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每句减2字,有损原诗意境没?

诗海文踪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诗词,看到这个问题,首先第一反应,当然是有损原诗意境的啊,理由如下:

1、我们先来看看原诗杜牧简介: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年代:唐代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现在的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2、然后再一起来看看整首诗赏析:

“清明时节雨纷纷 ”,告诉我们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是大节,这一天 ,要么是合家团聚,要么上坟扫墓,或者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小杜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小雨绵绵,细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里就有客观转入主观情绪了,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的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染染,悲痛欲绝。

“借问酒家何处有”。诗人融景伤怀至极,却又要冒雨赶路,小雨打湿了衣衫、春寒料峭。小杜希望能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里点明了上一句诗人问路的对象 ,“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迥异的焕然一新境界中,小牧童热心欢甜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正浓,村间那头酒旗飘飘。让人豁然开朗!



3、最后再看,如果去掉前面二字,我认为:

首先,且不说七言绝句的讲究,光从语感上来讲,朗读就不上口,少掉了原诗的独特韵味,从而就少掉了最重要的点睛之笔,吸引人之处!

其次,我读诗词,读的就是那种韵味,喜欢在阅读的过程中,带着诗词中的句子去感受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去找到那一种意境,而如果把它的最重要的引点去掉,就少了那个属于它的韵味,意境就不同了,也没那种美感了!

最后,我们每读一首古诗词,喜欢的就是它的那种韵律,除了刻意去背诵的,剩下的就是自己一读就喜欢上的,因为韵律好,读起来朗朗上口,顺带就记住了。更何况这首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生动成趣。与诗人小杜的感情脉搏一致,表达的是他当时的那种情怀。

这是多么悲凉而又唯美的意境啊!所以,如果把最重要的引趣点去掉,那必然还是有些不妥的,感觉变了,意境就不一样了,也必然会有损原诗意境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分享,那么你有何高见呢?不妨提出来一起讨论讨论?🙉


芷兰小时光


可改短剧:[呲牙]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听雨YS666


这样行吧

清明时节雨,

路人欲断魂。

问酒家何处?

童指杏花村。

不行这样——

清明时节

雨纷纷

路上

行人

欲断

借问酒家

何处

有牧童

遥指

杏花村

然鹅

这样还是最好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话说,这作者是谁?





诗意北国


唐朝杜牧(清明原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间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一句减少了时节二字变成了清明雨纷纷,对整句诗来说意义改变了。清明是指清明节当天,清明时节是有一个时间段的,大约农村俗历为15天左右。

……清明雨纷纷是指清明当天雨纷纷。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指这个时间段都是下雨。减少2个字缩短了时间段,对整句所指的只有清明这一天。(清明时节指清明前7天、清明后7天)

……第二句减少路上二字变成了行人欲断魂。这句改变了人的数量,人的目的、下雨天也有不是去上坟。祭祖的。路上行人欲断魂明确了人的目的。

……第三句没有借问二字,变成了酒家何处有。酒家何处有这缩少了范围,只是对自己内部几个人才有这样的提问,内部都要有熟悉的地方才可这样问。(例如朋友一起去吃饭,那个地方好坏都知道才能回答某某地方)。改动后变成了主动,成了熟人熟地方的老客了。原句是借问酒家何处有,指的是自己人生路不熟,找不到吃饭的地方,借问是对人的一种称呼,礼貌之意。改动后相差大远,不合情理。(例向人问路或其它、用借问一下去某地方怎样走,是对不熟的人的一种称呼)

……第四句减少牧童二字、变成遥指杏花村。是谁指杏花村吗、那么只有自己了、这样又形成了与第三句相同点了、自己对地方熟悉,老客了去吃就是,对人对地方相当熟悉和了解、(例朋友一起去吃饭、说去某地方、是相当熟的)原句是牧童遥指杏花村。那么你问了人家人家就会告诉你什么地方有吃的有玩的,这样就说明自已对这个地方人生地不熟、什么东西都不知道的远方客人,原句与减少2个字的句有天地之别,客人问了牧童,牧童才会回答客人,于是用手指了指告诉对方远点的地方有个杏花村。(假如你不问人家、谁告诉你去吃饭的地方、古代与现实是一样)

……原诗与减少两个字的诗句有天地之别。是对原作者的不敬


用户43O41963


我认为减去二字,情意有所变异了!


黄妙机


据说《清明》这首千古名作被多人改过,都是从每句减去两字。曾被大学士纪晓兰改过,普遍认为:

清明时间雨纷纷~雨不只在清明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不在路上岂是行人?

借问酒家何处有~酒家常随客舍,都在显眼的地方何需问!

牧童遥指杏花村~谁指都行,非牧童不可?这不都是多余吗?于是就成了:

清明时间雨

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好端端的诗,一经改面目全非。看似精炼,读起来生硬、机械却少了原诗意境和韵味,如同爵蜡!


有邰一夫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清明雨纷纷

路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清明

清明时雨纷

路上人断魂

借问酒家处

遥指杏花村

清明

清明时节雨

路上行人魂

借问何处酒

遥指杏花村

清明

时节雨纷纷

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

一指杏花村

清明

清明时节雨

路上行人心

独酌一杯酒

醉卧杏花村

自己体会,看看哪个不行。





人生百态听我心


更简洁了,但没有生活气息了,干瘪枯燥了。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语言毕竟只是手段,为了语言牺牲内容牺牲诗意,那是南辕北辙了。

文学语言应该精炼简洁,但不等于牺牲内容,削足适履。

所谓过犹不及,应该恰到好处。

“时节”不多余,加重了时间的感受,和“雨纷纷”结合,就时空都有了。

“路上”不多余,一来更确切更具体,二来增加画面感。

“借问”不多余,增加人物,画面更加丰富。

“牧童”更不多余,增加人物,还增加一种意趣。

诗歌要简洁,但也要丰富,不能为了简洁牺牲丰富。

《清明》诗仅四句,时间、情景、环境、气氛、人物、心境、动作全出,够简洁了。





大悔忆智冰


直接。清明雨,行人魂,酒家有,杏花村。


用户9610265037192


试一试,减三字如何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减三字后]

清雨纷纷

人欲断魂

酒何外有

指杏华村

清雨纷纷,可指初春的清凉小雨,也可指清明节前后的雨,都指连绵不绝的雨,其意景情境没有变化。

人欲断魂,可指勿匆而过的路人,也可指在外喝过酒的,而在雨中赶路的酒客,或者作者本人,其诗意依然未变。

酒何处有,是指路边酒店之类,路人或作者自认酒还末喝好,或酒醉未醒还想寻酒店,继续喝酒或者休息。

指杏花村,谁指?可能是行人过客,可能是附近村里的村民,也可能是指放牛嬉玩的小孩。既然你去问路,自然会有指路的,方向是村里的酒店。

如此虽然减少了字数,但大部的诗意情景并没有太多变化,反而变得简洁明了。并由单指专向,转换成纷复多向,有更广更深的纵横,内展外延,含义丰富,想象自由。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看看减字前后的对比变化。如有不同意见,愿听批评指教,重在参与,稍带娱乐,敬请理解为谢!

(网络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