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入關是撿漏還是歷史必然?

白宮裡的黑色少女


清王朝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作為女真人的後代,滿族人在東北一帶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頗具規模。

明朝末年,天災人禍,民不聊生,階級矛盾尖銳到已不可收拾的局面。因此多地爆發了農民起義,如張獻忠、高迎祥、李自成等。而東北的皇太極也蠢蠢欲動,要趁亂世撈一筆。


崇禎十七年(1644),隨著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自殺,正式宣告明王朝的覆滅。李自成下一步就要收拾明殘餘勢力以及滿清,因不滿大順政權拘禁迫害家屬,吳三桂聯合清兵,展開對李自成的進攻。清軍入關後勢不可擋,順利接手中原政權。


滿清入主中原看似運氣實際符合歷史的發展規律,首先明王朝的腐敗,致使最具忍耐力的老百姓喪失了信心,社會需要一場變革和重新洗牌。其次,清軍的戰鬥力十分強悍,特別是騎兵,攻擊力很強。再次,儘管出現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等情況,但清軍實施的政策遠比農民政權要強,再者面對多年戰亂,老百姓已經不願再進行戰爭,也沒有其他勢力能改變現狀,中原老百姓接受了滿清執政的現實。

明王朝在無法掌控東北滿族的那一刻,加上日益激烈的階級矛盾,就已經註定滿清奪取政權成為了歷史的必然。


法證先鋒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提得好。滿清入關到底是撿漏還是歷史的必然?核心就是明亡的原因。

答案是多方面的,但我更願意相信,滿清入關是滿清撿了漏,而不是亡於滿清。

大明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奇特的朝代。因為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在消亡的時候,都是充滿了一種死氣沉沉,殘弱不堪,任人宰割,充滿屈辱。而明末不一樣,皇帝勵精圖治,起早貪黑,不妥協,不恢心。誕生了一支又一隻支能征善戰的軍隊,和一大批在中國歷史的天空中閃耀著熠熠光輝的戰將。孫承宗、袁崇煥,熊廷弼,洪承疇,曹文蛟,孫傳庭,盧象升……太多了,說不完。

雖然皇太極、多爾袞、努爾哈赤、多鐸、莽古爾泰,也是一代梟雄,但是在那個時代,大明王朝隨便派上哪一個將領,都足以把哪個揮舞著長長的彎刀,披著厚厚的鎧甲,從白山黑水之間,呼嘯而來的後金軍隊,死死地擋在山海關外。

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也死於寧遠城紅衣大炮的轟擊。明朝軍事防線從錦州城,前出到今天的大淩河一線。從軍事上講,後金軍事實力不敵明未軍隊。

我們說大明王朝是一個很奇特的王朝,第二個原因就是這個王朝不象中國歷史上其他王朝一樣,統治階級橫徵暴斂,(儘管祟禎皇帝窮得衣服都要打補丁)人民離心離德。明朝未年擁有不屈不撓的民眾,人民眷戀這個王朝。

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之時,還派人與崇禎和談,希望做一個西北王,並願意幫祟禎鎮壓義軍,抵制滿清。只可惜明末朝庭,心氣太高,不死不休。

滿清入關以後,執行留髮不留頭的民族恐怖政策,揚州七月,嘉定三屠,血流成河也沒能使民眾屈服。直到康熙年間,才基本消滅明未勢力。而反清復明,一直伴隨著整個滿清朝代,以至於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等革命黨人,他們的革命理想還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我們說大明王朝是一個很奇特的王朝,第三個原因就是大明王朝未期,軍隊的武器也是相當的先進,雖然歷史上明朝也同樣閉關鎖國,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執行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但明朝的科技特別是軍事科技其實是相當的牛逼。他們不但擁有火力驚人的紅衣大炮,火銃在軍隊中廣泛使用,甚至還有能連發的三眼火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今天北京的軍事博物館去看看,還陳列有明朝的三眼火銃。直到清朝末年,清軍的火力也未畢能達得到明未。

所以從軍事實力上講後,後金軍隊根本就不是明未大明王朝軍隊的對手。假如崇禎皇帝充分的信任前方將士,文臣武將同心協力,滿清軍隊還能打進山海關嗎?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今天到個瀋陽,可能還要辦個簽證。

可惜的是,崇禎皇帝雖然勵精圖治,但是生性多疑,冷血寡恩,朝堂黨爭不斷,把能打仗能幹活的人都殺了個精光。朝堂之上,盡是噴子憤青。

當然亂世需要殺伐果斷。歷史上劉邦,曹操,朱元璋,殺得還少嗎?我們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即使沒有滿清入關,難道明未將領就不會變成擁兵一方,變換城頭大王旗的軍閥?中華大地上亂世需要梟雄,但亂世更需要奸雄。你得有人跟你幹活呀。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佔北京,宣告了大明王朝的正式終結。但就是在這個時候,滿清軍隊仍然被明未大將吳三桂死死地擋在山海關之外。只是後來,吳三桂目睹了李自成大軍的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對李自成產生了深深的恐懼,走投無路,不得已而降清。

假使李自成進入北京之後,能夠表現出那麼一丁點兒新王朝的氣概,拿出實實在在的誠意去招降吳三桂,吳三桂不歸順滿清,請問滿清還能順利的入關嗎?這難道不是滿撿漏?

說天要亡大明王朝,一點也不為過。正當大明王朝內憂外患的時候,明後期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旱災,蝗蟲,瘟疫不斷,人民飢寒交迫。中華大地上餓殍滿地,流民盜賊蜂起。而大明王朝,一方面要跟殘暴強悍的後金軍隊作戰,一方面還要跟四方飢腸轆轆的農民起義軍作戰。大明軍隊拆東牆補西牆,按下葫蘆浮上了瓢。這難道不是讓滿清撿漏嗎?

李自成畢竟是一個農民,自身缺乏格局和雄才大略,也缺乏建立新王朝的團隊和能臣謀士。他沒有漢高祖劉邦的陳平,張良,也沒有朱元璋的劉伯溫,徐達。在大明王朝大廈將傾之時,卻偏偏讓李自成打進了北京城。而螳螂捕蟬,黃雀卻在後。

這一點,郭沫若老先生的大作《甲申三百年祭》說得很清楚。

後世的歷史學家對明朝的滅亡給出了很多答案,從不同的緯度去解讀這樣一個朝代,有人說明亡於萬曆,有人說明亡於黨爭。這都是為崇禎皇帝洗白。真正的原因還是崇禎皇帝本身並非中興雄主。

所以我最後的結論是明亡於祟禎。滿清入關,是滿清撿漏了


靈通玉石


我是三維策論,歷史愛好者,在這裡回答你的問題。

清朝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但是卻是一個少數民族主政的朝代,漢家主導的最後一個王朝是明朝。當時滿清領土狹小,兵力也不多,文化也不發達。如果說明朝的滅亡是歷史的必然,那麼滿清入主中原則是一個偶然。雖然八旗鐵騎以能征善戰聞名於世,但是畢竟數量有限,並不足以佔據整個明朝疆土,能夠奪取明朝的江山無疑是撿了一個大漏!那麼我們下面就來看看滿清是如何撿漏的。

(清軍入關後的形勢)


一、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歷史上幾乎每一個亡國之君都是昏庸殘暴的,但是明朝的崇禎皇帝卻是一個勵精圖治,雄才大略的皇帝。當時天災和戰亂不斷,崇禎帝一手抓賑濟,一手抓戰事。在危急的局勢中使得大明朝屹立不倒,他成就了一位位赫赫有名的將帥:孫承宗、袁崇煥,熊廷弼,洪承疇,曹文蛟,孫傳庭,盧象升等等……

李自成是明末起義軍的主要領袖之一,他本來沒有想推翻大明朝。他率軍打到北京城下,派人與崇禎皇帝和談,希望能夠做一個西北王。同樣崇禎皇帝也沒有覺得李自成能夠打進北京城,倘若北京真的守不住,我想崇禎皇帝必然會遷都南京,以圖後事。

(勤政愛民的崇禎)

這一切都是巧合,北京城的陷落源於一場鼠疫,鼠疫造成了北京城內人口大面積死亡,駐守北京的軍隊也受到了巨大的影響。李自成攻打北京的時候整個北京連一萬士卒都湊不起來,崇禎帝甚至命令三年以上的太監也參加守城。北京城牆綿延,一萬人站上去杯水車薪,北京內城上間隔五個城垛才有一個士兵,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大順和大明在北京城對決的時候,滿清還被吳三桂的偏師阻隔在山海關之外,滿清軍隊單兵戰鬥力雖然強大,但是面對城高池厚的山海關依舊無處下手,更不要說攻佔北京,逐鹿中原了。可是歷史就是如此的巧合,大順軍機緣巧合之下攻佔了北京城,或許是因為一切都來得太容易了,於是大順軍迅速腐化。結果山海關守將吳三桂見大順軍殘暴,李自成不是明主,再加上李自成的部下搶奪了吳三桂的妾室,吳三桂權衡之下便倒向了清軍。這才有了滿清入關。

(吳三桂畫像)


二、理學對百姓的束縛為清朝的統治做了嫁衣

滿清入關之後,軍隊數量很少,面對茫茫中原大地,他們無從下手。事實上他們本來就是抱著撈一筆就走的態度入關的。但是滿清高層在見識了北京的浮華之後都不願回東北了,於是就死賴在那裡。同時,滿清發現漢人是可以為自己效力的,於是他們大量擴編漢八旗,通過漢人士兵來為自己打江山。漢人這麼容易屈服,其實是歷代中原統治者自己挖的坑。

古代勞動人民的思想經歷了一個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的轉變。理學興起之後,普通人民一直經歷著洗腦,階級觀念根深蒂固的同時他們還被植入了深深的奴性。秦漢時期彪悍勇武的中原人已經變成了習慣逆來順受的順民。只有吃不飽飯的時候才會迫不得已的造反。

滿清入關的時候,中原人已經吃不飽飯,他們跟著各路義軍造反,喪失了家國觀念。如果在清軍中能混上一口飯吃,那他們會義無反顧地加入清軍。而加入清軍之後,那幾百年來被根植在血液裡面的奴性就使得他們安定下來。從對明朝統治者的逆來順受變為了對清朝統治者的逆來順受。

理學對中原人百年來的奴化確實方便了歷代統治者駕馭百姓,但是也使得他們失去了血性,誰都能統治他們。這是外族人能夠奪取漢家江山的重要原因之一。

(程朱理學的要義)


三、氣候變化使得清朝坐穩了江山

明朝末年如果不是連年天災,導致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清朝是不會有機會入關的。根深葉茂的明朝都應付不來農民起義,更不用說新入關還沒有站穩腳跟的清朝了。

明朝在和天災抗擊的過程當中一直苦苦支撐,終於,耗盡了這一段小冰河期的時間。但是同樣,小冰河期也耗盡了明朝的國力。此時清朝入關,大明朝已經奄奄一息,他們既不用面對嚴酷的氣候變化考驗,也不用面對大明朝的精銳部隊。他們對面的只是一堆吃不飽飯的農民,因此自然勢如破竹。他們只需要制定一個能讓漢人苟顏殘喘地活下去的國策就夠了。

如果清朝入關後,中原大地依舊天災不斷,滿清依舊坐不穩江山。滿清騎兵雖然勇武,但他們會和明朝精銳部隊一樣被各地的起義軍耗盡元氣。他們人口有限,一旦失去現有的軍隊,很難通過休養生息迅速恢復,也就失去了逐鹿中原的機會。如果沒有滿清入關,中原的內亂也會在數年內平定下來,只要氣候變好了,農作物能夠豐收了,普通百姓吃得飽了,誰還會起來造反。到時候明朝國力恢復,滿清就會被逐步消滅。

(明末可怕的天災)


綜上所述:

滿清能夠入關奪取漢家江山純屬撿漏,首先大順和大明相爭消耗了中原的實力,然後由於鼠疫大順居然奪得了北京城導致山海關守將吳三桂投降滿清。然後中原統治者為了方便統治,奴化了中原百姓,使得逆來順受的百姓對清朝的牴觸情緒不高。再加上小冰河期恰恰在此時過去,使得清朝坐穩了中原的江山。這一切都是巧合,真的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句,無巧不成書啊。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已經解答了題主的疑惑。歡迎留言討論,更多精彩,關注@三維策論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刪除。

三維策論


翻開歷史的日記。

你驚訝的發現,有很多驚人的巧合,也有很多說不明道不清的事情。

但所有歷史的軌跡,都歸納成兩個字——定數。



如果你不太理解這個意思,沒關係,想象一個分子。

這個分子也許是一張紙裡面的,也許是一個杯子裡面的,或者是一個麵包裡面的。它不停的在運動:

波峰—波谷—波峰—波谷。。。

周而往復,永不停止。

想明白了這個分子,再看世界,看王超更迭,無非是波峰—波谷—波峰—波谷。。。

周而往復,永不停止。

看似撿漏,實則必然。

就算給明朝派十個李世民,就算給他上百萬兩白銀,就算朱元璋從祖墳裡爬出來。



在那年那月的那一天,該入關的還是會入關。

因為,任何人在自然規律面前,在歷史車輪下面,都是一粒紅塵。


束髮


百分百撿漏。撿了小冰河時期的漏,撿了李自成的漏。

是不是會有人反駁撿漏的說法?那我就來一一駁之。

一、駁“朝政腐敗”論

明朝的確亡於黨爭,史家有言:“夫明之亡,亡於門戶;門戶始於朋黨。”但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登基以後勵精圖治,先除黨爭之首魏忠賢,再加強中央集權,明朝儼然已經一幅中興之相。但前朝的積弊實在太深,崇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形勢,光武中興用了多久?三十多年,崇禎執政了多久?滿打滿算十幾年,而且執政期間李自成、張獻忠一直在製造麻煩。


二、駁“錯殺忠臣”論

一個袁崇煥能不能扭轉遼東戰局?不能。一個人可以左右一場戰役,但不能扭轉整場戰局,真正扭轉戰局的是整個國家的總體實力。只能說沒有袁崇煥會贏得更艱難,但話說回來,難道就沒有另一個袁崇煥甚至是戚繼光嗎?不要站在現在的角度去評判當時的決策,崇禎選擇處死袁崇煥也是一種最穩妥的方式,他遠在北京根本無法核實前線的情況,況且當時內有奸臣進言,外有後金反間計,一個皇帝面對這種情況能怎麼辦?假如袁崇煥真的反叛,那明朝就真的滅國在即了,所以即使寧可錯殺一千,崇禎也不能對這種風險聽之任之。殺了袁崇煥,只要上天能給他時間,他還能重整旗鼓和多爾袞一較高下。


三、駁“八旗勝於明軍”論

這種就更無語需反駁了。整個明清交戰史,雙方本身就互有勝負,而且明軍兩線作戰,左右支絀還能抵八旗軍於關外,請問誰更強?

四、最後從正向分析一下為什麼滿清入關是撿漏

崇禎之前,大明和滿清已經對峙幾十年,雙方大戰幾十場你來我往,實力相差無幾。這一點有點像美蘇爭霸,而蘇聯最後是怎麼失敗的?是被軍備競賽的牽制下,被國內一批親美派滅亡的。

大明也類似,崇禎面對北方的女真只能不斷加大軍事上的投入,而龐大的軍費開支來自賦稅,來自百姓。可不幸的是,明末的小冰河時期讓旱災、蝗災、鼠疫橫行,糧食減產,十室九空,百姓根本承擔不了這些賦稅,人心思變,內部暗流洶湧。但滿清卻在八旗制度形成的血緣關係網下維持著內部的團結和對大明的軍事壓力。

增軍費則百姓苦,減賦稅則國家危,崇禎面對的是一個死局。

面對這個死局,就像前兩條所說的,崇禎需要時間解決朝內的問題,大明需要時間消化天災人禍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流逝,崇禎會重新獲得與多爾袞爭雄的資本。所以解開這個死局的關鍵就是時間,而獲得時間的關鍵是大明內部能保持總體的穩定。

到底能不能獲得穩定?崇禎選擇相信他的子民,他認為處在江湖之遠的人們能和廟堂之上的他一起共渡難關,但以李自成、張獻忠為代表的一批人卻不這麼想,他們覺得一切問題的癥結所在是朱家人,所以明朝亂了。

可怕的是,這種亂並不是單純的民眾對一個家族的鬥爭,而是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國家內鬥,這下問題就大了。兩方斗的你死我活之際,滿清插手了,以“為漢人報君父之仇”的名義,拉攏明朝北方的漢人官僚地主,將李自成的農民起義隊伍趕出了北京。

而崇禎,如果他能稍微彎下膝蓋跑到南京,繼續指揮南明軍隊,南明軍隊也就不會因為缺乏統一指揮而迅速敗亡。可惜了,他是朱家子孫,朱家人有幾個肯彎腰屈膝的?他選擇煤山自縊,一方面是堅守朱家人的氣節,另一方面也是對老天不公、子民不爭的絕望。

所以說滿清入關就是撿漏,撿了大明內鬥的漏,撿了天災的漏,撿了崇禎自縊的漏。

如有異議,歡迎來辯。


江湖小生


明朝的滅亡是歷史的必然,而清軍入關則是歷史的偶然。

明朝滅亡最主要的原因是黨爭。最初是東林黨與非東林黨之爭,後來演變為知識分子與宦官集團之爭。

黨爭的出現源於明朝政治制度的確立。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實行的是元朝制度,是丞相制度。但是相權的專橫霸道,嚴重威脅到了皇權。在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打倒胡惟庸,廢除丞相,設立六部,由皇帝直接管理六部。在六部旁邊,又設立六科,每一科的給事中監督每一部,有六部就有六科。在地方上設立十三位監察御史,專門監督全國的十三個布政使司。

皇帝直接接管六部,審閱奏章,工作量非常大。朱元璋出身寒門,坐在宮裡批閱奏章肯定比在外邊要飯輕鬆的多,所以他做的樂此不疲。但是他的後任者就堅持不住了。永樂年間,朱棣抽取幾位大學士組成一個秘書機構,幫助自己批閱奏摺,並提出處理意見供皇帝決斷。提出意見的過程則成為票擬。後來,這一秘書機構逐步發展成為內閣,職權超越了六部,成為一個重要的政府機構。

到了明朝中期,皇帝為了逍遙自在,又啟用了太監參政,內閣遞上來的處理意見,由太監讀給皇帝聽,再由皇帝口述,讓秉筆太監寫上批語,稱為“批紅”。“批紅”完成之後,由掌印太監蓋章,奏摺發揮出法律效力。

到嘉靖時期,形成了內閣、宦官和皇權三者平衡的局面。

但是到了萬曆年間,一切都發生了改變。這時候有一個重要的政治團體叫東林黨。東林黨起源於江蘇無錫的東林書院,領導者是辭官講學的顧憲成、顧允成兄弟。因其學問高深,名望盛隆,地方官和京官當中和他們意氣相投的人都聚集在東林書院品評時弊,逐漸形成東林黨。

這種以政見、門生故吏形成的利益集團還有齊黨、楚黨、浙黨三大黨派。

1594年的的“京察”之舉,引爆了東林黨和非東林黨之間的爭論。因為在吏部考察官員政績的情況下,每個黨派都極力維護本派人員的官位。

而接下來的“國本之爭”、“挺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以及“援朝抗日案”這把東林之禍推向高潮。

無休止的黨爭,使萬曆厭倦了朝政,乾脆躲入皇宮二十年不見朝臣。很多正直官員想找萬曆商量事情,就是見不著。事情做不好,只能辭職,而萬曆不允許辭職。被逼無奈的官員只能扔下官位逃回家中。這就導致從中央到地方大量的官位得不到補充,全國的政治結構極為鬆懈。

到了萬曆的孫子明熹宗時期,熹宗比較貪玩,愛做木工活,他重用了魏忠賢,閹黨把持軍權和特務機構,東林黨逐漸敗下陣來。

這場東林黨與閹黨之爭又影響到了關外抗擊後金的形勢。遼東經略熊廷弼主張在山海關外困死努爾哈赤。由於王化貞私自逃跑,熊廷弼兵敗逃回關內,致使關外八百里土地盡失。這肯定要追究責任,王化貞交好魏忠賢,熊廷弼成了替罪羊。接下來的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要麼死於黨爭,要麼被剛愎自用的崇禎殺掉,關外危局無法挽救。

崇禎上臺以後,及時處死了魏忠賢,閹黨覆滅,東林黨重新上臺。東林黨代表南方地主利益,廢除了魏忠賢向南方工場住收稅的政策,不顧北方旱災、蝗災、瘟疫的流行,向北方農民徵稅,最終逼反了李自成。


有人造反,朝廷必然要剿滅,有戰爭自然要加稅,加稅又導致流民不斷增加,紛紛加入李自成的隊伍。這就形成了越是打仗、農民軍規模越大的惡性循環。到這個時候,明朝的滅亡已經不可為避免,這是封建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崇禎末年,假如崇禎答應李自成西北稱王的要求,清兵未必能夠入關,因為從當時的力量對比來看,關內依然佔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崇禎沒有答應李自成的要求。

明朝滅亡之後,出現了李自成、張獻忠、吳三桂、多爾袞四大勢力。清軍依然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奪取天下,甚至在順治入關以後,還有跑回東北的打算。只是,投降清軍的吳三桂太過生猛,讓多爾袞看到了奪取天下的曙光。可以說,清朝的天下,有一多半是吳三桂打下來的。


正是在明朝被農民起義折騰的精疲力盡的時候,處於巔峰時期的清軍順利入關,建立大清。所以說,清朝的建立是一次撿漏行為。但是,明朝的滅亡則是歷史的必然,因為當時的明朝,國家治理結構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並且積重難返。


品讀春秋001


我認為滿清入關既靠實力,也靠幾分運氣,二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說滿清在壯大自己實力的基礎上 ,緊緊抓住了歷史機遇,最後才得以入主中原。

滿清是有實力的。雖然他們人數不多,但和蒙古族一樣,也是“馬背上的民族”,打起仗來,“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加上後來有了紅衣大炮,更是如虎添翼。滿清的前幾位領導人都很優秀,能使族屬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在人們的印象中,這些草原騎兵個個驍勇善戰,嗜血冷酷 ,從來就不畏懼死亡,給漢族士兵帶來巨大壓力。在明末“薩爾滸之戰”中,明遼東經略楊鎬六路進兵,聲勢浩大。而八旗總兵力僅6萬餘人,處於劣勢。此時努爾哈赤提出了“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戰略方針,最終大敗明軍。但八旗兵的取勝絕不僅僅是靠戰術,強悍的戰鬥力也是重要因素。不然,明軍拼消耗也不會敗得那麼慘。

滿清除了戰鬥力強悍,運氣也特別的好。說它撿漏不是沒一點道理。要是朱元璋還活著,估計滿清一點機會都沒有。很可惜大明氣數已盡,內部問題積重難返,國難當頭,連駙馬都不肯捐銀子。人心渙散到了極點。崇禎帝是個好皇帝,勤奮節儉,但毛病也不少,剛愎自用,對臣子薄恩寡義,殺伐太狠,根本不可能挽回局面,最後一道“長城”——遼東總兵袁崇煥也被他殺了。你說明朝本來問題成堆,又遇上這麼個糊塗的皇帝,活該它走向滅亡。

而且老天也不可憐它,本來就貧瘠的陝西又遇著連續幾年的大旱,加上土地兼併,百姓非常的苦,這下更是沒了活路,只好在李自成的領導下揭竿而起,各地農民雲起響應,勢力迅速壯大。一鼓作氣就把明朝滅了。可李自成對付清兵時因為遠程疲勞,步兵又不佔優勢,據說還有瘟疫的影響,一下子又成了“豆腐軍”,歷史就是這麼無情,漢家王朝真的要結束了,嘆息也沒用。李自成給清兵做了件“嫁衣裳”,還給滿清留了個美名——他們自詡不是篡奪明朝的帝位,而是給明朝報仇來的。所以說滿清撿漏是有根據的。

我認為雖然明朝的滅亡是必然,滿清入關並不是必然。沒有滿清地球照樣轉。歷史有很大偶然性。如果李自成爭些氣,眼光長遠一點,及時籠絡人心,正確制定戰略規劃,說不定歷史就會改寫。有人說李自成是農民,有侷限性,那朱元璋不是農民嗎?假如把李自成的位子讓給朱元璋,肯定就沒滿清什麼事了。說到底就是“將熊熊一窩”,還沒有大軍師,連個劉宗敏都管不住。不過撿漏也罷,必然也罷,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已經走進中國歷史,永遠也抹不掉了。


綠葉小杏


1644年,清軍入關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王朝,並持續了200多年。對於清朝入關並建立大一統王朝看作是幸運與撿漏。真實是這樣的嗎?讓我們回到那段歷史看看。

首次,有人說沒有李自成和明朝的內耗,一致對外清軍就不能入關。這裡面有一個誤區,憑什麼李自成和明朝就應該是一夥的。實際上李自成起義和明朝的苛捐雜稅還是出現的災害有關。作為政府,明廷不能採取措施緩和矛盾,導致問問越來越嚴重以致不可調和。李自成軍和清軍原來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他們只是共同的敵人是明朝廷而已。因此不存在的所謂內耗是內部矛盾而已。

其次,清軍已經實現了對明朝山海關以北大部分地區的蠶食。在明朝滅亡前,明軍對清軍的辦法不多,明軍內部矛盾大,一心想剿滅清軍,卻反而讓清軍做大。在李自成攻陷京師前,山海關周邊只有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山海關大部分已經被清軍控制,拿下京師指日可待。從這個角度看,清軍整體是有一定的實力的。而清軍和吳三桂聯合重創李自成軍,更能看出清軍整體作戰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因此說清軍攻破京師控制北方的實力是完全具備的。

第三,清軍很好的明廷的內部矛盾。在人口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明朝軍隊不能抵抗北方遊牧民族的進攻,很大程度是內部矛盾。在前期,存在皇帝和將領的不信任,也存在是先剿滅李自成軍還是剿滅清軍的分歧。在後期,面對京師要被李自成攻破的情況下,群臣和貴族竟然不捨得出錢犒勞軍隊。在京師丟了之後,明朝還有大片土地和人口,完全可以組織反抗,但都在內耗中被清軍各個擊破。而反觀清軍,雖然內部權力之爭也很明顯,但沒有影響大軍向南推進,有效利用南明朝廷內部和各派的矛盾,逐步實現全國統一。

第四,清軍較好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滿族屬於比較特殊的民族,不同於其他北方民族。歷史上的大多數北方民族都是遊牧民族,而滿族屬於農耕民族,能夠自己生產糧食和養殖同時還可以從事漁獵。從這個角度看,滿族生產力水平要強於其他遊牧民族。在入關前,清攻陷了朝鮮,逼迫朝鮮王國奉其為正朔,又取得了和蒙古各部的聯合。可以說在入主中原之前,已經成為北方之主。在實現大一統的過程中,不可否認的是清軍有過惡劣的野蠻行動,但在局勢穩定後,較好的利用漢族地主和將領,依靠三藩和孔有德等人打下東南和西南,某種程度上,是原明朝將領幫助清軍打下南方,而清廷也適度給這些人封王,實現一定程度的權力貢獻。

清軍入關並統一全國有歷史的偶然性,但不能單純說說所謂的撿漏。撿漏之能一時,持續200餘年。可以看出清廷在當時條件有一定的治國能力,能夠和包括漢族地主階層在內的國內各民族、各階層緩和矛盾建立比較良性的關係。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批評指正。


舍我談歷史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皇帝自縊兩百多年的大明王朝滅亡。李自成攻陷北京不久,吳三桂投降清軍,放滿清八旗過山海關,打敗李自成,進而南下佔領全國。

確實滿清入關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李自成入北京後展現出雄才大略,如果吳三桂打開山海關,清軍確實很難入關,如果多爾袞稍有猶豫那滿清將難以入關。

但是滿清入關的偶然中又帶有一定的必然,這個必然來自於明朝的不得人心,崇禎被圍後起兵勤王的人寥寥無幾,願意出城與李自成文官都沒有,明朝不但失去了底層百姓的支持也失去了官僚集團的信任。李自成不是朱元璋他對起義軍的控制遠沒有朱元璋強,這就造成了起義軍進入北京後燒殺搶掠有一定必然性。





滄海一粟7528


滿清入關是滿清撿了漏,而不是亡於滿清。

大明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奇特的朝代。因為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在消亡的時候,都是充滿了一種死氣沉沉,殘弱不堪,任人宰割,充滿屈辱。而明末不一樣,皇帝勵精圖治,起早貪黑,不妥協,不恢心。誕生了一支又一隻支能征善戰的軍隊,和一大批在中國歷史的天空中閃耀著熠熠光輝的戰將。

天要亡大明王朝,一點也不為過。正當大明王朝內憂外患的時候,明後期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旱災,蝗蟲,瘟疫不斷,人民飢寒交迫。中華大地上餓殍滿地,流民盜賊蜂起。而大明王朝,一方面要跟殘暴強悍的後金軍隊作戰,一方面還要跟四方飢腸轆轆的農民起義軍作戰。大明軍隊拆東牆補西牆,按下葫蘆浮上了瓢。

明朝亡於黨爭,史家有言:“夫明之亡,亡於門戶;門戶始於朋黨。”但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登基以後勵精圖治,先除黨爭之首魏忠賢,再加強中央集權,明朝儼然已經一幅中興之相。但前朝的積弊實在太深,崇禎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形勢。

人心思變,內部暗流洶湧。增軍費則百姓苦,減賦稅則國家危,崇禎面對的是一個死局。面對這個死局,崇禎需要時間解決朝內的問題,大明需要時間消化天災人禍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流逝,崇禎會重新獲得與多爾袞爭雄的資本。崇禎選擇相信他的子民,他認為處在江湖之遠的人們能和廟堂之上的他一起共渡難關,但以李自成、張獻忠為代表的一批人卻不這麼想,他們覺得一切問題的癥結所在是朱家人,所以明朝亂了。財力不足,民變不斷,軍力匱乏都讓明朝風雨飄搖。

滿清入關,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站在風口浪尖上,豬都能飛起來。更何況滿清八旗子弟是驍勇善戰的北方人。明朝末年朝廷貪腐嚴重,皇帝養著一大幫吃皇糧的蛀蟲,將大明王朝啃地到處是洞。再加上各地鬧饑荒,百姓窮途末路,群雄揭竿起義,明朝就像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最多就剩下回光返照的短暫時光。

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眀的錚錚鐵骨,早已印在人們心頭。

《滿清入關是滿清撿了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