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人类火星探测任务,欧俄推迟火星车发射,中美计划照常

今年本是人类探测火星的大年,全球有多个国家计划向火星发射探测器。

然而,肆虐的新冠疫情正在对探火计划造成影响。3 月 12 日,欧洲空间局(ESA)和俄罗斯航天集团 (Roscosmos) 宣布原本计划在 2020 年 7 月发射的火星探测车将推迟进行。

由于人类探测火星的窗口,也就是探测器发射的最佳时间每隔 26 个月才有一次机会,此次推迟意味着该火星探测车最早只能在 2022 年出发前往火星。

目前,中国和美国仍计划在 7 月发射将要登陆火星的探测器,阿联酋也计划在相同时间里向火星发射轨道探测器。

疫情影响人类火星探测任务,欧俄推迟火星车发射,中美计划照常

ESA 和俄罗斯航天集团在声明中表示,联合项目小组评估了发射前要进行的所有准备工作,分析其中的风险和时间表,最终得出结论:为了确保火星任务不出差错,团队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相关测试,因此决定将探测任务的发射时间推迟至 2022 年。

分别来自 ESA 和俄罗斯航天集团的负责人 Jan Wörner 和 Dmitry Rogozin 一致认为,航天器的软件和硬件都需要进行进一步测试,但事实上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欧洲蔓延,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专家已经难以正常开展航天器的各项测试工作,这直接影响到了航天器的任务前的准备。

据了解,ESA 和俄罗斯航天集团计划发射的航天器包括了用在登陆火星阶段的着陆器“Kazachok”,和在火星地表进行探测任务的 Rosalind Franklin 号火星车。该任务计划在火星地表土层寻找生命和水的迹象。

在这项欧空局和俄罗斯航天集团联合进行的火星探测项目中,Kazachok 火星着陆器是由俄罗斯开发,同时也将使用俄罗斯的运载火箭将荷载从地球运往火星。而登陆火星后,负责进行探测任务的火星车则主要由欧空局负责。

Rosalind Franklin 号是以英国 DNA 研究先驱、化学家 Rosalind Franklin 的名字命名的,其主要任务是寻找火星上过去的生命迹象。虽然它的官方着陆点尚未公布,但可能的着陆点是位于 Oxia Planum 地区的一个陨石坑,因为那里似乎有粘土沉积,这是数十亿年前存在水的证据。

对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宇航局的科学家来说,Kazachok 着陆器可能尤其伤脑筋,因为 2016 年 Schiaparelli 号着陆器曾在火星上坠毁。而对 Kazachok 号着陆器和 Rosalind Franklin 号火星车来说,当然需要避免悲剧的重新上演。

其实早在 2014 年之后,Rosalind Franklin 火星车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就逐步开始了,在最早期,该火星车原本计划在 2018 年就进行发射任务,后来才推迟至 2020 年。

2018 年-2019 年间,火星车的组装工作就已大致完成,到现在,该火星车已经安装了正式任务所要使用到的所有硬件设备。

距离预计的发射时间仅有 4 个月时间,发射前的测试工作原本已经进行到了相当程度。Kazachok 着陆器共配备了 13 个科学仪器,Rosalind Franklin 火星车以及上面搭载的 9 台仪器最近也在法国通过了最终的热测试和真空测试。而包括着陆器的降落伞方面的测试,原本计划将于本月在美国进行最后阶段的测试。

随着 Rosalind Franklin 号的退出,如今还剩下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探测车毅力号 (Perseverance),和中国的“火星一号”探测车,将在今年夏天发射前往火星。

疫情影响人类火星探测任务,欧俄推迟火星车发射,中美计划照常

图 | 2016 年发布的火星探测器飞行效果图(来源: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

中国火星探测任务计划在 7 月发射火星探测器,预计经过 10 个月的飞行,2021 年到达火星,着陆火星表面并进行巡视探测。值得注意的是,火星探测方式主要包括“绕”、“落”“、巡”三种,一般各国在进行任务时会选择将三个步骤分 2 次或 3 次逐步完成。

而中国计划在 2020 年进行的任务中,一次性完成环绕火星飞行、火星软着陆以及火星表面巡视,这在世界航天史上确实是绝无仅有的。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将包括一个轨道器、一个着陆器和一个火星车。探测器上搭载了 13 个科学有效载荷,包括数个摄像机、地下雷达成像仪和粒子分析仪等,将在火星轨道和地表上研究火星的形态、地质、土壤和水冰分布等。

目前消息显示,尽管疫情对工作人员的沟通、设备转运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但中国的首个火星探测任务的准备工作还在按计划进行当中。

据新华社消息,3 月 10 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圆满完成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验证了探测器与地面系统的接口匹配性和一致性,同时也对各类方案、技术状态、软硬件系统进行了全面测试。

此次无线联试是任务中心与航天器正样的唯一一次地面联合演练,最终结果也达到了预期效果。

据 Nature 报道,中国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王赤在介绍火星任务时表示,几天前,团队要将 6 个有效荷载从北京运送至上海进行组装,为了确保人员安全,他们取消了乘坐高铁或飞机的计划,而是花了 12 小时驱车从北京前往上海。

此外,为了减少工作中的人员接触,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只能分批进入办公室,部分科学家则被安排在家远程办公。

不过遗憾的是,正是出于对疫情的考虑,目前计划 7 月进行的正式发射将不允许任何与任务无关的观众到现场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