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社交的殘酷真相,最為舒服的狀態,都有點冷

前段時間一個綜藝《各位遊客請注意》,節目內容是講明星和素人組團去旅遊的故事。10個性格迥異的陌生人聚在一起,在寒暄打招呼之後,怎麼聊天成了最大的問題。一上車,陳學冬就說:“群裡聊的非常的熱絡,見面就一定十分的尷尬,現在年輕人都這樣。”

成年人社交的殘酷真相,最為舒服的狀態,都有點冷

節目中當陸續地團員們都來了之後,整個特別冷場。陳學冬尷尬地抬手想要打招呼,對方卻害羞地快步走過。這種尷尬,可以說是成年人社交中,最為真實的寫照。不會迅速和別人熟絡,見了面後能不說話就不說話。能在微信上解決的問題,絕不面對面談。

可以和陌生人海聊,跟"認識"的人卻無話可說。從前交朋友,都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不知有沒有發現自打開始用社交軟件後,網友和真實朋友界限模糊起來,便漸漸忘了怎麼相處。以為在朋友圈點個贊,便是“參與過對方的生活”;在微信裡秒回、說聲晚安,便是增進友誼的一大步。

成年人社交的殘酷真相,最為舒服的狀態,都有點冷

更為誇張的是,前段時間內有微信好友,連招呼都不打,就跑去這位好友的公司,提出請吃飯的要求。一個僅僅在朋友圈為你點讚的人,竟然會如此冒失。之後,雙向屏蔽了彼此的朋友圈。

其實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做:心理舒適區。意思是當有人闖入我們的心理舒適區;人們會本能地後退,與之保持一定距離,來守衛這塊領土。這種突如其來的“友誼”,只會讓對方感到害怕和措手不及。遇見太過著急的關係,反而想保持距離。

反而有點想念小時候的友情,明明是前後桌的距離,還要寫信貼上郵票,悄悄以這樣的方式進行交流。那麼,兩人關係到底如何疏遠的呢?很多時候,在失去時沒發給出答案。曾看過這樣一個漫畫:有兩隻蛋在沒孵化前,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互相陪伴,無話不談,一起憧憬未來。

成年人社交的殘酷真相,最為舒服的狀態,都有點冷

3個月後,令人意外的是,它們分別孵化成小鳥和鱷魚。雖然感情基礎還在,但卻相處的越來越吃力。鱷魚喜歡吃肉,小鳥喜歡吃蟲;鱷魚生活在水裡,可小鳥卻天生不善水性。

時間長了,兩人越來越沒有共同話題,開始漸行漸遠。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路要走。當初因為某件事相識的你們,未必適合未來的彼此。在長大之後,也更不想浪費太多精力去維持一段感情。麥兜說,並不是所有事都能像荷包蛋一樣,拌著拌著,就又都聚到了一起。成年人的默契,就是心照不宣的疏遠。

人與人最恰當的距離是彼此互不傷害,又能保持溫暖。我們都維持著既定的規則,在合適的距離裡,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所謂舒服的感情,是你聊起任何話題,對方都能聊得下去。不管是用視頻還是用語音,甚至文字都不會影響你們的關係。

成年人社交的殘酷真相,最為舒服的狀態,都有點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