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企业争注欧洲专利申请,中国企业增长最为迅猛

欧洲专利局(EPO)3月1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各国企业在欧洲的专利申请数量达18万1406件,连续3年创历史新高。5G相关技术等数字通信领域的专利申请数同比大幅增长20%。按国家来看,拥有华为技术的中国同比大幅增长29%。

来自日本的专利申请数为22066件,比2018年减少2%,仅次于美国、德国,位居世界第3。在索尼和松下等企业起到拉动作用的电气设备和能源领域保持较高份额。数字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急剧增长的中国位居第4,韩国排在第6。

全球企业争注欧洲专利申请,中国企业增长最为迅猛

在欧洲,长期以来医疗领域的专利申请数最多。2019年“数字交流类”位居首位。华为和瑞典爱立信等企业增加了5G通信网建设技术的专利申请数。包括人工智能(AI)在内,“电脑技术类”的专利申请数也增加了10%,推高了整体的数量。

根据这份报告,过去10年中,中国公司向欧洲专利局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增长了6倍。2019年,中国提交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电机、仪器、能源等领域。华为跃居公司专利申请数量排行榜榜首,同时第六次位列数字通信领域专利申请量第一。

作为对比,苹果、英特尔和高通的研发费用则是,96.5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61亿元)、109.2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61亿元)和45.5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59亿元),而诺基亚的研发费用是49.1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88亿元),爱立信是32.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57亿元),单从研发投入费用上来说,华为要比苹果、高通、诺基亚等要多得多,毕竟研发费用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公司的创新力。

欧洲专利局局长安东尼奥·坎皮诺表示,中国公司去年在欧洲专利局的申请增长量和增长率方面都是冠军。中国公司对数字技术应用的贡献表明,中国是技术领域的驱动力,而这些技术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创新领域。过去10年专利申请的长足进步证明了中国在促进研发方面的不断努力,这是中国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的有力例证。


全球企业争注欧洲专利申请,中国企业增长最为迅猛


毋庸置疑,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知识产权对于未来企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在未来拥有了IP,拥有了核心技术和专利,那么就掌握了未来,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纵观国内,今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数据称,2019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401万件。在这一庞大数字中,仅批准了453,000项发明专利。数据还显示,2019年中国授予的发明专利数量同比增长4.8%,注册商标数量同比增长27.9%。


全球企业争注欧洲专利申请,中国企业增长最为迅猛


同样在2019年,按专利批准量排名前三的国内公司(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4510项专利),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883项专利),广东OPPO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614项专利)。

据产业链消息人士表示,华为目前正在全力以赴,力求5G重要芯片上都做到自研。之前拆解机构发现,Mate 30系列5G版机型上,从电源、音频、RF、射频收发器、SOC等均是华为自研芯片,比例大约占一半。这说明,华为在其智能手机中加强了芯片自研,加快了国外器件的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