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一生最恥辱的一次,簽字時只寫一個字,氣得吐血而亡

在晚清歷史上,李鴻章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名字。他代表清朝與外國列強簽訂條約,遭到國人的唾罵。正如李鴻章自己所說,“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可敷衍一時。即有小風小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

李鴻章一生最恥辱的一次,簽字時只寫一個字,氣得吐血而亡


  李鴻章的一生中,有無數屈辱的時刻,但簽署《辛丑條約》是他感到最屈辱和無助的時刻。1900年8月15日,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在八國聯軍的炮火中倉皇西逃。慈禧太后逃跑時想到了李鴻章。接著,一紙詔令發到廣東,“詔鴻章入朝,充議和全權大臣,兼督直隸。此為安危存亡所繫,勉為其難。”

李鴻章一生最恥辱的一次,簽字時只寫一個字,氣得吐血而亡


  這時李鴻章是兩廣總督,已經77歲了。可以說,李鴻章是完全沒有必要接受的,因為當八國聯軍進攻北方京城市時,南方封疆大吏沒有一個進京勤王,而近在咫尺的山東巡撫袁世凱也拒絕了。

李鴻章一生最恥辱的一次,簽字時只寫一個字,氣得吐血而亡


  每個人都知道此行去北京城,凶多吉少,但李鴻章還是接受了。在《清史稿》中,有這樣一個悲壯一幕被記錄下來:“鴻章聞警兼程進,先以兵剿畿甸匪,孑身入京,左右前後皆敵軍。”李鴻章乘船從廣東出發北上。很難想象一百年前當李鴻章站在北上的船頭時,內心是何種心境。他似乎已經意識到這是一條不歸路。

李鴻章一生最恥辱的一次,簽字時只寫一個字,氣得吐血而亡


  到達北京城後,李鴻章住進了賢良寺,雙方的談判很快就開始了。此時的李鴻章是“議和全權大臣”。李鴻章和慶親王奕劻代表清朝與列強談判。列強一下獅子大開口,李鴻章一下子開始吐血了。

李鴻章一生最恥辱的一次,簽字時只寫一個字,氣得吐血而亡


  列強仍在步步緊逼,李鴻章終於在1901年7月25日簽署了《辛丑條約》。但是,李鴻章沒有寫他的全名,而只寫了“肅”字,因為李鴻章是一等肅毅侯爵位。也許是覺得自己時間不多了,李鴻章最終沒有籤全名。這可能是一種無聲的抗議吧。

李鴻章一生最恥辱的一次,簽字時只寫一個字,氣得吐血而亡


  簽字返回後,李鴻章開始大口吐血,“紫黑色血塊”,“痰咳不支,飲食不進”,後來被診斷為胃血管破裂。11月7日,李鴻章身體狀況迅速惡化。留京辦事大臣那桐深感李鴻章危在旦夕,遂致電行在軍機處,請朝廷備重臣接替李鴻章,又給布政使周馥發電,迅速來京照顧李鴻章。

李鴻章一生最恥辱的一次,簽字時只寫一個字,氣得吐血而亡


  周馥是李鴻章的心腹。他深受李鴻章的信任。當週馥來到賢良寺時,李鴻章已經被裹在裹屍布裡,“於呼之能應口不能語的狀態。延至次日中午,目猶瞠視不瞑。”根據《周馥自定年譜》的描述,李鴻章久久不肯斷氣,於是周馥在他耳邊說:

李鴻章一生最恥辱的一次,簽字時只寫一個字,氣得吐血而亡


“老夫子有什麼心思放不下,不忍去也?公所經手未了事,我輩可以辦了,請放心去吧”李鴻章這才慢慢閉上眼睛,時年78歲。他去世的消息傳來後,慈禧立即為他安排了高規格的葬禮。

李鴻章一生最恥辱的一次,簽字時只寫一個字,氣得吐血而亡


  “錫祭葬,贈太傅,封一等侯,諡文忠。入賢良祠,賞銀五千兩治喪,立功省分建立專祠,政功戰績,宣付史館,並命於京師特建專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