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浮誇的起源初探


數字浮誇的起源初探

中國語言文字起源於占卜用的甲骨文,字意的不精密,有多種解釋是占卜任務正常的要求.這種不精密語言的優點是適合描寫”詩境”.張中行先生認為詩境就是處於實境和夢境中間狀態,所以中文出現了最好的詩詞.

但是人不能長期在”詩境”.在生活.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字意的不精密更多的趨向於浮誇而不是內省.我們處於世界中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天朝應有盡有”等等形成了集體的意識或者對於自己侷限的集體無意識.

至於要求精確的數字,仍然受到浮誇風的影響.例如常見的”萬歲”口號,難道呼者和被呼者不知道”萬歲”的實現難度嗎?千歲和百歲不是更加合乎實際嗎?集體的無意識吧。

歷史學大家黃仁宇

主要問題是明清的體制是中央集權,皇帝直接向全民抽稅,省級州縣級的地方官吏全由中樞委派,這種體制最怕中層的力量凝固。不僅地方上的貴族建立不付稅的莊園不能容許,即是大地主擁有土地至1萬畝以上,再不分家析產,也認為可能威脅到朝廷的安全,官僚們必千方百計地將它們拆散。

黃仁宇痛斥這種現象為“不負責任信口開河”也就是習以為常集體無意識的浮誇。這說明“畝產十萬斤”“超英趕美”等等豪言壯語是源遠流長的。

已經有人推導出”萬歲”語言出現的時間,不過萬歲常常使用於帝王將相,歷史上記載比較多,文獻檢索起來比較方便.

日常官方文書中數字浮誇現象起源確認則比較困難,至少需要同時確認真實數據和官方數據.這難度已經增加一個數量級.加上”文以載道””為尊者諱”的傳統.使得難度更大.

記載了一個數字浮誇的歷史並且有誇大的比例以一當十:

太祖(曹操)徵關中,以淵為居府長史,統留事。田銀、蘇伯反河間,銀等既破,後有餘黨,皆應伏法。淵以為非首惡,請不行刑。太祖從之,賴淵得生者千餘人。破賊文書,舊以一為十,及淵上首級,如其實數。太祖問其故,淵曰:“夫征討外寇,多其斬獲之數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聽也。河間在封域之內,銀等叛逆,雖克捷有功,淵竊恥之。”太祖大悅,遷魏郡太守。

以前,寫斬殺敵兵的奏章,慣例以一當十,到了國淵上報斬殺敵兵首級的數量時,則按實數上報。太祖皇帝詢問原因,國淵回答說:“征討境外敵寇時,多報斬殺捕獲敵兵的數量,是想誇太戰績,向百姓顯示實力。而河間在境內,田銀等人是朝廷的叛逆,戰勝他們雖然有功,但若虛報戰績,我會感到羞恥。”太祖皇帝聽後很高興,於是提升國淵為魏郡太守。

這裡,我們知道數字浮誇開始的時間,至少在三國以前.浮誇的比例是以一當十.曹操在事業上升期間,能夠鼓勵下級實事求是,也不是浪得虛名.

現在只能把數字浮誇的時間上推到三國以前,還有更精確年代更久的推導嗎?希望引起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