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建武漢“兩山”醫院的十堰籍建設者今日抵堰返鄉

援建武漢“兩山”醫院的十堰籍建設者今日抵堰返鄉

秦楚網訊 記者 吳忠斌 通訊員 索磊 彭俊 報道:3月23日下午,援建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任務的43名十堰籍建設者,由中建三局派專人專車從武漢護送至十堰。市疫情防控期間滯留在堰外地人員服務保障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市人社局)、市公安局及各縣(市、區)安排專人專車等待在高速路口,辦理完人員交接手續後,第一時間接建設英雄回家。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自疫情發生後,43名十堰籍建設者舍小家,顧大家,從四面八方趕來參與援建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以下簡稱“兩山醫院”)。在建設工地上,他們與時間賽跑,和死神較量,爭分奪秒,揮汗如雨,為保質保量完成“兩山醫院”建設任務,貢獻出了十堰人的智慧和力量。他們與醫護人員一樣,都是抗疫戰線上的最美“逆行者”,是新時代當之無愧的“真心英雄”。

據瞭解,這批十堰籍的建設者主要來自竹山、竹溪和鄖西縣。黃東是竹山縣樓臺鄉廟灣村四組人。2月17日,他聽說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需要工人,便帶著堂兄堂弟、叔侄等7人,在老鄉朱德康的組織下,一行39人開著7臺車,當天趕到武漢支援國家疫情防控建設。他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是一名退伍軍人,我不怕吃苦。醫院早一天建好,就能早一天救治更多的病人。”

鄖西縣的柯其生在老鄉介紹下,和3名老鄉一起趕到雷神山醫院。據他介紹,在建設工地上,鄖西老鄉一共有20人,他們主要負責病區屋頂加固、水電工、後期維修、維保等工作。柯其生說:“每天工作17個小時左右,有時候是一天一夜不休息,真的很累。但看到深夜建設工地上燈火通明、熱火朝天,來自全國的建設者都在努力,自己便有了力量。”

提起施工現場,英雄們都激動不已。“國家有難,我們來支援,我們不後悔。”“中國真的很強大,10天建起一家醫院,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中國人民真的很團結。”

2月23日,援建任務完成,武漢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指揮部給返鄉員工發放了通行證,並將他們安排入住指定賓館隔離服務點進行一個月的隔離。在賓館隔離服務點,酒店對每一位入住人員進行全面酒精消毒,每日對電梯、樓道、房間等開展兩次全方位的消殺作業。醫務人員每天兩次監測體溫,同時還組織心理專家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講解科學防控知識。

參建工人朱德康激動地說:“回來之前,我們都很擔心,從武漢疫區回來,會不會給家鄉人添麻煩。誰知道,家鄉的領導和父老鄉親這麼關心我們,還來接我們回家,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了黨委政府和家鄉的溫暖。能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感到無比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