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30天后,為啥毛病多難養(病根終於找到了)

一、肉雞30天后,為啥毛病多且難養呢。其實導致這一現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雞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休息所引起的,它太累了。

大家想想從出殼50幾克重,經過40天左右生長,體重達到5.5-6斤左右,這是何等的生長速度。那麼接下來呢,就詳細的聊聊,為啥說雞休息不好,就容易導致後期毛病多難養,且料肉比高。

人到晚上睡不好覺,就感覺白天沒精神,其實對於有休息需求的雞和人是一樣的,很多飼養戶的雞,從進雛到出欄就沒有見過黑暗

雞30天后,為啥毛病多難養(病根終於找到了)

雖然也能看到雞閉著眼睛,但是呢能不能休息好呢,不是這隻雞從身邊走過,就是那隻雞從它身邊爬過去了,再或者呆在網架上的另外一些雞的跑動,帶動整個網架都在顫動,其他的雞能休息好嗎

這樣睡眠充其量為半睡眠狀態,沒有深度睡眠而要保證雞身體健康並非易事

雞30天后,為啥毛病多難養(病根終於找到了)


完全黑暗的情況下雞群非常安靜,這時的睡眠質量非常高,是開燈狀態下無法達到的。間歇性的光照飼養法倡導很多年,而絕大多數飼養戶就是不願意去嘗試一下。所以說,要想雞休息好,必須每天給雞創造1-2個小時的完全黑暗環境。(從育雛第7天開始,每天堅持控光1-2小時,這樣再遇到突然停電,也不會因驚群而造成更大的傷亡)

雞30天后,為啥毛病多難養(病根終於找到了)


二、為啥說,雞休息不好,後期毛病多且難養,料比也高。

解讀:由於肉雞的生長速度過快,由此產生了快速生長的肌肉與心臟、肺臟等內臟器官發育滯後的矛盾。(也就是說不同步,肌肉生長過快,而內臟器官發育又較慢

同時,很多飼養戶在飼養前期採取了一些錯誤做法,使得肉雛雞在前期生長速度過快,促使肉雛雞肌肉生長與內臟器官發育的矛盾更加的突出,雞內臟發育不良,就會導致機體抗病力下降,疫病多發,難治療,進而導致凡是前期生長好的雞,到後期反而發病多、難於飼養的奇怪現象

還有,由於我們

刻意的去追求肌肉的快速生長,使這些本來發育就已經滯後的內臟器官再不停的幹活,來滿足其肌肉快速生長要求。

雞30天后,為啥毛病多難養(病根終於找到了)


用通俗話來講,就是小馬拉大車小馬指的是

內臟器官,大車呢指的是過渡的追求肌肉增長速度,想想雞能不生病嗎

咋辦呢

方案:每天適當的控下料,讓雞的內臟的器官有一個短暫的休息時間。如果堅持控光以及控料同時進行,那麼就明顯感覺到雞好養多了,幾乎沒啥毛病,即使有點問題,用點藥也就好了,另外料比也降低了許多,賺的錢也明顯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