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桃:“三位一體”謀發展,齊心合力譜新篇

為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的貧困標籤,帶領苗鄉人走向富裕美好的小康生活,我縣始終以堅持“盡銳出戰、務求精準、善做善成”的攻堅打法,通過全縣全體幹部職工和70多萬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順利退出貧困縣序列,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勝利。今年,面對決勝脫貧攻堅全國共赴小康的歷史時期,我縣通過狠抓機制創新、黨建引領、產業集群“三位一體”體系建設,全面推進農村產業項目落地開花,帶動群眾持續增收,幫助剩餘9285名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全力以赴“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

松桃:“三位一体”谋发展,齐心合力谱新篇

正大鎮油茶產業園區 龍元彬 攝

機制創新:推進農業發展新模式

為持續推進各鄉鎮(街道)因地制宜,搭建平臺載體,盤活農村優勢資源,打造特色產業,我縣創新多種產業合作發展模式,拓寬發展途徑。例如蓼皋街道成立貴州眾歸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打造“民心黨建+公司+村集體經濟+貧困戶”模式,發展集體經濟。實現土地流轉3300餘畝,支付土地流轉費168萬元、勞務費335萬元,分紅110萬元,帶動650戶增收5150元,解決勞務就業2000餘人次。迓駕鎮青山村採取“黨建+集體經濟”的模式,成立“富民蛋雞養殖合作社及村集體經濟萬羽蛋雞養殖場”,帶動群眾投入資金1100萬元,實現全村年產值80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7200元。成功帶動了全村60戶貧困戶180餘人脫貧,貧困戶每年可分紅4000餘元。普覺鎮東門村實行“龍頭企業+公司+專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模式,依託普覺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園區平臺,引進鐵騎力士、明康果業等龍頭企業,吉豐公司、惠民公司等國有實體企業,形成“農旅一體化”的基本格局,實現增收62.5萬元,戶均增收2100元。

截至目前,我縣28個鄉(鎮)街道,503個村累計因地制宜創新打造15種產業合作模式、發展壯大50多個特色產業,引進培育農業龍頭企業103家。同時組建縣級扶貧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融合推行“國有公司+”方式,豐富產品種類的同時,拓寬致富渠道,打造出農村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極。

松桃:“三位一体”谋发展,齐心合力谱新篇

孟溪鎮500畝蔬菜基地一角 龍元彬 攝

黨建引領:激發農村幹事向心力

我縣始終以“黨建+”助推精準脫貧為抓手,按照“黨組織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農民富在產業鏈”的思路,加強建設產業路徑黨支部。例如正大鎮長征村,選擇油茶產業園區內地域相鄰、功能互補、產業集聚的長征村、正光村、官舟村、聚寶村四個村黨支部聯合起來,建立正大油茶產業園黨總支(黨委)。明確1名鎮黨委委員為片區黨總支書記,四個村黨支部負責人為黨總支副書記,通過片區黨總支聯席會議,四個副書記立足實際,共謀發展規劃、共建產業發展、共治園區管理、共享利益分紅。“四共”發展模式協調整合產業園區現有農地、水域、油茶、人力等資源,把沒有條件發展村集體經濟的邊牆、官舟、聚寶等村的食品加工、鄉村旅遊、油茶加工、漁業養殖、中蜂繁殖、精品水果種植等項目“搬”到園區來集中發展,實行異地聯動“抱團”發展,實現產業園區村幹部人均月工資3500元。

蓼皋街道眾歸集團成立公司黨委,選舉集團董事長為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為黨委副書記,集團副總經理為黨委委員。5家子公司分別成立黨支部,選舉公司總經理為黨支部書記,公司副總經理為黨支部副書記,所轄社區其他黨支部書記為公司黨支部委員。完善管理考評制度,嚴格按照社區幹部自身職能職責、公司職務職責進行規範量化管理和雙重考核,按照2:3:5的比例評出一、二、三等次,採取“底薪+績效”分級雙向兌現績效工資,有效激發村幹部工作活力。

截至目前,我縣通過建強基層黨組織培育村幹部變職業經理人,持續推進“民心黨建+村社合一”,共吸納468名村幹部黨員參與專業合作社管理,實現示範村村幹部人均年收入達4萬元以上,切實激發了基層幹部幹事活力。

松桃:“三位一体”谋发展,齐心合力谱新篇

農民駕駛旋耕機在蔬菜基地耕作 龍元彬 攝

產業集群:增強農民增收持續性

為助推全縣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奪取全面勝利,增強貧困人口利益覆蓋。我縣牢牢把握“五步工作法”和產業發展“八要素”,舉全縣之力,集全縣之智,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按照“成片種、規模養、以養帶種、以種促養、種養循環”的思路,在養殖場周邊流轉土地,配套發展茶葉、油茶、蔬菜、精品水果、中藥材等產業,消化畜禽養殖糞便,變汙為寶,實現了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及農作物綠色增產增效,重點打造“一豬、兩茶、N特色”現代化農業產業模式。涵蓋油茶、百香果、生態畜牧、果蔬等12類產業。同時為進一步明確職責,全面推進各項工作,該縣組建農村產業革命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下設選派縣級領導為組長、抽調具有本產業項目經驗的部分負責人為成員的十大工作專班,各鄉鎮(街道)黨(工)委和政府(辦事處)結合當地資源稟賦、發展實際和產業特點,對應組建工作專班,形成上下聯動機制,統籌推進全縣集群化、規模化種養殖產業發展,抽調57名中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成立7個產業扶貧專業技術指導組分赴28個鄉鎮(街道)開展產業扶貧技術指導。

松桃:“三位一体”谋发展,齐心合力谱新篇

村民正在整理秧苗 龍元彬 攝

截至目前,我縣共規劃種植項目(其中油茶8.5萬畝、百香果1.5萬畝、辣椒6萬畝、蔬菜27萬畝,中藥材6萬畝,茶葉新增1萬)50萬畝、食用菌(黑木耳)4000萬棒。規劃養殖產業400萬羽(林下肉雞100萬羽、野鴨300萬羽)生豬年出欄70.25萬頭。累計發展種養殖產業專業合作社1830家,貧困村實現專業合作社全覆蓋、貧困戶全部加入專業合作社。預計今年總產值可達59.42億元,拉動務工就業可達35.65萬餘人次,預計支出勞務費及分紅2.35億元,土地流轉費用0.5685億元,按照“631”等多種利益連接機制,預計可帶動貧困群眾3.26萬戶11.41萬人實現增收,為該縣全面衝刺90天打贏脫貧攻堅殲滅戰,以及後續穩定增收提供重要保障。(田甲 李旺興 記者 龍元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