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以前期初录多了怎么调账?

余生走在路上看风景


应收帐款做多了怎么调回来 做其它收入处理:肯定会影响利润的。

1、重新建账。如果是电子化账套,则修改期初余额。已输入的凭证仍然不会删除。

2、如果重新建账太麻烦,那就应该是:期初建账时少记的应收账款应该与以前年度实现的利润相联系的,那就直接这样处理得了:借:应收账款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应收账款期初余额是负的表示什么?

应收账款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预收的账款。预收账款情况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

应收款分析及业务流程 (一)可采用账龄分析法进行分析 账龄分析法是依据应收账款拖欠时间的长短来分段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

其分析方法可见下表。 通过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对不同的拖欠期限分别确定坏账计提比例。

拖欠时间短则计提比例可以低些,拖欠时间长则计提比例相对高些,三年以上的可全部计提。

另外,在清理应收账款时,对于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可采用老账优于新账的原则确定还款对象,即先发生,先偿还。

通过以上方法可促使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 我国现行分行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3%o一5%o计提坏账准备。

在此方法下各年度末的坏账准备余额和应收账款余额相配比,保持一定的计提比率,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其净额计人资产总额,避免了资产虚增,符合谨慎性原则。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各年的坏账损失费用既不与企业实际发生的坏账相对应,也不与当年发生的赊销收入相对应,其数额难以理解。

其次,不能避免因坏账发生的偶然性而导致各年坏账损失的波动性,直接影响了各年经营成果的稳定。

(三)赊销百分比法着眼于损益表的正确,其各年的坏账损失费用与当期的收入相配比 其出发点是:坏账损失的产生与赊销业务直接相关,坏账损失估计数应在赊销净值的基础上乘以一定的比率来计算。

因此,赊销百分比法的基础是赊销净额,它反映的是一个时期的数字,以其为基础计算出的坏账损失估计数也是时期数,即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其优点是,不论各年实际发生的坏账如何,只要赊销业务收入波动不大,坏账损失费用就将保持平稳。

此法计算简便,容易理解,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首先,在“坏账准备”账户中一并核算各期的坏账准备金额、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以及前已确认的坏账收回,而在期末时,又不作调整,不能分别反映各个时期的坏账准备金额,从而使得该账户的余额难以理解,甚至会使资产负债表的使用者误解。

其次,赊销百分比法的出发点是本期发生的赊销业务量,而不问赊销业务的后续情况。

若本期发生的一笔赊销业务款项在本期已经收回,则此业务就不存在风险,但赊销百分比法没有考虑这些情况,仍在期末就其发生额计提一定的坏账准备金。

应收帐款做多了怎么调回来?

可以重新建账。

如果是电子化账套,则修改期初余额。已输入的凭证仍然不会删除。

如果重新建账太麻烦,那就应该是:期初建账时少记的应收账款应该与以前年度实现的利润相联系的,那就冲减应收账款等。


大熊之光


这个说法怎么理解呢,如果你的账现在是平的,说明你不一定是录多了,很可能是无法收回的坏帐,应逐年、逐户核对购货方往来款项,锁定存在问题的购货方,按坏帐的处理方法核销。

如果你确认是录多了,那末与之相对应的收入科目也虚增了吗?这又涉及到多缴税的问题,需申请退税以及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来确认影响未分配利润的数额。

以上仅仅是推断,“应收账款以前期初录多了”好像没有调账这么简单,要还原回业务原本的场景。



旺财是一只狗


你好!

应收账款以前期初录多了,说明你重新建的账套是不是?重新建的账套,多录了应收账款,要能初始化转到当期记账的情况下,那么说明你的资产负债期初余额是平的。也就是说,应收账款多录了,有一个其他的科目录少了。这样,你可以做一笔凭证,冲多录应收账款金额,例如:摘要栏填:调整月初错记 借:应收账款--某某公司 -20,000.00 / 贷:其他应收账款--某某 -20,000.00。这样也只是电子账能对应起科目余额,也是权宜之计。也是懒办法。按严格要求的话,不一定能行得通。最好就是重新建一个账套,把数量金额录对了。这样能麻烦些。但是比较正规。

如果是其他原因,那么你需要反记账,重新审核之前月分的应收账款,找出多录的原因。再做调整。最后祝你生话愉快!


遇见幸福与你同行


反结账改期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