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這位一心為民的扶貧幹部走了,他的事蹟令人動容!

3月9日

《海南日報》頭版頭條發表了題為

《燃盡生命照初心》的文章

追記省委脫貧攻堅戰

第一督查組組長李龍生

海南日報記者追隨李龍生的足跡

來到他生前工作過的地方

聽鄉親、戰友和家人

講述李龍生的故事

他們用一段段深情回憶

勾勒出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與初心

以下是版面圖和報道全文

海南這位一心為民的扶貧幹部走了,他的事蹟令人動容!

2020年3月9日海南日報頭版版面圖


“都脫貧摘帽了,您也不歇口氣?”省政府2月28日剛宣佈臨高退出貧困縣序列,3月2日,督查完海口的工作後,省委脫貧攻堅戰第一督查組組長李龍生又率隊馬不停蹄地趕赴臨高,而見到他的人,不約而同地脫口而出這樣問道。

自從2018年4月負責督查臨高縣以來,李龍生踏遍臨高10個鎮167個有扶貧任務的行政村,許多人都認識他、熟悉他。

臨高脫貧摘帽,李龍生的工作卻一刻也沒放鬆。省委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近日出臺的“抗疫情、保增收、防返貧十五條措施”,他著急著去宣講和督導落實。他擔心,臨高“摘帽”後基層幹部扶貧工作會出現鬆懈;他擔心,恢復生產的措施不到位,群眾會重新返貧。

3月2日一吃完午飯,他就率隊赴東英鎮調研,瞭解脫貧戶務工情況。3月3日上午聽取臨高縣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以及“十五條”落實情況介紹時,他不厭其煩地問與會有關負責人的意見,會議一直開到中午1點;下午他又趕赴波蓮鎮調研督查。3月4日上午他到博厚鎮調研,下午則在駐地聽取基層幹部反映情況。

3月5日,在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他上午在南寶鎮,下午在皇桐鎮,晚上六七點才回到駐地。當督查組的戰友們晚上發現他倒在駐地房間的地板上時,他身上仍穿著白天工作時的衣服。3月6日凌晨2時50分,56歲的李龍生因心源性疾病搶救無效,在臨高縣人民醫院逝世。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追隨著李龍生的足跡,來到他生前工作過的地方,聽鄉親、戰友和家人含淚講述李龍生的故事,他們用一段段深情回憶,勾勒出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與初心。

海南這位一心為民的扶貧幹部走了,他的事蹟令人動容!

李龍生(右)生前在臨高縣調樓鎮隆道村督查脫貧攻堅工作。張彤 攝


勇挑重擔 一心為民

李龍生是海南省六屆人大常委會委員。2018年4月,他被抽調全脫產參加脫貧攻堅工作,並被省委任命為省委脫貧攻堅戰第一督查組組長。

那時,省委抽調優秀黨員領導幹部組成了9個省委脫貧攻堅戰督查組駐點市縣,採用暗訪和明查等方式,負責督查各市縣脫貧攻堅工作責任、政策和工作落實情況,以精準發現和迅速整改我省扶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李龍生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在我省脫貧攻堅最為關鍵的時刻,堅決服從組織的安排,勇於承擔起省委脫貧攻堅戰第一督查組組長的重任。

第一督查組負責臨高縣和海口市的脫貧攻堅督查工作。其中臨高是全省納入貧困縣最晚、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的市縣,扶貧督查任務尤為艱鉅。

第一督查組組員張彤說,剛來臨高時,第一次見李龍生掉眼淚,是他們到新盈鎮洋所村一農戶家中處理貧困戶“漏評”投訴時。這家三口人擠在一間破房子裡,母親懷中抱著的小嬰兒才剛滿6個月。家裡沒有傢俱、家電,屋頂上的瓦片也爛了,房屋兩面承重牆有明顯裂痕。李龍生當時眼圈就紅了。針對這種情況,督查組當場提出了複核意見。

直到村幹部提起,波蓮鎮古柳村村民劉道堅才知道,那位多次來到家裡,與他促膝長談的李組長,已經不在人世。69歲的劉道堅,滿頭白髮,紅了眼眶。

2019年5月,李龍生再次來到劉道堅的家,看著家裡蓋起的新房,非常關心劉道堅危房補貼是否拿到。劉道堅家的新房蓋好時,危房改造政策正在落實,一家人還能領到1.5萬元補貼。李龍生安排村幹部幫忙申領。一晃幾個月過去了,危房補貼早已領取,而李龍生卻還惦記著。“他說一定要見到我,聽我親口說出來,才放心。”院子裡,百香果藤長成了一張綠色的網,劉道堅原本打算,當李龍生下次過來時,摘下幾顆讓他嚐嚐。

古柳村是波蓮鎮的人口大村,也是貧困大村。2014年,古柳村共有940多戶村民,建檔立卡貧困戶720多戶。到了2016年,仍有35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村民們以低效的水田農業為生,沒有致富產業。村幹部不熟悉政策,找不到脫貧的路子。

從2018年4月以來,李龍生帶領督查組12次赴古柳村。到後來,村裡的狗見到他都不叫了。古柳村駐村第一書記王九駿的筆記本上,清楚記錄了李龍生歷次來到古柳村的會議紀要。他說,聽李龍生開會講話,像聽故事一樣引人入勝,獲益匪淺。“他總能把政策和文件,用老百姓的話語講出來,引經據典,全程脫稿。”

李龍生像個輔導員一樣,耐心教導村幹部。各項政策文件經過李龍生的嘴,變成了老百姓的家長裡短,很快被村幹部牢記於心。根據幫扶政策,古柳村村委會在村裡成立了園林公司,吸納貧困戶入股,還調整農業種植項目,實現產業發展。目前,古柳村實現年人均純收入超過5000元,940多戶村民中,貧困戶為0,實現高標準脫貧。

海南這位一心為民的扶貧幹部走了,他的事蹟令人動容!

李龍生(左)生前下鄉調研。張彤 攝


求真務實,問題一抓到底

認識李龍生的人都說,他是一個“實事求是,從不搞形式主義,有一說一”的人。

李龍生髮脾氣的情形,張彤至今仍印象深刻。有一次,李龍生到省裡開會,第一督查組副組長楊光潤帶隊到波蓮鎮帶昆村督查,入戶時發現農戶蘇政雙家一家三口生活困難,所住的房屋有裂縫,孩子還患有紅斑狼瘡,而他家卻被認定為“脫貧戶”。楊光潤立刻向李龍生彙報了情況。李龍生開完會從海口趕回臨高再次入戶調查,並且很快召集了縣、鎮、村幹部等到蘇政雙家開現場會研究問題。

“老百姓過著這樣辛苦的生活,你們怎麼能睡得安穩呢?”李龍生髮火了,嚴肅地批評了駐村第一書記和幫扶責任人等。之後,他帶隊再次走進蘇政雙家,告訴他們會將他們重新納貧,保障他們的生活。蘇政雙夫婦,這對樸實的農民夫妻,當時流著眼淚,抓著李龍生的手久久不放。而為了解決蘇政雙家的問題,李龍生先後8次前往帶昆村核查,最終做了返貧處理。

臨城鎮抱瑞村是個深度貧困村,有9個自然村,常住村民687戶2743人,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15戶。李龍生率隊在村裡督查時發現了“三保障有遺漏,村莊衛生欠佳、幹部政策知曉率不高”等問題。為此,李龍生8次到抱瑞村,一次次地向村黨支部書記王開彪講政策說知識,還帶著王開彪入戶實地教他如何開展扶貧工作,入戶調查時應問什麼、危房改造應注意什麼等。李龍生6次考核王開彪的扶貧政策和知識掌握情況。王開彪說,那段時間連做夢都在學習。終於,第6次考試時,王開彪100%地回答出了李龍生的問題,過關了。

對督查發現的問題,李龍生總是一抓到底。比如抱瑞村,第一督查組通過一次次“回頭看整改”,抱瑞村終於在各種檢查評估中全部過關,於2017年成功脫貧出列,並且由後進村變成為駐村工作隊戰鬥力強村,村裡的環境大為改善,幹群關係進一步密切。

第一督查組成員陳海森說,李龍生督查脫貧攻堅工作,總是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先調研分析問題,找出癥結,並給出方法,“手把手”地教基層幹部如何解決問題,再通過一次次“回頭看”來促使問題最終解決。

李龍生是一個精於學習和善於學習的人,也是一位善於“傳幫帶”培養人的幹部。省商務廳市場體系建設處處長王建國回憶說,在李龍生擔任省商務廳市場運行管理處處長期間,每週例會李龍生都會組織大家學習各種文件和資料,從不間斷。王建國記得,李龍生第一次帶著他去檢查生豬儲備廠,就跟他講得特別細,告訴他檢查時該注意哪些要素、有哪些重點。“在李龍生手下工作,不成長不進步是不可能的。”他說。

臨高縣扶貧辦主任王趙未去年3月剛上任,就遇到李龍生來督查工作。王趙未說,李龍生下鄉督查,既問診、又開藥,幫助村、鎮村幹部剖析問題,現場培訓指導他們如何解決問題。同時,針對發現的共性問題,還會及時向縣委提出督查建議。

戰鬥至生命最後一刻

2019年11月14日,按照省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揮部的要求和部署,李龍生帶隊參加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脫貧攻堅督查工作共52天,而這52天他沒回過家休息。

到瓊中的第二天,他的工作作風就讓瓊中縣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政法委書記慄太強深受觸動。慄太強說,當天上午、下午和晚上,李龍生一天開了3個會,不知疲倦。而且在開全縣迎接2019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工作動員部署會時,他全程脫稿,對瓊中工作提出新的“七個三”要求,參會人員會後都在談論說這個組長不簡單。

在瓊中的52天裡李龍生每天下鄉入戶訪談。張彤說,堅持了近30天后,李龍生上車時開始顯得有些吃力,需要司機扶一把,右手也經常扶著腰。同事們都勸他休息,但是他說:“不休息了,早點檢查完才好發現問題並及時解決,再晚怕沒有時間整改了。”

“您太操勞了,太累了!”3月6日,當李龍生因疾病遽然而逝的消息傳出,他生前的同事不敢、不願相信這是事實。面對記者,他們訴說著與李龍生一起工作戰鬥時留下的記憶:“平易近人”“工作方法得當,剛柔相濟”“工作上較真”“既督當前事,又督長遠事業”“從不提非分要求”……

而在妻子魏珊眼裡,李龍生是位普通人,有著喜怒哀樂,也有著天生的樂觀。3月2日,李龍生又開始為期一週的督查出差。妻子也像往常一樣,每晚休息時,給李龍生打個電話。3月5日晚22時許,李龍生的電話無人接聽,連打幾個,同樣沒有回應。魏珊很著急,趕緊撥打了楊光潤的電話:“老楊,龍生不接電話,你幫我敲下他的門。”當多次敲門無人應答,打電話無人接聽後,楊光潤意識到情況不妙,破門而入,卻發現李龍生已經躺在地上……

李龍生走了,帶著對事業深深的眷戀走了,帶著對困難群眾的牽掛走了,他留下了一名共產黨員用生命堅守初心、擔當使命的閃光足跡,他的身影,激勵著更多的幹部群眾在脫貧攻堅決戰中砥礪奮進!

海南這位一心為民的扶貧幹部走了,他的事蹟令人動容!

2020年3月9日海南日報頭版版面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