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網課,不記課堂筆記,多數是竹籃打水

因受新冠病毒肺炎影響,寒假開學延遲,各地初中紛紛開展線上授課。家長們反饋,面對直播老師的講解,很多同學都是看視頻的時候,覺得都會了,做題檢測,出錯率很高。

典型的一聽就會,一做就錯!

要克服這種現象,聽課過程中,做好課堂筆記,尤其顯得重要。

課堂筆記可以幫助我們理清聽課的思路、抓住聽課的重點,並且為日後複習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我們在學習時高度集中注意力,深入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然而有些同學聽課與記筆記常顧此失彼從而影響學習,下面給同學們一點建議:

一、記提綱

筆記跟不上記是我們記筆記時的一大“心病”。其實‘沒必要記下所有的東西。我們應該做到詳略得當,提綱挈領。記下提綱就像是把一串雜亂的貝殼用一根繩子穿起來,當我們要把這些貝殼全都提起來時,只要提著繩子的一端就可以了,這樣可以節省很多時間。記提綱也要講究方法。如果提前預習了筆記涉及的內容,在記錄時可以用簡單的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如果是新學的內容或較難理解的內容,就要多花點筆墨適當記詳細些,不能讓自己看的時候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二、記思維

老師總會在上課的時候講一些題目的解決方法,有些不錯的解題方法是翻遍整個課本也找不到的,這些方法中有很多是老師或者前人的思想火花,我們絕不能錯過。這時候,我們應該把老師講的題解思路記下來,但還是以簡單為主,自己能懂就行。記思路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對於一道有點難度的題,聽了或看了仍頭緒不清,這是我們就應該把思路記錄的詳細些,並記好結論,方便複習和思考。

三、記重點

我們要清楚地知道,一名有經驗的老師,其一節課開始和結束的那幾分鐘絕對是營養豐富的大餐。有經驗的學生也一定知道,要想把自己餵飽,這頓大餐不能錯過。老師講課的開頭,講的內容不是很詳細,但會把重點全盤托出。記下開頭就能明確提綱、把握重點,記錄時就有的放矢。結尾也一定要記下來。我們還要高度關注老師反覆強調的內容。這就是你吃大餐後的水果,絕對是必要的補充。重點內容在課堂必會得到老師的反覆強調,有時老師會把有關內容框出來,或者用彩筆寫出來,以引起同學們的注意,這時就要趕緊記下來。

看網課,不記課堂筆記,多數是竹籃打水


四、記疑難

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難是很正常的。在課堂上聽到老師講難懂的知識點,千萬要抓住,如果讓它們成為漏網之魚,我們的學習就會遭到很大的損失。課堂上如果沒有完全弄明白,我們可以課後問老師、問同學,一定要把疑難為題弄懂。

五、記補充

鑑於時間和速度的限制,我們沒能把所有的內容全都記下來。課後的補充就很重要了。我們可以把漏掉的、縮寫的、模糊的甚至記錯了的,全都補充好、改正好。這樣,我們才不會由於漏記和失誤而落後於別人。

六、記總結

會學習的人總是可以把學習內容從薄學到厚,再從厚學到薄。由薄學到厚,是我們不斷思考、補充、發問的過程,而由厚學到薄,就是我們歸納總結,明確重點、難點,形成知識網絡的過程。每節課聽下來,老師就會歸納或引導我們歸納所學知識的精髓,這就是有營養的雞湯。這麼美味的雞湯,我們又怎麼能過錯過呢?

七、記感悟

都說新的世紀需要具有創造性的人才。為了成為時代需要的人才,我們要從小事做起,朝這個方向培養自己。我們記筆記不僅要記下老師的東西、記下別人閃光的東西,還要把自己思考和領悟到的東西加上去,這樣我們的筆記內容才會更厚實,才會更有用。平時,通過看書、總結筆記和練習,會有一些關於學習的“小火花”,一定不要怕麻煩,趕緊記下來,因為這是我們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是我們自己的知識,以後還會向更深更廣的方面發展。

綜上所述,在課堂上記筆記要耳聽、眼看、腦想、手動。在聽懂的前提下,對獲取的知識信息通過大腦的思維,經過“選擇-加工-歸納-濃縮-反饋”的過程,然後用手有重點地記錄下來。記錄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在學習中逐步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方法,最終達到促進我們學習,提高學習效果的作用。

關注本號,私信發送01,即可免費領取各年級學習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