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禁赛8年:教育缺憾的体面

文|夜阑卧雨

3月4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公布孙杨仲裁报告,很多具有争议的地方一一解释清楚,至此,除非孙杨在申诉后续提供更有利的证据,孙杨药检案基本已宣判。

事件起源于2018年9月,孙杨因为没有配合药检,并且未能解释摧毁药检瓶的原因被WADA(世界反兴奋组织)上诉。由于是第2次犯规,得到了禁赛8年的惩罚。

孙杨禁赛8年:教育缺憾的体面

此后,孙杨一直在微博为自己呼吁、解释,为此有人愤慨,有人为他鸣不平。但随着越来越多细节浮出水面,理智的声音最终占在了上风。

这次仲裁报告,说明了孙杨在药检过程中撕毁兴奋剂检测表,叫保安用锤子砸碎检测瓶的细节。根据以往经验,惩罚被推翻的概率微乎其微。

从世界泳坛历史上唯一一位男子游泳项目大满贯冠军到被禁赛8年、运动生涯濒临终结的下场。一路走来,孙杨充满争议,也令人唏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为人父母,我们更应以孙杨为鉴,避免孩子犯以下三个错误。

01

忌骄傲自大

孙杨无疑是我国最优秀的游泳运动员。

6岁被游泳教练选中,16岁正式进入国家游泳训练队。他是世界游泳史上拿到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可另一方面,他也充满了争议性。

2003年全运会上,因为赞助商赞助的是群体而不是孙杨个人,孙杨在母亲唆使下用国旗贴掉了赞助商logo,这件事闹上了微博热搜,却最终不了了之。

在娱乐节目吐槽大会上,孙杨对游不过自己的运动员公开嘲讽:霍顿,盖伊,你们再游得快一点,就能喝到我美味的洗脚水了。

孙杨禁赛8年:教育缺憾的体面

尽管孙杨之前与这两位运动员有过节,但在公开场合如此放言,多少有些不妥。

海恩法则讲述了这么一个道理,每一次重大事故后,都有无数次事故隐患。

2018年9月4日,IDTM(国际兴奋剂检测与管理机构)来孙杨家中进行兴奋剂检查,因为其中的主检官去年曾被孙杨投诉,因此孙杨怀疑他们的资质。

在主检官出示了工作证件后,孙杨依然信不过他们。

孙杨禁赛8年:教育缺憾的体面

(B瓶被砸)

在仲裁法庭上,孙杨骄傲地说道:我们的手上有所有的录像、视频、监控、照片,我不知道你有勇气看么?这会让人觉得IDTM执法机构非常糟糕!

可结果出来恰巧在他的意料之外,IDTM的证件出示符合规范。孙杨方紧抓的"每一位采样人员都要出具授权文件"这一条规则,却并不出自规范文件。

IDTM认为,采样人员的授权文件是通用函并无问题,并且这也是情有可原的——采样在某些情形下是根据选手成绩抽查,不可能提前准备写明运动员和采样人员名字的授权文件,因此并未对此作强制要求。

孙杨本应找到更好的切点进行反驳,但他以手中的证据充足为傲,最终为自己的骄傲买单。

02

忌情绪失控

孙杨没有给予主检官信任,反而让保安用锤子砸碎了检测瓶,而且撕毁了检测表。

冲动是魔鬼,这两样行为确凿了孙杨暴力抗检的证据。

其实他对检测人员身份产生疑虑,完全可以先提交药检,而后申请检测存疑,即"有异议地接受检测",国际上也有这样的先例。

孙杨没有,在得知惩罚结果后,他连发数条微博,暴露了当事人信息,激起群众的愤慨。

IDTM的报告中,还指出了他有恐吓当事人的嫌疑,从而导致当事人没有参加仲裁。

孙杨禁赛8年:教育缺憾的体面

孙杨禁赛8年:教育缺憾的体面

在庭审过程中,孙杨屡屡露出轻蔑的表情,出言不逊。他还呛起了法官,"尿检官让你的母亲站在后面看你排尿,你会乐意么,这是尊重吗?"

孙杨禁赛8年:教育缺憾的体面

孙杨像极了一个大男孩,觉得心里不服气时便出言反击。

可这些情绪化的表现,在仲裁组看来,是他没有对自己犯下的错表达醒悟,因此最终定下了禁赛8年的惩罚。

同样是面对质疑和反对,姚明的处理方式就显得高情商不少——

当篮球运动员巴克利在节目中放言:"姚明就是个菜鸟,只要他单场得到19分以上,我就当众亲驴屁股!"时,姚明幽默地回应道:"那我就天天都拿18分吧!"

后来姚明真的在比赛中砍下"20+",巴克利履行诺言亲吻驴屁股。

孙杨禁赛8年:教育缺憾的体面

姚明却真诚地回应:巴克利就是在开一个玩笑……他愿意牺牲,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值得尊重的人。

而孙杨,曾因为对手不愿与他站在同一领奖台上,挑衅说道:"You loser. I'm win",这个镜头被拍了下来,变成现在舆论发酵时的把柄。

一时的意气用事,很容易成为后来的悔不当初。

03

忌违反规则

在孙杨药检案的仲裁庭上,发生了这么一幕,引起了听众的哈哈大笑。

在翻译途中,孙杨因为不满自己的翻译语速过慢,朝听众席招了招手。一位灰衣男子未经允许,直接走上仲裁庭坐在了孙杨身边,替换掉了之前的翻译。

孙杨禁赛8年:教育缺憾的体面

仲裁员一脸懵逼,而孙杨似乎并不认为,这有必要寻求仲裁组的许可。

对此,仲裁组的回复是:建议孙杨尊重程序的权威。他是世界一流的运动员,但是规则适用于他,就像适用于所有运动员一样,必须遵守。

这位冒失上场的救兵,最终也惨遭替换。

在审判中,仲裁组紧抓住一个问题"孙杨之前经历过59次检测,从来没有异议。为什么在第60次,突然抗检。"

孙杨的回复是"并不熟悉",可无论是真的不熟悉,还是情绪使然选择抗拒,遵守规则都是第一要求。

有位网友说得好,外国人会允许你钻规则的空子,但绝对不允许你违反规则。

如果孙杨没有贸然反抗,或许可以避免这次惩罚。可他在情绪冲突下违反规则,最终只好吞下苦果。

04

做父母,引以为鉴

没有及时地阻止孙杨的行为,无疑反映出孙杨团队的落后。事实上,一般的运动员都有专业的团队,而孙杨的团队是他妈妈。

孙杨禁赛8年:教育缺憾的体面

听过去很魔幻,实际上是因为孙杨的母亲过于强势,她习惯一手掌握儿子的生活,不准别人插手。

她不准孙杨掌控自己的社交账号,但凡有负面报道,一定打电话给报道记者的上级投诉,而很少想过孙杨的不是。

俞敏洪曾说,熊孩子的背后,往往有熊家长。

在检察官助理拍照和录像的证词过程中,孙杨的母亲与其他人发生冲突。这一幕和孙杨反抗药检的画面不谋而合。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这恰恰是在说,我们对孩子既不能完全放任不管,也不能事无巨细、事事都管。

如果孙母能在孙杨第一次情绪失控时就好好教导孙杨,如果她能耐心地给孙杨介绍规则,如果她能教导孙杨谦虚,谨慎面对这次仲裁,这件事的处理结果一定会好太多。

正如CAS对孙母的定论:孙杨的母亲对孙杨造成了最大的伤害。(as well as his mother, who seems to have played a most unhelpful role to her son)"

为人父母,当发现孩子出现以上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措施:

1.当孩子骄傲自大时,我们应该及时地施以批评或建议,可以采用温柔的反问句式,例如"妈妈发现你最近经常向别的同学炫耀自己的成绩,你觉得这是一个好习惯么/有没有可能会伤害到别人呀?"

2.当孩子情绪失控时,如果是偶尔的现象,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消化情绪。如果过于经常,要及时站在平等的位置和孩子沟通,与孩子共情,分析原因。倡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发泄。

3.当孩子违反规则时,可以让孩子自己承担违反规则的惩罚,比如上学迟到,我们不一定要催他。当孩子体会迟到的惩罚,下回上学不用我们催,也会乖乖起床。

还有,我们可以培养孩子对规则的敏感性。比如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规则的设立有两个要求:1.要提前约定监督机制 2.我们不能决定孩子是否能做到,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到。

克普普斯卡娅曾说,父母是天然的教师,他们对儿童的影响最大。

孙杨禁赛案的酿成,给了无数父母一个提醒:如果你爱你的孩子,一定要对他严格要求,尤其是在他的品格方面。否则一丝纰漏,便可能毁掉他的整个未来。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光明的前途,不惧流言和不公的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