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環切的相關問題

1 是否需要做

調查表明, 全球約25% 的男性已接受包皮環切術, 其中很多是因為宗教、文化或衛生等原因。在穆斯林世界和猶太人中, 由於宗教因素而行包皮環切術非常普遍; 但在美、韓國等國家, 雖無宗教因素, 但包皮環切術亦非常流行, 資料表明美國男性84%~ 89%進行了包皮環切,韓國則接近100%。

一般認為有手術指徵的,建議做;沒有手術指徵的,專家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主張做的,認為包皮環切有助於降低生殖道感染風險和預防生殖道腫瘤;也有主張不做的,認為嬰兒時期包莖和包皮過長是正常生理現象,進入青春發育期的男孩(12歲左右)隨著陰莖的發育增大,陰莖頭多數就會露出,就如同花兒從含苞欲放到完全盛開露出花蕊,只有少數男孩青春發育期後仍然是包莖或者某些情況下的包皮過長需要做,但即使不需要手術,也需要注意局部衛生,洗澡時將包皮翻起來仔細清洗。

1)手術指徵(僅供參考,以面診為準)

(1)包莖

(2) 包莖合併包皮垢結石

(3)包皮過長伴包皮陰莖頭粘連

(4)反覆發作包皮陰莖頭炎

(5)包皮炎性增厚、包皮皸裂、有包皮嵌頓傾向

(6)包皮嵌頓復位後炎症水腫已消退

(7)包皮新生物需要切除者。

2)手術禁忌症(僅供參考,以面診為準)

(1)包皮、陰莖頭急性炎症

(2)隱匿性陰莖

(3)糖尿病未控制

<code>(4)出血性疾病患者/<code>

(5)尿道畸形(如尿道下裂、尿道上裂、巨尿道患者)

2 何時做(手術時機)

國外的資料表明, 接受包皮環切術的時機與宗教、文化等因素有關, 猶太社會男性嬰兒一般出生後8 天內行包皮環切術,穆斯林男性一般在青春期前,古代埃及男孩是在6~12歲,伊斯蘭國家則在出生後百日; 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則在新生兒時期, 韓國男性在小學時期,韓國男性選擇在青春期前後進行包皮環切術可能因為新生兒期間進行包皮環切術多需要全麻, 與全麻相比, 局麻更具可操作性, 而最早能接受局麻的時期是在青春期前後; 同時, 許多文化背景中把包皮環切術作為一種成人儀式。

排除宗教、文化和民族等因素,專家們關於嬰兒及兒童包皮手術治療時機目前仍存在爭議:有專家從降低生殖道感染風險和預防相關的生殖道腫瘤角度上認為嬰兒時期是包皮環切術的最佳時機;但有的專家認為嬰兒時期包莖和包皮過長是正常生理現象,進入青春發育期的男孩(12歲左右)後大多數男孩就沒事了,且嬰兒時期手術麻醉與護理上也存在諸多不便,所以反對在嬰兒或兒童時期做包皮環切術。

目前國內部分專家提出10~14歲,部分專家提出18歲以後(可能從),但多數專家建議7歲以後。

3 選擇何種手術

1) 門診手術

目前切除包皮的手術方式主要有經典的傳統包皮環切術、改良包皮環切術和利用包皮環切器的包皮環切術,經典的傳統包皮環切術在2010年被WHO在男性包皮環切手術指南中推薦。

存在即合理,各種手術方式應該各有利弊,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

2)急診處理

主要是包皮嵌頓患者,需要馬上處理,否則有陰莖頭壞死風險。

多數可以手法復位,如復位成功待水腫消退,半月後考慮包皮環切術;手法復位不能復位,需要急診行包皮背側切開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