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蔚来到底是卖概念还是卖产品?今晚见分晓

临近年底,各车企新车上市的节奏也放慢了不少。不过12月27日晚上,广汽蔚来旗下HYCAN合创品牌的首款产品将公布命名并正式上市。

一般新车在上市日前夕,别说产品名称,就连详细的各项参数、配置都应该已经曝光得七七八八了。毕竟车企卖车不是走秀,消费者需要的不是惊喜,而是需要实实在在了解产品之后才会真正出手,车企才会获得销量。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合创的新车除了亮相过产品外形,官宣了650公里续航里程,发过几张概念化程度很高的内饰效果图,就没有给出更多信息了。虽然官方开启了两款车型的盲订,但是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笔者不认为这样的盲订存在什么意义,更何况即便产品上市,其交付时间也被模糊地定在了2020年上半年。

广汽蔚来到底是卖概念还是卖产品?今晚见分晓

广汽蔚来画了好大一个饼!

大家除了对合创品牌新车一知半解之外,对该品牌的母公司广汽蔚来更是云里雾里。广汽蔚来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它和蔚来汽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简单拆解,广汽蔚来其实和我们熟知的上汽大众、东风本田一样,指的是广汽集团和蔚来汽车的合资公司。广汽是继江淮和长安之后,蔚来汽车在国内的第三家合作车企。

从官方描述来看,广汽蔚来自认为并不是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合资公司,而应该称为“合创公司”。蔚来和江淮与长安的合作模式分别是代工和资质收购,而与广汽集团的合作则创出了新的形势。

广汽蔚来到底是卖概念还是卖产品?今晚见分晓

广汽蔚来所谓的合创模式,其实就是由广汽负责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由蔚来提供智能网联技术和能源支撑体系,广汽蔚来称之为“轻模式”。在这一合作模式之下,广汽蔚来是拥有独立管理和运作团队的,他们将会对品牌发展的一切直接负责。这也是“合创模式”被认为与传统合资最大的区别。

除了创新的合作模式之外,合创汽车还给出了很多发展方向和概念。比如打造开放、共享、独立的创·享平台,打造一个涉及造型产品定义、电池租赁、充电桩、充电车等在内的“车+泛产品”形成的出行生态圈。总之,构想很伟大,但同时似乎也很虚无缥缈。

广汽蔚来到底是卖概念还是卖产品?今晚见分晓

广汽蔚来能美梦成真么?

聊了那么多创想,是时候回归理性现实了,下面该给广汽蔚来泼泼凉水了。

先从所谓“合创模式”出发。的确“合创模式”听上去是很具有创新精神的一种全新模式,但是所谓“轻模式”我们并不是第一次听说了。就在眼前的一个案例,由奇瑞控股打造的凯翼汽车之前也建立所谓轻模式,品牌独立运营,但是研发和制造等重资产项目全由奇瑞完成。最终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奇瑞把凯翼汽车打造成为了一个老旧技术傍身的廉价品牌,最终以股权出售的方式,把凯翼汽车直接卖给了来自宜宾的资本,也同时宣告了所谓轻模式运作的失败。

广汽蔚来也存在问题,虽说广汽蔚来会独立于蔚来汽车和广汽集团独立运作,但是广汽蔚来的所有管理层都来自于合作双方。那么在实际工作中,真的就不会和普通合资一样,受到来自双方母公司方面的掣肘么?

广汽蔚来到底是卖概念还是卖产品?今晚见分晓

再来简单说下广汽蔚来想要建立的所谓“出行生态圈”。必须承认,构建属于自身的出行生态圈一定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如果能够构建成功,将会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但是即便市场保有量很大的汽车品牌,目前也无一能够构建出类似的生态圈。目前连一款量产产品上市还“遮遮掩掩”的合创品牌,又何德何能能够构建成所谓的出行生态圈呢?退一步讲,就算企业花费巨资开发了一款用于交互的APP,吸引了部分各行业商家、服务商入驻,但是没有产品保有量,无法形成生态圈闭环运行,一切都是空谈。再结合目前市面上那么多初创新能源车企的现状来看,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车企能够实现保有量的迅速突破。

广汽蔚来到底是卖概念还是卖产品?今晚见分晓

写在最后

概念很好,实现很难。目前很多创业型企业都存在卖概念的通病,甚至目的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融资圈钱,而不是真正想去经营好一家公司。

当然笔者并不是说广汽蔚来就是这样的企业,只是在美好蓝图实现之前,横亘在广汽蔚来面前需要去解决的问题还有太多太多,希望广汽蔚来能够不让消费者失望。而不让消费者失望的第一步,但愿就从今晚上市的首款新车开始!(文/钟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