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是时间的小偷,若不及时根治,会慢慢吞噬你的未来

人性之中最可悲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所有人都拖延着不去生活,都梦想着天边有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能欣赏今天就盛开在我们窗外的玫瑰花。——卡耐基

如果说持续的焦虑会让你寸步难行,那么,间歇性的拖延会成为你生活中的致命杀手。

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毕业论文一拖再拖,工作任务常拖到deadline才肯动手,甚至连日常生活安排也是拖拖拖。就这样,你错过了很多事情,生活也在一点点地失控。

拖延是时间的小偷,若不及时根治,会慢慢吞噬你的未来

合理安排时间,拒绝拖延


拖延,看起来似乎只是一件小事,虽不致命,却也能慢慢地吞噬我们的未来。

正如狄更斯所言:“今天能做的事,决不要留到明天。拖延乃光阴之窃贼,要抓住他!”

“我失业了。”

电话那头的王涵泣不成声,我细问之下才知道,她初入职场却因为拖延症耽误了工作而被解雇。

王涵一毕业就进了一家广告公司,负责团队的文案策划。无论是文案创意还是沟通交流,她都是这批毕业生里数一数二的,也是领导重点培养的对象,所以很多重要案子都会交给她去做。

只不过,从上大学开始王涵就养成了拖延的习惯,很多工作总喜欢踩点完成,到deadline 才提交。

过去,王涵手里的案子都不大,她咬咬牙加个班倒也不影响整体工作进度。可这次偏偏赶上公司最忙碌的时候,手里几个案子交叉进行,客户那边又追求完美,因为她的拖延最终没能交给客户满意的方案,自然难逃被开除的命运。

拖延是时间的小偷,若不及时根治,会慢慢吞噬你的未来

拖延就是时间的小偷


习惯拖延的人,工作效率低,避免不了常常加班,也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生活肯定会是一团乱麻。

拖延的毛病若不彻底根治,这样的后果便不会断绝。

我曾经也是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

记得刚刚学习拆书的时候,我拆的第一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每次收到老师的修改意见后,我总要拖很久才会交上修改过的稿子,前前后后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拆完第一本书。

领读人或作者将一本书的精华内容拆成几部分,在一周时间内,带领更多的人一起读完这本书。

当时我的确忙于工作,可更重要的是,拆书对我来说本是一个新的挑战,我却一直苦于找不到方向,有些难以下笔,但是越拖延,我就越痛苦。

拖延是时间的小偷,若不及时根治,会慢慢吞噬你的未来

多读书能让你找准人生方向


那段时间,我整个人的状态都不好,好像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压着,我总是心神不宁的。后来,在老师和闺密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一点一点地克服了拖延症。

我先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研读案例,多与老师沟通,慢慢地找到了感觉。我沉下心来认真写稿,这一次提交的稿件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加速了我的过稿进程。



之前我有过截稿日一口气写一万多字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踩点完成任务的弊端。如果想要完成一件事情,靠临时抱佛脚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循序渐进,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

拖延有毒,不要等到毒性发作再后悔为时已晚,凡事要养成好习惯

为了改掉拖延的坏习惯,我开始注重时间管理,制订了每日看书、写稿的计划,并严格去执行。保持了一段时间后,当某些事情成为习惯,拖延症也就悄无声息地离我远去

拖延是时间的小偷,若不及时根治,会慢慢吞噬你的未来

好习惯,是养成的


拖延是有毒的,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危害极大——小到因为拖延误事,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大到因为拖延失去一生中许多重要的东西,到时后悔已晚。

蒂莫西·A. 皮切尔在《战胜拖延症》一书中指出:“拖延症是一种明知道会影响自己做事的效果或者自身做事的态度,却仍然自愿推迟既定事项的行为。拖延症是一种不必要的自愿推迟。”

事实上,每个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很多时候,不是你想要拖延,而是那种惯性操控着你,让你摆脱不了。难道你要向可怕的拖延症屈服吗?你甘心吗?当然不。

想要对症下药,就要找到病根——你拖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拖延是时间的小偷,若不及时根治,会慢慢吞噬你的未来

绝不能纵容自己的坏习惯


很多人说是因为懒,这当然是原因之一。但究其根本,无非两种情形:

一种是你认为这件事没有那么紧要,临时抱佛脚也来得及。

一种是你对这件事没什么信心,不知道从何入手,其实就是在逃避。

对于第一种,可以说是故意拖延,那我有一句话送给你:今日事,今日毕。有人说,当你意识不到拖延的弊端时,你便不会去解决它。或者说,你还没有因为拖延而失去重要的东西。对此,我的建议是:如果这件事对你来说非常重要,那就不要拖,以免后悔

对于第二种,如果你确定自己愿意接受挑战,那么我同样送你一句话:别怂,别拖

很多时候,一件事成功的概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相信自己,然后去寻求解决办法。坚持下去,有些路可能走着走着就通了。

拖延是时间的小偷,若不及时根治,会慢慢吞噬你的未来

开启智慧的大脑,从新定位自己的人生


当然,如果经过很长时间的尝试你依旧一筹莫展,那么,

你也别拖,你可能需要重新做定位。

简·博克在《拖延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当一件事或者一个目标,其时间设定在很远的将来(比如为孩子储蓄大学教育基金,或者为自己创建一个适当的退休金账户),那么它就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从而使这件事看上去没有它实际上那么重要。相反,一些时间很近的目标(比如为周末观看决赛购买一台大屏幕电视机)则感觉上更为清晰而紧迫。”

所以,若是因为设定的目标太高让你压力过大,不妨换一个够得着的小目标,先恢复自己的信心,然后再做长远的打算。

不拖延、不退缩,你能够将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亲爱的,别让拖延症主导你的人生,最后拖垮你。

拖延是时间的小偷,若不及时根治,会慢慢吞噬你的未来


《余生很贵,请多指教》/雾都摇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