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为什么有人等着破产,有人却能日入百万?

影子A先生


我是只谈结果,有人是在投机取巧发国难财,有人是在经历着压死骆驼的最后的一根稻草。请发财的讲讲良心,摸摸心口,做一些问心无愧的事儿,失败的不要气馁,问心无愧,卧薪尝胆,东山再起。我们大家都在一片蓝天下。


诺言千金


这个问题问的我思绪万千

疫情期间,我感觉我就是等着破产的那个人

因为从事的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行业,同行业有人分析就算疫情在3月份结束,我们这个行业今年可能也要到10月份以后才可能有盈利!

可能我身边都是些普通人,隔离在家没有收入的有,已经上班赚工资的有,也有生意没有受影响的……,但是这个期间日入百万的在身边还是没听到有,也许有在闷声发大财的没透露风声给我[捂脸]

但是,有人等破产有人日入百万这个情况并不是就疫情之下才有的呀,没有疫情的时候这种社会状态也是正常吧?

成功总是有道理的,不成功都也是有原因的!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很多人带来了危机,但是同样也会蕴含很多机遇!

我在等破产的同时也和大家一起在等春天,一起在等机遇!




小邋遢木可可


疫情的发生是我们无法避免的,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很多,比如我们都会待在家里,但是没有了薪水,时间一久大家就都入不敷出了。分享一下我的做法给大家!

我们酒店从疫情发生一直没有停过业,整个正月其实也没有多少业务,从2月7号起被征用为疫情隔离酒店,实际上整个正月都是每天入住率只有10%,本来都想自己关门歇业。

但是,从2月7号开始,我们当地出现了四例新冠病人开始,卫健委直接找到我来商量征用酒店做隔离酒店。

实际上当时大部分宾馆他们也有找过,基本上都不愿意把自己的酒店做这个,第一怕自己被传染,第二怕以后名声不好影响生意。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给的价格低,一个房间只给到60元,每个人的伙食费也是60元,说实话60元只够我的成本价而已。

当时我也是有过很大的思想斗争的,万一酒店名声坏了以后怎么做生意,万一自己也被传染呢!

可是我后来还是接受了,虽然价格低但总不至于让员工没有收入,员工的心也不会涣散,虽然危险但卫健局给予了很大帮助,免费给我们提供一切防物资,让员工也放了心。

后来隔离的大都也是医护人员,她们只是因为下了班没法回家,国家统一安排他们住酒店,看着他们那么为国家奉献,我也被他们的爱感染了,价格低又算什么,不也是为国家做出贡献了么?许多人还专程给忙在前线的人送口罩呢!咱们这个或多或少也是奉献吧!

3月9号开始我的两个酒店之一,已经合同到期解除了隔离,员工也可以回家休息了,我也回家休息了,但是我们的工资也拿到了。酒店好歹也是没有停业,保持了正常运转。

想想其他宾馆后来都被关闭了,到现在还没有解封。什么叫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只要你心存善念,把自私掰开,任何情况下都有想不到的收获会出现!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做事做人多会都要怀有一颗善心,做任何事先不要以自私的心态对待。福报总是跟随你的善念接踵而来的,从来不会降临但那些自私的人身边。


就不洗锅06


现实情况就是这样的,疫情发生后,可能会对一些企业形成致命打击,也可能会成就一些企业,所以危机之中,既有危险又有机会,关键看运气。

比如苏州一家口罩企业,因为债务纠纷,已经停产570天,但是疫情发生之后,各地口罩供应紧缺,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用了96个小时就实现了复工生产。

现在这家企业每天能生产kn95口罩2万个,一次性无纺布口罩10万个,按照现在口罩的价格,这家企业日入百万是没有问题的。

从这里看,实际上和企业管理没有任何关系,单纯就是运气的问题,恰好是一个口罩企业,恰好遇到了呼吸道传染疾病,恰好有人愿意出资。

我一个同学经营影院业务,一直做的不错,但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电影院已经全部关闭了,想转型也没有办法,只能等待疫情过去。

现在看新冠病毒非常狡猾,一是潜伏期,有长有短,难以琢磨;二是无症状感染者也会传染别人,很难防范;三是治愈出院者进行再次核核酸检测,有的仍然会在有阴性变为阳性。

从这种情况看,像影院这样的企业,现在几乎看不到复工希望,虽然他也在考虑如何应对,但是确实找不到很好的转型方案,即便转型也有可能会造成极大的投资浪费,真的是进退两难,只有坐等。

本来好好运营的企业,因为发生了疫情,彻底改变了命运,这也纯粹是运气的问题,和管理没有任何关系。

同样的情况在很多地方,很多行业都有发生,比如现在的股票和基金,有的人是日入百万,也有人赔得一塌糊涂,这些除了运气之外,和个人的投资方法还有一定关系。


互金直通车


现实就是这样,疫情来临,对有些人来说是“危”,对有些人来说是“机”!

给大家两个很现实的例子:

我们市有一家生产医保用品的口罩厂,平时业务很少,生产量也上不去,工人平时也就三三两两几个人,效益很差。因为属于国家工信部应急物资储备生产企业,所以平时勉强维持着,不然早就破产关门了。

疫情突然来临,腊月28那天,这家医保生产厂接到指令,立即全力开工生产口罩、防护服、面罩等医用防护物资。厂里领导立即招工提高生产能力,截止1.30日那天,已经向湖北地区发送口罩300万个,防护服15万件,面罩5万多个。按照现在市场价格,日入百万真的不夸张,

一家医保生产厂就这样在疫情期间起死回生。

另一个例子,我一个“土豪”朋友,下半年在市区人流密集地段租了一处上下三层的沿街,准备开饭店。光装修就花了3个月,桌子板凳、厨房用品也花费巨大。腊月初终于开业了,因为饭菜品质好、服务好,加上新开业给人一种新鲜感,开业一个月生意很好,吃饭都要提前一天定桌。

看到生意不错,朋友乐开了花,大量备下鸡鸭鱼肉、蔬菜米面准备过年期间大干一场。可谁也没想到,

大年30那天,我们这里餐饮店被要求全部关闭,现在马上就要进去3月份了,餐饮行业依然不让开工。

朋友现在眉头紧皱,一方面需要每月付出高昂的租金,另一方面积压下的鸡鸭鱼肉都快变质了,还要支出员工工资。最重要的一点是,疫情结束后估计餐饮业也会受到重创,人们对于聚众聚餐肯定会心有余悸。一个刚开业的饭店现在濒临关门。

所以,有时候打败业主的不一定是竞争者,还有可能是突发公共事件,同样的道理,突发事件也可能成就一家企业或者一个行业

总结归纳

回顾这次疫情,一是事发突然,没有给任何行业一个准备的机会,大家都在全力向前冲的时候突然踩了急刹车;二是持续时间长,抗风险能力低的企业会因为没有进项只有支出而支撑不住。

今天是2月28号,好处是现在看来经过全社会的努力,疫情总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疫情基本处在被扑灭的边缘,胜利离我们不远了,春天离我们不远了!

希望我们能在此次疫情中得到启发,总结经验,多元化发现、拓展业务渠道和业务方式,提高抗风险能力。

评论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老刘,越来越牛。


中年老刘聊财经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疫情之下,很多人抓住机会狠赚了一把。但真正赚大钱的却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哪些。

现在大家都认为口罩,医护产品,网红视频,远程办公,在线教育这些行业赚大钱了,后悔自己没早入这一行,其实真干这个的也没赚多少钱。就拿口罩企业来说吧,还要捐赠,工人回来加班还有高加班费,还不能高价出售。

那么什么行业是这次最赚钱的呢?是股市金融市场。由于这次的疫情,相关利好行业容易炒作,大家人人都可参与。你看看医药概念,口罩概念,远程办公概念,网红概念相关的股票从年前到现在涨了多少?基本涨幅都是100%以上。特别是港股中国医疗,三个交易日最高涨幅就达到300%。这种暴利,哪个行业能比?期间的物品短缺不排除有财团从中炒作。


曦臣


2020年开年,各新闻、公众号、抖音的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短短7天,电影,餐饮零售,旅游市场将损失1万亿!占2019年一季度GDP的4.6%,这还只是一部分行业...


餐饮巨头西贝面临现金流断裂,2万员工面临失业!


最后,导致朋友圈被这张图霸屏。

受疫情影响大的餐饮、旅游、酒店等这些行业,短期复工无望。

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要冷静,放下你的手机,少看新闻,少发声,这样也减少焦虑。

我们要在危机中看到的转机,并且积极寻找普通能用的补救方式,帮助我们重启2020。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演,只是我们没看透背后的规律。

比如,我们现在回头看2003年非典,全国上下一片恐慌,学校大规模停课,商场闭门不营业,旅游业几乎瘫痪,企业大规模裁员,平时车水马龙的首都街头,更是像一座魔鬼空城。


资本市场自然也是不用说了,股票全面跳水,整个经济陷入半死状态。

同年6月,一个神一样的男人出现了。

他投资4.8亿美金,以1.6港元(0.21美元)的价格买入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经过四年漫长的等待,

2007年他又以13.5港元(1.63美金)的价格把这只股票全仓卖出。

整笔投资套现42.4亿美金,扣除成本4.8亿成本,净利润37.6亿美金(300.8亿RMB)。

这家公司叫,中国石油。

这个男人叫,巴菲特。

像这样的投资,老爷子还做过很多。

“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这句大家听过无数遍的股神投资宗旨,又有多少人能在恐惧来临时真正践行呢?

这是2月3日的股票市场, 一片绿海,两市3000只股票集体跌停!

有多少人吓得清仓,想避开下跌带来的风险,期待着抓住底部,再是市场真不给机会啊!

最近股市与实业的场景形成发反差,尤其上科技、云、远程教育、半导体,倍受关注。但,说这些,真不是鼓励大家都去买股票,大家都恐惧了,我得抓紧贪婪了。

就是巴菲特老爷子当年也是在6月,7月,才开始陆续购买中石油的股票的,也就是在疫情的病历增长人数逐渐消失,接近于零之后才开始做的布局。另外,就算是市场恐惧,股神也不是什么公司的股票都买,之所以选择中石油,是因为他本身就对石油股很有研究,曾和查理芒格一起对中石油做了多次资产评估,发现中石油市盈率被严重低估,安全边际很大,才做出的投资。

用大白话讲,就是巴老爷子对行业和中石油公司的价值知根知底,仔细琢磨计算后,赔钱的几率是5%,赚钱的几率是95%,才决定投资的。

所以,那些日入百成的,也是因为读懂趋势,善于布局,有充足的现金流,掌握了生存的法则:

1. 当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将是一次巨大危机时,往往却成了小部分人的转机。

2. 清晰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只做自己能力圈以内,看的懂的事,稍微略懂的也都一概不碰。

3. 从不做盲目的赌博,只做输赢不平等交易,给自己留下足够大的安全边际,犯错空间。

4. 一旦做出决定绝不后悔,耐心等待机会的孕育,和时间做朋友。

像这样改变人生的机会,其实存在于各个产业。


大侠简生活


疫情之下,为什么有人等着破产,有人却能日入百万?这段时间一直以来都是在议论有关疫情的话题,这个疫情让很多的传统行业举步维艰,也有好多的行业没法继续,直接面临着倒闭、破产的局面,而又有一些行业却乘势而入,实现了完美的转型。而能达到日入百万的效果。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两面性,

会搞垮一部分人,同时也会成就一部分人,会让好的更好,坏的更坏。

我们发现,这次疫情的确给往日的一些稳坐钓鱼台的人,狠狠的一个打击。

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没办法出门,只能靠着仅有的一些存款。有些直接还没有存款,还外账一大堆,艰难度日,平日边干边补窟窿,还不是太明显,这下一旦停止收入马上压力大的不得了。

尤其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估计在这次疫情下就会“歇业”。如:KTV 影院 旅游还有部分餐饮行业,这一歇,有可能就是长期。

一、那为什么有的行业只能等死?

我觉得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这次疫情之下,很多人才感觉到了自己钱袋子很扁,经不住一两个月的没收入,即便是有一部分人有一点点积蓄,也会把钱袋子捂得很紧,重视节约了,因为这次的经历会让他们学会居安思危。不是生活必需品有可能会选择理性消费。

2)这次疫情会让很大一部分人习惯宅家,只要有收入可以选择不出门,无论是点餐还是网上购物,一键完成。

3) 这次疫情过后,人们会更注重健康,不轻易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去,野生动物市场可能也会萧条。

基于以上原因,好多门店面临的不是倒闭便是破产。

二、那为什么有死的,同时还有活的更旺的呢?

如:直播、自媒体和中药行业等等。

1)他们就是踏对了节拍,顺势而为,在别人危机的时候,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却是机遇,让自己日赚斗金,可能短短一个月不到,却赚别人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钱💰

2)这群人除过有朝前的思维外,适应的极快,说转马上行动,不会犹犹豫豫,这也可能是他们制胜的法宝。

3)学以致用,能很好的利用现代化的工具,把自己的产品嫁接上去,实现双赢!

这也是普通人之所以普通。富人之所以富的原因吧!

好了,感谢一起参与讨论,又让自己进步一点点。

我是非你莫属20,【欢迎关注我。】一起前行,一起成长,有我的陪伴成长路上不孤单。

一个热爱生活,热爱阳光的女性。


非你莫属20


有句话说的很好,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把这个套用到疫情之下,你就能知道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日入百万,而有的人只能干等着破产。

日入百万

受疫情的影响,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疗物资行业迎来了春天,不仅仅是原来的生产商们在扩大产能以及全负荷生产,甚至很多非口罩生产企业,也开始转型投资生产。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有就是苏州的刚松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业研发和生产防护服装、防护手套、防护面具、医用纺织品、医用无纺布制品的防护品生产企业。由于股东和关联企业提供担保而陷入债务危机,企业于2018年下半年停止生产经营,去年底开始破产清算。截止复产之前,已经停工达到570天,理论上而言,不出意外,这家企业妥妥的挂定了,但是因为疫情的因素,在政府的协调努力之下,仅仅用了96个小时,这家停产570天的企业就恢复了生产,第一条生产线2月3日开始投产,每天可生产KN95口罩2万个,一次性无纺布口罩10万个,按照企业规划,后续将把N95及一次性无纺布口罩产能提高到24万个/日。

按照企业后续的产能提升以及市面上口罩价格的增长,后续要达到日入百万不是梦,所以在风口上,破产的企业都能起死重生。

等着破产

与风口相对应的,就是背风而行,当然疫情之下,很多企业很多人,并非是主动背风而行,而是被动而行,不说其他的餐饮、娱乐行业,我们就说说湖北省的小龙虾,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占据全国约一半左右的供应量),受疫情和封城的影响,湖北省的小龙虾养殖户,今年注定要血本无亏,如果是自有资金投资养殖的还好,如果是举债养殖的,那么真的是只有破产一途。

总结

能力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大势,就像当年的诺基亚实力不强吗?技术不牛吗?牛!但是它没有看到移动互联网的未来,没有跟住市场大势,逆风而行,最终惨败!所以说跟对风口,日入百万甚至千万不是梦,但是在背风口只有破产一途。


鲤行者


这也是行业在疫情之下的局限性吧,这阵子,药品,口罩,食品,防护用品的相关行业以及网络上的商业活动火爆异常,而更多传统实体经济,确实无法开工运转,而焦虑不安。特别是没有现金流支撑的行业,媒体上报道破产支撑不下去的,比比皆是。而网上商业平台由于优势明显,每天坐拥百万,日进斗金的也层出不穷,这也说明了非常时期,线上商业的明显优势。所以,面对这样的大趋势,要顺势而为,改变思路,与时俱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