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證戰疫:“兩山”醫院有支中建青年維保隊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建证战疫:“两山”医院有支中建青年维保队

穿上厚重、嚴密的防護服

最長近20個小時奮戰在

他們不是“白衣天使”

但他們和“白衣天使”並肩作戰

他們雖不能直接救死扶傷

卻穩穩托起“生命方舟”

他們是中建三局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維保隊員

守護著醫護人員這群“最可愛的人”

是億萬人民心目中的“最美逆行者”

建证战疫:“两山”医院有支中建青年维保队

向文秘

建证战疫:“两山”医院有支中建青年维保队

從火神山轉戰雷神山,今天是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向文秘在“兩山”戰場的第37天。大年初三從老家重慶火速前往火神山支援的途中,他接到父親的電話,得知久病在床的祖母不幸離世,七尺男兒忍不住流下淚來。但他迅速調整自己,把失去親人的悲痛轉化為工作的動力,在二十幾天的奮戰裡,他在自己的“責任田”裡逐一解決各項技術問題,保障了醫院的施工進度。

雷神山醫院成功交付後,向文秘又主動申請留下來負責駐場維保工作,他說:“我對現場的情況瞭如指掌,我必須留下來,站好最後一班崗。”作為維保隊的一員,他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4個小時,進入醫院病區至少三次。2月25日晚上11點,維保隊收到通知,為了方便病人的轉運,要將外臺階改為坡道。向文秘穿上防護服火速進入病區,通宵作業完成改修。“患者的病痛和醫務工作者的辛苦我們都看在眼裡,我們維保隊能做的就是盡力保障這座‘生命方舟’平穩運行,守好陣地。”

梅文俊

建证战疫:“两山”医院有支中建青年维保队

看著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進駐所負責的工區,梅文俊心裡終於長舒一口氣,“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遠道而來支援武漢人民,一定要竭盡全力為他們提供儘可能好的醫療條件。

雷神山醫院不斷收治病人,也陸續有患者治癒出院,醫者仁心,築者亦然。梅文俊作為醫院的“守夜人”堅守在醫院現場,醫院內都是新冠肺炎患者,每次有維保任務都需要做好全面防護,一進去就是幾個小時憋在厚厚的防護服裡。“現在進醫院傳染風險大,說不害怕是假的,但是職責崗位在這裡,更何況還有醫護人員挺在前面,再困難也得有人上才行。”也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這樣迎難而上的勇士,武漢一定會早日迎來疫情散盡的一天。

徐寅

建证战疫:“两山”医院有支中建青年维保队

“剛來的時候每天就睡兩三個小時,還通宵過2晚。”徐寅說,“我年輕,吃點苦應該的,工人們更辛苦。”2月7日一早,徐寅得知雷神山醫院需要後勤人員,第一時間報名驅車前往。作為後勤保障組的一員,他主要負責40餘名保安的抽調協調、一百多名管理人員和工人的住宿安排和生活物資的分發,每天要接很多個電話,忙起來根本沒有時間聯繫家裡。

雖然每天的休息時間不足四個小時,但在現場他總是幹勁十足,物資到了幫忙搬運分發,定時給同事工友測量體溫,到了夜裡給工友們送餃子和薑湯。由於這個時期生活物資緊缺,他年邁的父親每天都要通宵值夜班生產,為的就是保障當地的大米供應充足。他說:“我和父親雖然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崗位上,但我們的心願都是希望能為抗擊疫情做點什麼,哪怕微不足道。”

王學謙

建证战疫:“两山”医院有支中建青年维保队

2月4日,王學謙主動請戰支援雷神山醫院建設,火速驅車奔赴現場。“看到疫情如此嚴重,國家需要建設醫院,作為一名中建人,我肯定要去出一份力。”雷神山醫院對施工有著較高的要求,作為一名工長,他每天要對工區的方方面面進行核查,盡最大努力保障施工生產,幾乎每天工作到凌晨兩三點多,早上六七點又奔赴現場,通宵達旦作戰是他的常態。就這樣連續日夜奮戰十幾天,在醫院使用進入維保階段後,他主動申請加入維保隊,沒有一絲猶豫。穿上防護服進入病區進行檢修,一進去就是好幾個小時,他說:“根本沒有去想有多危險,這段時間與醫護人員的相處,我真切地感受到白衣戰士的偉大。”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王學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中建人的責任與擔當。

陳金鵬

建证战疫:“两山”医院有支中建青年维保队

1月30日晚上,已經在火神山一線忙碌了五個日夜的陳金鵬接到6歲女兒的電話,電話裡帶著哭腔說:“爸爸快回來吧,媽媽發起了高燒,下不了床。”陳金鵬柔聲安慰女兒,內疚萬分。萬幸的是兩天後妻子王士芮的燒退了,給陳金鵬打電話報平安,他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2月2日醫院交付,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一大批將士支援雷神山醫院,一時間火神山醫院2號樓急缺維保負責人,原本已經可以回家看望妻女的陳金鵬站了出來:“2號樓的維保組,我去吧。”和一線醫護人員一樣,陳金鵬每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奔波在醫院的病房和外圍,檢查管道,維修燈具、潔具,讓醫護人員和患者沒有後顧之憂,保證醫院的正常運轉。

王野

建证战疫:“两山”医院有支中建青年维保队

2月4日晚,維保隊收到檢測維護病區的熱水器的通知。熱水器所在的茶水間位於醫院的“紅區”,就是俗稱的汙染區。

“我有多年的調試經驗,我去吧。”維保隊的王野第一個站出來,主動請纓。凌晨2點鐘,他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小心地穿戴好防護服去病區檢修。而他也是維保組進入病區的第一人。

“從培訓到穿防護服差不多用了一個小時,護士長反覆強調注意事項,說不緊張、不害怕那是騙人的,不過一干起活來,我就顧不上害怕。”王野逐一檢測、調試了電源……工作完畢,王野在護士的幫助下脫下防護服,衝了一個熱水澡,通過一個一個關口,安全返回。有了王野這些第一批走進“紅區”的帶頭人,大家也都陸續打消了顧慮,更加放心地參與到病區的維保工作中。

馮建堂

建证战疫:“两山”医院有支中建青年维保队

一進病房,馮建堂和維修工人就看到護士在給情緒低落的患者疏導情緒。護士悄悄告訴馮建堂,隨著病情的反覆,患者情緒也會比健康時敏感很多。為了不打擾患者休息,馮建堂和工友立馬開始維修工作。馮建堂和工友檢查管道,拆卸、安裝重物,他們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護目鏡上漸漸積滿了水霧。

最終,馮建堂和同事發現丟棄的飯盒等雜物堵塞了管道,他們立刻拿出工具疏通。工作完以後,馮建堂也跟著護士輕聲細語地勸導病人,“伯伯祝您早日康復,以後有什麼需要的隨時叫我們。”維保人員的耐心看在患者眼裡,伯伯低落的情緒漸漸平復,緩緩地抬起手,給維保人員手動點贊。

肖帥

建证战疫:“两山”医院有支中建青年维保队

1月30日,家在湖北卻因工作原因隻身留在廣州的肖帥,驅車千餘公里,十四小時趕赴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他表示,要盡己所能貢獻一份力量,幫助家鄉度過難關。

2月8日,火神山醫院首次大批量收治確診患者,隨之而來的是擔子更重的維保任務,肖帥主動申請加入維保隊伍,他說:“抗疫堡壘已經建成,而維保工作就是‘提檔升級’,我一定要把所有設備、區域維護好、保養好,這是我的職責,也是使命。”

在醫院隔離區裡,肖帥奔波在醫院的各個角落,身穿摸不透風的防護服,N95口罩、護目鏡、頭套一應俱全,工作沒多久渾身便溼透了,臉上的壓痕又痛又癢。“每每看到患者渴望康復的眼神,我就堅定信念,把‘戰場’保護好,一刻也不能鬆懈,因為我知道有多少親人在等待他們康復回家。”肖帥說。

李成

建证战疫:“两山”医院有支中建青年维保队

火神山醫院溫暖的病房內,負責電路維保的李成小心地爬上梯子,認真檢查現場是否還有破損線路。由於頸椎無法長時間承受頭部防護的重量,他只能每隔五六分鐘就低頭轉動一下,臉部的熱氣使得護目鏡也起了一層薄霧。

四十分鐘後,完成作業的李成和搭檔離開病區,當他們互相攙扶著脫掉防護服時,內裡的衣衫已經溼透,隱隱地冒著熱氣,臉上還有護目鏡和口罩留下的勒痕,發紅的眼睛也充滿血絲。但是李成並無抱怨:“幹活哪有不苦的,關鍵是該頂上去的時候就得頂上去。”

劉濤

建证战疫:“两山”医院有支中建青年维保队

火神山醫院維保組水電工人,大年三十就奔赴火神山建設一線,率先交付的一號病區,他隻身一人進入“紅區”,排查線路、疏通管道,至今已在病房維保一線堅守40多天。

劉濤也參加了火神山項目的施工,才下戰場,又回火線。“任務沒完成,決不能撤退。”劉濤說。

維保組負責整座醫院的硬件運維,工作量很大,危險性也很大。“穿上厚重的防護服作業,全身上下不到兩個小時就溼透了,護目鏡都是霧水看不清東西,只能眯著眼睛排查線路、消除故障。”劉濤說,他們每天要在隔離病房待4個小時以上。

除了運維,他們還要教患者使用電器、調試水溫等。劉濤說:“當我一點一點調試到最合適的水溫,患者說謝謝的時候,我心裡就很暖。”

“願疫情早日結束,願患者早日康復,願所有建設者和醫護人員都能平安回家!”劉濤說,這是維保組隊員們的共同心願。

建证战疫:“两山”医院有支中建青年维保队

才下戰場、又上火線

我們一同站在

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前沿

一鼓作氣、咬緊牙關、堅持到底

不遺餘力做好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維保工作

全力以赴保衛好這一救死扶傷的重要陣地

堅決助力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

那些中建集團抗疫的暖心瞬間↘

建证战疫:“两山”医院有支中建青年维保队
  • 建證戰疫:綻放在“火雷兩山”的鏗鏘玫瑰
建证战疫:“两山”医院有支中建青年维保队
  • 建證戰疫:在“雷神山”淬鍊初心
建证战疫:“两山”医院有支中建青年维保队
  • 致敬平凡英雄!新華社、焦點訪談鏡頭下的中建建設者
建证战疫:“两山”医院有支中建青年维保队
  • 建證戰疫:黨員突擊隊鏖戰 “火神山”
建证战疫:“两山”医院有支中建青年维保队
  • 建證戰疫:萬名中建青年投身戰疫建設一線

全國產經平臺在疫情期間緊急設立全國疫情信息平臺,如有發佈需求,請聯繫霍老師,電話:18511001888;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