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在於積累,行測題在於方法

公務員考試行測中言語理解中的那些選詞題讓我們愛過、恨過、惆悵過。直接的問題就是對詞語的把控力不足,簡單點就是不認識,或見過不熟。所以,詞語的積累是我們做好邏輯填空題目的基礎,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要做的出飯,就得先有米。今天中公教育就帶大家來學習一下。

【例題1】雲南在西、巴蜀在北,貴州有著說不盡的歷史。這片西南中國的廣袤土地,呈現了華夏山河的_______、見證了中國革命的風雲際會、記錄了多民族文化的交流激盪。現在,貴州正在以綠色發展謀求生態紅利,率先推進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地方探索。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海晏河清 B.淵渟嶽峙 C.鍾靈毓秀 D.瑕瑜互見

【中公解析】分析一下文段:“呈現了華夏山河的_______、見證了中國革命的風雲際會、記錄了多民族文化的交流激盪”,並舉三句話,革命的風雲際會,民族文化的交流激盪,不難發現該橫線處應該填入一個可以修飾華夏山河特點的詞,但一看選項……發現四個詞有三個都不認識,這怪誰?只能怪自己平常積累不足。所以我們要認清現實,從現在開始努力積累成語,積少成多,厚積薄發。總有人問老師怎麼積累,做題啊!做完這道題是不是就可以多認識四個成語。

【答案】C。A項海晏河清:晏:平靜。黃河水清了,大海沒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B項淵渟嶽峙:比喻人的品德如淵水深沉,如高山聳立。C項鍾靈毓秀:鍾:凝聚,集中;毓:養育。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孕育著優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輩出。D項瑕瑜互見:見:通“現”,顯現。比喻優點、缺點都有。四個詞裡可以和華夏山河搭配使用的只要C,故此題選C。

如果四個詞都認識,這就是一道送分題。

在我們有了一定積累後,我們也難以避免的遇到一些生詞,怎麼辦呢?叫大家一個小方法:避生就熟法。顧名思義,這個方法就是幫助大家遇到疑難生詞時,跳過生詞從熟悉的詞語人手的方法。一空型的題目中遇到生詞看似不可迴避,但生詞未必是答案。我們不要畏懼生詞,從熟悉的選項人手,對於自己有把握的詞語進行準確判斷。多空型的題目,可優先從其他空人手,避免與生詞正面交鋒。

【例題2】科學的發展和進步往往____於科學假說,科學理論發展的歷史就是假說的形成、發展和假說之間的競爭、更迭的歷史。面對茫茫人類歷史源頭,面對_______、虛虛實實的人類文明歷史遺存,科學假說同樣至關重要。他____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