫無止境的生命, 昇華成一個有生命的人, 這是生命的救贖。同時, 迪倫也為自己打開一扇幸福之門, 使自己能安全地與崔斯坦相守一身, 這是愛情的救贖.



追尋·逆思·擺渡|解讀小說《擺渡人》中的多重擺渡

思考《擺渡人》給予我們的啟示

《擺渡人》看似荒誕離奇的故事, 但細細品味, 卻耐人尋味且蘊涵豐富的人性內涵, 引導人們重新思索人生, 同時也給讀者的靈魂注入了一種無形的力量.

①渡人亦是渡己

小說序幕開始提到:“他坐在山坡上, 等待著.……他的眼睛一直沒有離開入口, 他在等著盼著, 心卻累極了.”

從表面上看是擺渡人在等待著自己要擺渡的靈魂, 然後再安全地護送靈魂到天堂, 完成要緊的差事。與其說崔斯坦看似是一直守候在荒原, 來來回回地擺渡過成千上萬個靈魂, 不如說他同時也在等待他生命中的擺渡人來引導他自己脫離擺渡人這一崗位, 來擺脫在他之上更高的自然法則和不可撼動的命運。

然而一切似乎如意料中一樣, 崔斯坦擺渡迪倫穿越過荒原, 沒有讓她的靈魂墮落成為惡靈, 他完成了靈魂的救贖;

迪倫, 受人之渡, 長己之智, 反為擺渡人的想法也油然而生.愛情、信念和勇氣鼓勵著她反擺渡著崔斯坦, 使他打破了荒原固存的規則, 走出了荒原, 成為一個真正有生命的人.迪倫拯救了他的生命, 也拯救了他們的愛情。

擺渡人只是一個頭銜, 人人皆可為之, 渡人亦是渡己.

追尋·逆思·擺渡|解讀小說《擺渡人》中的多重擺渡


② 你才是自己真正的擺渡人

當迪倫成功地穿越過荒原來到“家”後, 她從一位久經世故的靈魂伊萊扎那得知:靈魂從“家”返回到荒原是有可能的。如果能找到自己的肉體, 還可能鑽回到以前的人世, 但是一旦穿越失敗, 後果可能是魂飛魄散。

之所以以前有很多的靈魂想穿越回去卻沒有成功, 是因為他們害怕穿越不成功會魂飛魄散.他們自己的膽怯束縛著自己, 因為在他們的內心深處, 他們更害怕死.在迪倫知道靈魂是可以返回荒原後, 即使她知道失敗的代價是魂飛魄散, 也堅持要去尋找崔斯坦.從迪倫對愛情的不懈追尋可以看出, 禁錮我們的不是有形的枷鎖或隔門, 而是我們自己內心的怯懦和對未知世界的恐懼與擔憂。

然而, 執著的信念是開啟你心底之門的一把鑰匙, 非凡的勇氣是你到達彼岸的動力, 它們決定著你的人生。因此, 在你確定所要到達的目的地的同時, 你只有擁有執著的信念和非凡的勇氣, 才能抵達美好的彼岸。

天堂與現實之間, 一片荒原的距離。有人迷失自我, 有人墮入無邊的黑暗, 有人踏入天堂, 有人迴歸現實.能夠一直陪伴自己的擺渡人不是別人, 而是內心強大的自己。

你, 永遠是自己真正的擺渡人!

追尋·逆思·擺渡|解讀小說《擺渡人》中的多重擺渡


追尋·逆思·擺渡|解讀小說《擺渡人》中的多重擺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