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省考,申论该如何复习呢?

用户9806283679401


想知道申论该怎么复习,从哪下手,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申论,考察哪些方面。申论考察的是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能力。具体包括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试卷中每一道题目对这些能力进行综合考察,各有侧重。试卷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机构的职位、市(地)级及以下机构的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套试卷。那从什么时候开始备考最好呢?刚才说到申论考察的是能力,能力的提高几乎不可能通过短时间的抱佛脚、烧高香、转发锦鲤就能够轻易实现,转发杨超越也不行。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提升能力需要的是大量的练习,长时间的积累和不断地反思总结,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申论备考越早越好。申论应该怎么答呢?通过对大纲的解读以及分析历年真题题干和要求,我们发现各项能力和题目的考察都是基于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几乎所有答案要点都出自材料本身。此外,为了保证考试的有效性和公平性,试卷给定材料的主题涵盖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和生态各个范畴,不对考生的专业知识背景进行考察。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作答申论要依据材料,材料为王,避免主观臆断。申论应该如何备考呢?备考申论的核心应当放在真题上。不只是停留在做做题对对答案的层面,而是要研究真题。怎么研究呢?第一,近三年的真题先做一遍。这一遍是为了体验下国考难度,了解下自己的水平。第二,将这些题目进行归类整理。将每道题目按照侧重考察能力的不同归类,再做一遍,总结作答思路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三,仔细分析真题的给定材料。总结阅读材料的方法,梳理材料内部逻辑,以及关键词和提示词的总结整理。要想申论考得好,零基础小白们还要做到这一点。关注新闻时事。申论虽不对考生有专业知识背景的要求,但是材料有着极强的时效性的特点。建议可通过新华网了解时事热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通过人民网了解评论员文章,从多个角度了解发生了什么。还可通过关注瞭望杂志、阅读关于中国当下情况的系列学术论文等,来充实自己。最后,关于零基础小白如何备考申论,还有一个中肯建议,即勤练字。一手工整清晰的字体,一个整洁干净的卷面能够减少阅卷老师的工作负担,助人即是助己,对自己的直接影响就是分数能够提高至少5分。


长沙中公教育


首先,要理解申论考的是什么。“申论,申而论之。”这几乎是每本申论习题书上的开篇话,但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就非常难了。申论。论,就是讲解辨别的过程吧,立体性的思维一下,就是总——分——总的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论点,论述论点,最终回到论点,因此,收放自如的思维驾驭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成了学习必须快速提高的重点。

一般申论考察五种题型:归纳概括、综合分析、对策建议、公文写作、议论文。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思路,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掌握住每个题型解题思路。在解题前要阅读给定资料,一般我提倡两遍法读材料,一是粗读,快速阅读每段材料,找出中心句,通过中心句找出整个材料的主题词,在做题时,主题词贯穿整篇材料,也贯穿所有问题。做题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找答案,也就是要会抄材料。下面说说各个题型解题思路。

归纳概括题思路:找点——分类——概括。找点就是从材料里找答题点,越多越好,油多不坏菜,根据要求再进行分类(可以按照主体分析法或维度分析法),最后,就是对各个答题点进行整理,建议用总括句,多用动宾结构。

综合分析思路:一般我分成三类题型,一是辨析类,解题思路:表态——辨析——对策;二是理解类,解题思路:含义——表现——原因——影响——对策;三是原因分析类:解题思路:按照归纳概括题思路。

对策建议思路:分成两类题型,一是问题类,解题思路:找问题——作解答;二是经验类,解题思路:也是按照归纳概括题思路。在复习过程中,问题类可以适当拓展,把相关问题解决了即可,经验类要结合给定材料,各个答题点都要答到位。

公文写作思路:一般分两大类题型,一是要求写信,那就按照写信格式写,一般分三段,第一段写背景、事由,第二段写主要内容,就是抄材料,第三段进一步对应主题。二是写倡议书,第一段写背景、事由,第二段写倡议内容,侧重写对策,第三段继续呼吁倡议。公文写作主要是注意格式要求,要有标题、落款、日期等等。

议论文思路:就是写大作文,一般1000字左右,在书写上,我分为五段三分式,第一段写背景意义+中心论点(100字多些),第二、三、四段写三个分论点,可以按照主体分析法或维度分析法来找分论点,(每段250字左右),最后一段结尾要结合主题进行升华,再扣回到中心论点上(100字多些),最终就有1000字左右。重点说一下三个分论点,可以直接从材料里找,并且在写过程中可运用举例、排比等手法,也都可以直接从材料里摘抄,尽量用短句、动宾结构。在复习议论文学习中,如何积累更多素材,多读半月谈,人民日报评论。

如果想了解更多申论学习技巧,可以留言!



学习申论


申论,就其形式来看,即根据材料进行作答和写作;就其题型来看,包括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以及申发论述。

“变”—转变应考角色,破解申论谜团

申论考试的本质决定了作答申论必须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问题,观点要契合公务员身份。身份决定立场,立场决定观点。在作答申论试题时,要求所有大家持论务正,服从主流。在日常事务中,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申论考查的也都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作答申论时也要采取务实的态度。

首先,应客观地承认问题,承认问题的现实存在及其严重性,不回避问题;

其次,应辩证的分析问题,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总结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最后,应积极地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只是开始,解决问题才是结束。对于政府来说,只有妥善解决问题,才能维护政府的公信力。以上是准确作答申论的基本方略,更是体现应考者合理作答意识的关键所在。

由此可见,在申论作答中,如何站在政府立场阐明观点,突出主旨,确定立意,希望你多注意

1,学习政策理论,掌握答题方法

理论政策水平体现着公务员的基本政治素养,大家必须通过加强理论政策的学习与储备,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在这里,我推荐以下资料:一是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该网站皆为时事评论员文章,文风精炼,语言巧妙;二是《理论热点面对面》。可通过阅读该书,了解如何从政府角度立意写文。

2,演练历年真题,展开实战较量。历年真题是命题意图与技巧、手法的载体,是考察申论演变规律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学习申论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知易行难,下笔才知差距。

申论大作文

申论的小题其实没有什么可讲的,踩点给分,得分点都在材料中。吃透材料,以材料为根基,一切从材料中归纳、提炼、分析出来。重点和大家分享申论的大作文。据说评阅一张申论试卷只有30秒左右,那么申论文章的结构就非常重要。

申论文章结构要完整。结构完整,是对文章结构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申论文章考查的重点之一。一篇结构完整的申论文章,应包括标题、开头、主体、结尾四个部分,缺少任何一部分,都难以支撑整个文章的写作目标。开头是文章的开始部分,应开门见山,有力量、有气魄。要写好一个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开头应把握三个标准:即明了晓畅,令阅卷人开篇便知晓文意;即文章开头的写作技巧、方法要美。如“设悬念”、“引名言”、“摆问题”等等;即内容不繁冗拖沓,应简明扼要。主体部分是揭示问题本质,提出解决对策的部分,应有逻辑、有层次。各个分论点的首句尤其要注意,一定要三思而后写,要把问题的概括、观点的申明用引人注意的方法表达出来。结尾是文章的结束,要简明有力,有余音绕梁之感。在结尾时可以总结深化、发出号召、首尾呼应、含蓄隽永、哲理收束、借用名言、指明方向,要言尽而意止,与前面内容自然连接,让人产生水到渠成之感。需要注意文章结构的逻辑性。文题必须对应,前后文能够自圆其说、互相呼应,不同的分论点之间要体现出恰当的并列、递进等关系。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气血贯通、脉胳分明的一个重要手段。







行者无域gyl


得申论者得天下”一直是公考界的普遍认知。申论,就其形式来看,即根据材料进行作答和写作;就其题型来看,包括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以及申发论述。在备考之初,有的考生可能认为申论考察点过于主观、短时间难以提高;但只要进入备考阶段,会发现只要理清材料逻辑、把握题目要求,便能切中要点,取得不错的成绩。

一、抄

抄模拟题(可参考其他省份的申论真题)范文,抄社论,每天至少抄两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抄个一周,抄的时候不仅要动手,更重要的是要动脑,好好的去理解。

二、分析范文,尝试给他人讲解

抄了十几篇后,基本对于写作的框架、行文方式、习惯用语等有个大概的了解。这时,我们要好好看看抄过的文章的逻辑、层次、角度等,如果有一起考公的小伙伴,可以尝试着互相讲解,教别人可以说是一种极佳的学习方式。

三、实战演练,逐步提高

先拿模拟题练练手,每天写两份,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把前两个环节训练出来的东西用上去,开始的时候写慢点不要紧。写完了,最好找个懂行的看看,或者是找上一阶段和你互讲的小伙伴,让他们给你提点意见,每次都进步一点。

四、对比写作,比较优劣

经过前三个阶段,应该慢慢找到申论的感觉了,是时候拿出真题来了,每天一套。写完了,再抄一份范文,先自己进行客观对比,然后拿给别人看看,让他们比较优劣,提提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