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之上,山東文旅如何突圍?

幾乎沒有人能預測到,雲旅遊時代會來得如此迅速——畢竟在2020年之前,對於全國不少地區來說,用一部手機完成一場“雲旅遊”或許還是一個等待實現的目標。


“雲”端之上,山東文旅如何突圍?


但一場疫情的到來,卻令這個看似遙遠的目標變成一個必須到來的現實。在人們足不出戶的時間裡,文旅行業的“自救”是如此迫切——當“關停”成為疫情時期國內文旅行業的“關鍵詞”,中國旅遊研究院預計,2020年一季度,國內旅遊人次將負增長56%,國內旅遊收入負增長69%。

從這一角度來說,“上線”成為文旅行業的一種“本能”,以5G、大數據、直播、VR等互聯網技術為支撐,“雲旅遊”在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也迫使文旅行業進入思考:疫情結束之後,路在何方?

在這其中,山東的思考顯得尤其重要——各具特色的山東16地市或許並不適合“一盤棋”式的主題旅遊模式,然而“雲旅遊”卻可以實現在最短的時間內遊覽最多的景點景區。

在現實中,一天遊遍山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一部手機可以。

2020開年,冰封下的文旅市場

1月24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各市文化和旅遊局、各景區相繼發佈公告,宣佈暫時關閉博物館、圖書館、景區等,原本定於春節期間舉行的廟會、燈會等文化活動也被取消,具體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這也意味著,2020年一季度,山東文旅行業將基本處於“暫停”狀態。

相較於其他行業,文旅行業有著更為強烈的節點性,而擁有農曆新年、元宵節、情人節等諸多節點的一季度,對文旅行業來說更是意義重大。

以濟南天下第一泉景區為例,原本定於春節期間舉辦的庚子年秦瓊祈福文化旅遊節、濟南市第25屆大明湖春節文化廟會、趵突泉燈會等活動受疫情影響全部取消,而根據濟南統計局數據,去年春節假期,天下第一泉景區共接待遊客67.64萬人次,景區周邊的寬厚裡、百花洲、芙蓉街、泉城廣場等商圈也人氣旺盛。

對經濟發展來說,文旅行業的“暫停”又意味著什麼?

山東統計局及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數據顯示,2019年山東省生產總值為7.1萬億元,其中旅遊收入1.17萬億元,增長12%。

由此可見,在山東文旅行業飛速發展的同時,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旅行業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愈加凸顯。更重要的是,山東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文旅產業等為主的服務業將作為經濟發展中的新動能,助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精品旅遊產業已被列入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

1月14日,2020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王磊在會上表示,2020年,山東文化和旅遊工作將以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將持續推進文旅融合,將各大景區景點、度假區、特色小鎮和旅遊特色村串珠成線、連片成面、集中打造,培育一批非遺主題旅遊、非遺研學旅遊精品線路,推出一批非遺旅遊體驗基地。

王磊同時強調,山東還將在2020年積極培育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產業“雁陣形”集群和集群領軍企業,加快培育文化旅遊新業態。

但面對疫情等客觀因素,山東文旅行業發展整體“減速”之下,卻出現了一隻“逆流而上”的發展曲線,那就是以直播等數字產品為主的文旅新業態。

文旅“在線”,逆流而上的新業態

2月25日,以“齊魯風韻-齊風”為主題的第一期直播節目在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抖音、快手、微視、一直播等平臺官方直播間正式播出,從2月25日到3月15日,直播的主題圍繞山東的非遺文化、人文風情、美麗景色、國學文化等內容,共有包括“齊魯風韻-齊風”在內的6個主題20期節目,以期讓更多的人瞭解山東的非遺文化、風土人情。

“雲”端之上,山東文旅如何突圍?

而這並非是山東文旅資源首次“上線”。

在此之前,山東各地市文化館在暫時閉館後已全部“上線”,並有線上視聽資源、在線展覽、專題講座、非遺民俗等供用戶選擇。

此外,依託虛擬現實技術,以“VR看齊魯”為主題的“線上VR展廳”也在疫情期間啟動,匯聚了泰山、臺兒莊古城、天蒙山等山東主要景區的VR虛擬遊覽資源,並配以語音自助講解系統。

“雲”端之上,山東文旅如何突圍?

而這些線上資源都被統一彙總到“好客山東文旅在線”服務專欄,據介紹,該專欄共有疫情防控、文化戰“疫”、VR看齊魯、美景直播、雲視聽、在線文化館、在線圖書館、在線博物館、在線大劇院、雲課堂等十項在線服務。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還在線上服務專題中開設了“美景直播”專題,利用遍佈全省A級景區的高清實時網絡攝像機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直播,讓市民坐在家中就能觀賞泰山日出、體驗雲霧繚繞的嶗山仙境,只需一部手機就能開啟輕鬆愉快的雲遊旅程。

“雲”端之上,山東文旅如何突圍?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還創新性推出了“好客山東遊我助力”“好客山東遊我來戰”“好客山東遊我來評”等多項線上活動,山東省旅遊推廣中心副主任遲鈺爭表示,此次活動是山東文化旅遊資源全媒體、多形式線上宣傳推廣的實踐,而且活動將向遊客展示更為豐富和多元化的山東文旅形象,這影響將是長遠的、深刻的。

“雲”端之上,山東文旅如何突圍?

“雲”端之上,山東文旅如何突圍?

“雲”端之上,山東文旅如何突圍?

而對於山東文旅產業發展來說,此次全方位線上嘗試顯然具有更長遠的意義——2020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工作會議上提出,山東將探索推動數字文旅產業創新發展,完善智慧文旅體系。

百花齊放,山東文旅如何突圍?

據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數據,山東目前共有12家5A級景區,224家4A級景區,千餘家各類A級景區。但目前來看,山東各個景區還沒有串成一個整體,而“一盤散沙、各自為戰的景區構不成全域旅遊。”

而這一現狀的形成有著其不可避免的地理因素與文化因素——山東面積超過15萬平方千米,16地市的文化旅遊資源更是各具特色。

雖然“好客山東”品牌在國內外已頗具知名度,但在這一品牌下的山東16地市,仍在各自的文旅產業中“單打獨鬥”。對遊客而言,山東多數景點仍然是觀光遊而不是逐步升級的休閒度假遊、醫療保健遊、主題文化遊、商務會展遊,是旅遊“過境地”而不是“目的地”,是“一日遊”而不是“多日遊”。

從“單打獨鬥”到“全域旅遊”,是山東文旅產業升級的關鍵節點,如何在保留16地市旅遊特色的基礎上完成這一節點,基於大數據與數字技術的智慧旅遊,或許可以提供一個解決方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院劉濤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採訪時表示,對於服務業企業來講,要加快數字化轉型。要辯證地看待疫情中的危與機,順應發展趨勢,積極拓展線上服務,加強對原有組織形式、管理方式、商業模式等變革創新,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為自身發展賦能。

從長遠來看,企業線上服務需求、數字化轉型需求的不斷增長將是必然趨勢,加上我國在應用型技術創新方面的優勢,目前非常時期服務業發展的新變化有望延續,將促進服務業更多依靠市場規模優勢和現代科技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

數字技術的應用,將成為文旅融合的推動力。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曾在2019數字文旅融合創新發展大會上表示,推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在文旅產業應用,有利於破解資源難以替代、體驗難以複製、需求難以預判等發展難題,將重構文旅產業供應鏈和生態,有效開發文化旅遊資源,催生文旅融合新業態,開拓文旅發展新空間。

而這對於亟待尋求文旅融合新路徑、開發文旅融合新產品的山東來說,正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更重要的是,相較於實地遊覽,利用數字技術實現的“雲旅遊”的優勢幾乎是顯而易見的。

以VR虛擬現實技術為例,雲旅遊的便捷性與強針對性可以幫助遊客獲得更好的旅遊體驗,在更短的時間內瞭解到更多的山東文旅特色。同時,虛擬現實旅遊也為日後的實地遊覽留有餘地——對於真正感興趣的景區,遊客將會親自前往一睹究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