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桃 “五步工作法”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工作

連日來,松桃縣實行“五步工作法”,紮實、持續、高效推進進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工作,每天捷報頻傳。目前,已全面完成2016年、2017年項目拆舊復墾任務,預計在5月底前基本完成2018年項目拆舊復墾工作。

組建專班,壓實責任。按照責任落實的要求,縣、鄉、村三級成立拆舊復墾專班,實行縣級統籌、督導,鄉、村級具體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縣級成立以縣委常委、縣生態移民局長任指揮長的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巡迴督戰指揮部,下設五個片區督戰隊,分別由縣生態移民局、衛生健康局、教育局、自然資源局、就業局主要負責人或分管領導擔任隊長,對全縣27個鄉(鎮、街道)拆舊復墾工作實行包片負責。

鄉級成立以縣包片領導任隊長、鄉政黨政主要負責人任副隊長的駐點督戰隊,負責統籌、調度本轄區拆舊復墾工作,明確鄉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為拆舊復墾第一責任人,同時成立以鄉鎮紀委書記任隊長的巡迴督戰隊,負責到各村、組巡迴督導。由鄉鎮(街道)扶貧辦建立每日拆舊復墾推進臺賬。

村級成立村(社區)支部書記為隊長的攻堅隊,下設若干拆舊復墾小分隊,具體組織實施拆舊復墾工作。

松桃 “五步工作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工作

摸清底數,因戶施策。深入遷出地、安置地宣傳拆舊復墾政策,摸清搬遷戶舊房類型、幫扶類型、勞動力現狀、政策理解等底數,建立搬遷戶舊房底數臺賬,實行分類指導、因戶施策,做到應拆盡拆,彰顯執行政策公平、公正、公開。

針對不同思想認識。採取群眾主動拆除一批、政府幫助拆除一批、利益驅動拆除一批、法理並施拆除一批“五個一批”工作法,採取先易後難、多管齊下等方式推進拆舊復墾工作;針對不同舊房類型。對1房、多房類型搬遷戶實行倒排工期、掛牌督戰、限期拆除;對無房、可不拆除連體房、政策規定保留房3種類型搬遷戶,實行“五簽字兩蓋章”審批程序,“五簽字”即:戶主簽字申請、幫扶責任人入戶核實意見(非建檔立卡貧困戶,該欄不簽字)、駐村幹部複核意見、村(社區)初審意見、鄉鎮(街道)審查意見,“兩蓋章”即:村(社區)、鄉鎮(街道)蓋章。並對搬遷戶進行政策宣傳,無房戶、可不拆除連體房戶要在穩定脫貧後,向政府補足人均1.5萬元拆舊獎勵資金才能按規定辦理安置房不動產登記手續;對有保護價值村落不能拆除舊房的搬遷戶,要簽訂不可拆除舊房協議,原舊房收歸鄉鎮人民政府或相關部門作為公共資產進行管理、使用和保護;針對不同幫扶對象。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拆舊復墾工作,由幫扶責任人負責宣傳動員,採取“幫扶責任人+村級指揮部”具體實施;非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拆舊復墾工作,由村級指揮部負責宣傳動員,採取“村級指揮部+駐村攻堅隊員”具體實施。

松桃 “五步工作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工作

搭建平臺,高效調度。縣級建立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微信群,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縣直相關部門負責人,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等加入微信群,實時發佈拆舊復墾縣領導指示批示、部門工作要求等信息,每日發佈拆舊復墾圖片、進度表、戰報等信息,全方位、立體式調度全縣拆舊復墾工作。鄉級參照縣級模式,建立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微信群,調度轄區內拆舊復墾工作。

督查督辦,追責問責。鄉鎮是拆舊復墾的實施主體,必須按照時間節點要求(2016年、2017年項目,在2019年底前完成;2018年項目,在2020年6月底前完成),全面完成拆舊復墾目標任務。縣級實行“領導包片、幹部包鄉鎮”蹲點督導方式,鄉級採取“鄉鎮(街道)脫貧攻堅指揮部+村級脫貧攻堅指揮部+幫扶責任人”的模式推進拆舊復墾工作,實行“一天一調度、一日一通報”,縣紀委監委、縣委辦督查室、縣政府辦督查室對排名靠後的5個鄉鎮(街道)進行重點跟蹤督查,對工作不重視、落實不力的相關責任人實行追責問責,2019年,縣紀委已對拆舊復墾全縣排名靠後的5個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進行了約談。鄉級根據督戰對象工作開展的好、中、 差情況,給督戰對象懸掛“藍、黃、紅”牌,適時組織開展 回頭看,根據整改落實情況懸掛相應顏色的督戰牌。對於連 續懸掛2次紅牌或3次黃牌的村(社區)主要負責同志,按程序開展約談,如約談後整改效果仍不明顯的,移交紀委監委進行問責處理。

松桃 “五步工作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工作

收集資料,規範檔案。拆舊復墾檔案資料是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竣工驗收的重要依據之一,同時也是搬遷戶“一戶一檔”資料必備內容。松桃縣在拆舊復墾過程中,同步收集整理搬遷戶可不拆除舊房(無房)審批資料,已拆除搬遷戶舊房拆除前、拆除中、拆除後和復墾複綠圖片及驗收資料,並安排專人及時規範歸檔。 (任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