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起四落”人生跌宕起伏,終成正果,期貨大佬付愛民

睿福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EMBA;清華及北大期貨實戰研修班講師

1994年進入期貨市場,從期貨經紀人做起,先後擔任多家期貨公司投資部或研發部負責人,2005年起擔任私募基金操盤手。投資風格:中長線投資,以趨勢為主,穩健盈利,輔有短線和對沖手法。

2009年以3個月289.19%的收益率獲‘第二屆海通杯全國操盤手大獎賽’第二名;並獲第三屆全國期貨實盤交易大賽二等獎。

2010年以4個月466.80%的收益率獲“第四屆全國期貨實盤交易大賽”第一名;

2010年至2011年以12個月3384%的收益率獲“第三屆海通杯期貨實盤大賽”第一名;

2012年以8個月95%的收益率獲“瑞達期貨首屆私募機構擂臺賽”第五名。


奮鬥青年終成業界傳奇

在期貨圈,“付愛民”的名字大部分人都知道,提起他的經歷,更是激勵人心,曾有人總結,付愛民的故事,整個就是一部小青年奮鬥成長史。在小編看來,這種從奮鬥青年成長為業界大佬的故事就算是拍成50集電視劇也不為過,哪怕放在圈外,也是滿滿的正能量。可以說,付愛民的故事,激勵了無數年輕人,讓大家明白,通過自身的奮鬥,誰都有可能在熱愛的事業上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成就。


而這一切,得從一隻名為“豫園商城”的股票說起。


1989年的江西九江,付愛民在翻閱報紙時,看到豫園商城這隻股票,從100塊漲到1萬塊,頓時就被震懾到了,自此,他開始留意股票市場。1993年底,九江終於迎來了第一家證券公司,付愛民第一時間開了戶,開始炒股。但出師不利,當時的中國股市迎來了長達大半年的陰跌,也就是在這時候,付愛民認識了一個期貨公司的業務員,從此了開啟了期貨世界的大門,也開啟了他的精彩人生。


四起四落:

巔峰時交易量能養活一家公司 失敗時賣茶葉蛋為生


初入期市,付愛民就憑藉聰明的頭腦和快速的反應能力,在行情的起起伏伏中嚐到甜頭,這給了他很大的激勵,1995年,付愛民乾脆自己專職做交易。但在期貨路上前進的人,又能有幾個是一帆風順的,不經歷幾次大波折,真的很難成長。付愛民20多年的期貨投資生涯,經歷了4次大起大落,每一次波折,都是一次重生。


第一個波折發生在1995年底,付愛民重倉持有紅小豆期貨多單,上午,行情還是順著他的方向走的,但到了那天下午,價格瞬間變了臉,一個急轉直下,不僅吞沒了他所有的盈利,還跌破了他手上持單的均價。此次虧損,付愛民不僅交出了從入期貨市場以來賺的所有錢,幾年的積蓄也因為槓桿的放大效應迅速虧光。這給了付愛民很大打擊,他無奈退出期貨市場,靠打工維持生活。這期間,付愛民在廣東賣過茶葉蛋,開過餐廳,錄像廳,在貿易公司打過工。


通過打工,攢下一些資金後,1997年,28歲的付愛民重新殺入期貨市場,憑藉敏銳的盤感和凌厲兇悍的操作手法,付愛民很快再次“站”了起來,併成為期貨公司和投資者眼中的“明星”。巔峰時,他一個人的交易量就可以養活一家公司。然而好景不長,1999年底,付愛民遇到了第二個波折,痴迷於重倉交易的他再次破產,事業滑入低谷。


付愛民的第三個波折發生在2003年,當時他的交易作風比較兇,在橡膠行情上賺到幾十倍收益後,沒有及時止盈,隨後橡膠行情反轉,出現跌停,付愛民將這幾十倍的盈利又全部交了回去,再次“破產”。


經歷十年沉浮,2005年的付愛民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名期貨高手,然而持續盈利讓他的自信心開始膨脹,甚至自我感覺已經“無敵”了,期貨市場正是一個專滅“狂人”的地方。很快,付愛民遇到了他的第四個波折,當時,他重倉操作白糖,但是在上午11點10分的時候,突然斷網。當網絡問題修復時,上午的交易已經收盤。下午開盤後直接跌停,當日平倉無法成交,次日又跳空低開,造成了巨大虧損。


多次破產經歷讓付愛民總結出一些經驗,比如不能重倉、一定要做活躍品種、堅決止損和永遠不抱有僥倖心理。也正因為這四次波折,才造就了之後寵辱不驚,平和淡然的付愛民。


三次轉型:

1

組建團隊 在期市兇險的風浪裡馳騁


付愛民第一次有想要轉型的念頭,是在2001年。雖然那些年,付愛民依靠短線交易方法取得了不錯的收益,但看了不少期貨方面書籍的他發現,要想長久在期貨之路上前行,必須轉為中長線。


2002年對付愛民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一年,這一整年,他都在短線思維和中長線邏輯之間搏鬥,不斷的虧錢止損,身邊的朋友勸他放棄轉型。但是付愛民堅持了下來,在不斷的探索中,付愛民終於找到了一條屬於他自己的穩定投資盈利之路:中長線與短線交易相結合。後來付愛民在接受某次採訪時表示,“做期貨的核心理念可以不變,但交易手法、風格要隨市場而變化,不改變市場就會給你教訓。”


天生不安定,有拼勁的付愛民,自然不會滿足於當前的成績,繼續在期貨市場努力奮鬥,不斷地朝著高點走去。2012年,付愛民創立了上海睿福投資有限責任公司,2013年付愛民成立了自己的交易團隊,自此,他組建一支精良的期貨交易團隊,在期市兇險的風浪裡馳騁的夢想終於得以實現。


近年來,隨著程序化投資的崛起,付愛民也開始了他的第三次轉型——從手工交易開始轉向程序化交易。秉承程序化客觀決策與人工主觀優化相結合的平衡理念,付愛民在多年的實戰中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交易思想體系和行之有效的交易系統。對於程序化交易,付愛民認為,程序化交易只能當做一個工具,真正核心的東西,還是要靠人腦,程序化只能替代人的一部分功能,完全替代是不可能的。


2

真正的高手 直面行情 坦然盈虧


期貨江湖,大浪淘沙,去沙留金。真正的高手,能夠直面任何行情,能夠坦然盈虧,能夠不狂不躁。


堅守期貨二十載,懷揣對期貨事業的不斷追求,如今的付愛民也許已經達到了人生的某種境界:面對困難,咬牙克服,完成自我的一種昇華。


回顧付愛民20年多年的期貨生涯,小編第一個想到的詞是拼搏,很多人可能只看到了付愛民閃閃發亮的業績,卻忘了他背後的辛勞付出。正如他給期貨後輩的諫言,“這個行業充滿著機會,但是不要光看機會,還必須加強自身的修煉”。


3

20年交易精華:三戰定天下


付愛民20年的交易生涯,交易理念基本可以概括為“三戰”,戰略上定大方向,從基本面來選擇,選擇買賣方向;戰術上通過技術分析,選則具體的交易區間,合適的價格和時間節點;戰鬥上選擇具體點位,建立好的倉位,通過這三戰形成立體的交易模式。


他的交易核心就是資金管理,錯的時候儘量少賠,賺的時候儘量多賺。盈利儘量要拿住,虧損單子要跑得快。


關於付愛民的資金管理可以分成以下幾點:


一是多品種,多年來他一直遵循多品種交易的理念,他常說“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運用在期貨品種中也是,不能有賭徒心態去賭一個品種一次行情。每年他會選擇5-6個活躍的品種來看,對於得心應手的品種重點參與,做到資金的分散,也可以促進風險控制。


二是儘量做活躍品種,期貨是由市場構成的,選擇市場活躍度高的品種去參與,保證資金的流動性。


三是多次建倉,建倉是一門藝術,不能一蹴而就,分多次建倉可以儘量避免市場行情變化帶來的不測。


四是多種方法組合,他不會死腦筋,抓住一種交易方法做到底,他認為交易者應適應市場行情變化,而不是市場行情來適應交易者。付愛民會把套利、趨勢、短線結合起來,並且在市場節奏發生變化的時候嘗試改變,這樣可以使資金效率增加,盈利的穩定性增加,儘量避免系統性風險。


五是平倉,他指出平倉要結合當時的行情特點,基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目標位平倉,目標位平倉是一次性平倉,當價格達到交易計劃中的目標位價格,則獲利了結出場;第二種是止盈平倉,這種方法適用於單邊行情,假設你有黃金的倉位,價格已經到了你的目標價位,但你認為黃金還要漲,又不想冒獲利回吐的風險,此時就選擇部分止盈,等到價格再突破,再止盈一部分,直到全部清倉獲利。

“四起四落”人生跌宕起伏,終成正果,期貨大佬付愛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