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這3個“壞習慣”,說明寶寶正在變聰明,家長可不要阻止

孩子每一天都在悄悄長大,經常在父母不知不覺中突然出現一些小變化。大部分時候,看到這些變化我們會欣慰又感動,但也有時候孩子的一些行為會讓我們苦惱,覺得寶寶“變壞了”,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以下三種行為,千萬別急著批評訓斥,也許反而是孩子變聰明的表現哦!

孩子的這3個“壞習慣”,說明寶寶正在變聰明,家長可不要阻止

◎搞破壞

想象一下,有一天下班回家,打開門看到房間一片混亂,牆壁上用彩筆塗得亂七八糟,地板上全是拆的七零八落的玩具,廚房裡麵粉大米撒的到處都是,這時候是不是要抓狂了?

彆著急!孩子搞破壞,可不是專門為了氣你,這是他們探索世界的方式,好奇心是人類取得進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能夠永遠保持好奇的孩子,智力發育和創新能力都遠遠超過普通人,是非常稀有的品質。

孩子的這3個“壞習慣”,說明寶寶正在變聰明,家長可不要阻止

父母要做的不是批評教訓,而是正確的引導,給孩子合理的發揮空間。如果孩子喜歡到處寫寫畫畫,不妨單獨闢出一塊牆面,塗上黑板漆,作為孩子塗鴉的專屬空間;如果孩子總把玩具拆壞,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嘗試把壞了的玩具修復,引導孩子理解“責任”與“珍惜”。只要方法得當,壞事也能變好事。

孩子的這3個“壞習慣”,說明寶寶正在變聰明,家長可不要阻止

◎拒絕分享

孩子三四歲的時候,不少父母會突然發現,原本很“大方”的孩子,突然不願意和別人分享了,不管誰食物還是玩具,都緊緊抓在自己手裡,連最好的朋友都不能碰。

我的孩子怎麼這麼小氣?其實不是孩子變“小氣”了,是他們變聰明瞭。3歲以前的寶寶通常還分不清“你”和“我”,在他們的認知中,世界和自己是一體的,當然沒必要考慮是否分享的問題了。

孩子的這3個“壞習慣”,說明寶寶正在變聰明,家長可不要阻止

隨著心智不斷髮育,孩子開始意識到“本我”的存在,有了領地的意識,不願意分享給別人,實際上是在建立“自己”和“他人”的界限,如果這一階段父母強行要求孩子將他認為屬於自己的物品分享給他人,就會令孩子產生認知障礙,簡單而言就是分辨不清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他人的,界限不清晰會導致孩子越來越“小氣”,更加抗拒分享。

所以,父母要做的是讓孩子安心,清晰指明哪些物品是屬於孩子的,哪些是公共的,在此基礎上引導孩子學會分享,感受到分享帶來的快樂。當孩子順利度過這一階段後,你會發現他/她不但又開始分享了,而且在分享中找到了快樂。

孩子的這3個“壞習慣”,說明寶寶正在變聰明,家長可不要阻止

◎說謊

你的孩子第一次撒謊出現在幾歲?大多數孩子第一次撒謊都會出現在5-7歲之間,如果孩子撒謊了,千萬別急著生氣,這可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里程碑哦!

兒童心理學研究認為,說謊話需要孩子具備三項非常“高級”的心理活動才能完成:創造力、同理心和情緒控制能力,這三項都屬於大腦的高級功能,證實孩子的認知能力發生了巨大發展。

多倫多大學兒童研究所的李康團隊是2014年果殼網的"菠蘿科學獎"心理學獎項得主,他們的研究認為,越早撒謊的孩子越聰明,與同齡人相比具有更加優越的認知表現,孩子第一次撒謊,跟長出第一顆乳牙和學會走路一樣珍貴。

孩子的這3個“壞習慣”,說明寶寶正在變聰明,家長可不要阻止

那麼,是否說明孩子撒謊就不需要制止了呢?當然不是,但與批評和否定孩子相比,父母更應該做的是分辨孩子為什麼要撒謊,在表面行為的背後,隱含的是對家長的善意和討好,或是對權威的畏懼和不得已,如果家長能允許孩子做他自己,他們也不會冒著被揭穿的風險去撒謊。

當發現孩子撒謊時,別當場揭穿,孩子脆弱的自尊心經不起傷害,撒謊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嚴重,不要讓孩子從此關閉心門。過一段時間,雙方情緒平和時,告訴孩子,你知道他撒謊了,但你理解他為什麼這麼做。表達出充分的理解,與孩子共情,這是打開孩子心門最好的鑰匙。

孩子的這3個“壞習慣”,說明寶寶正在變聰明,家長可不要阻止

給大家推薦兩款書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小時候的教育就成了重中之重,很多家長都是第一次育兒,不懂得如何教育,對此,我給家長們推薦兩本書籍,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孩子的這3個“壞習慣”,說明寶寶正在變聰明,家長可不要阻止

推薦《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

一套書共12冊,12個成長主題,幫助2-5歲孩子孩子養成自理懂事的好習慣,塑造健全的人格。通過小浣熊一家四口的生活,用榜樣的力量來引導孩子。

↓↓↓↓點擊圖片購買

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套裝12冊)兒童繪本故事寶寶情緒早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