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刚买的房子,年后开发商降价46万,能把钱要回来吗?怎么办?

轶事与奇闻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但像您说的这种降价幅度似乎有些“离谱”了,毕竟年前年后不过个把月的时间,房价就相差46万元,这确实是让人难以接受,心理上肯定会不爽的。不过要是您购买的换做别墅或者是原价千万级以上的房子,那就另当别论了。比如说,1000万以上的商品房,降价46万还不到10%,这基本是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其实,房价不得高于备案价,这是“限价”政策的传统,由来已久。而房价不得低于备案价的10%,就更是许多地方政府的真实底线所在,因为它们坚持房价不能上涨,更不能出现大跌。

出于“稳房价”的考虑,从2016年开始,就有多个城市出台相关规定,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房价浮动只要超过15%,就基本上失去了网签的机会。而且有些地方特别提出不得超过10%甚至5%的幅度。请注意:“限跌令”通常都是有时间周期的,一般来说,房企备案价调整一次的间隔最短为半年,也就是说,如果开发商要降房价,也只能在半年后进行重新备案

当然,市场的形势是瞬息万变的,有些时候房价的涨跌转换可能会在一两个月就完成,尤其是此次疫情影响下,开发商本身就是面临着较大的回笼资金的压力,因此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这是可能的。

此外,商品房的价格受市场因素而波动,这也是正常的,就像过去近二十年里一直维持高房价上涨过程,那后来购房的岂不是都亏了,只不过他们增加的购房成本都随着上涨而被覆盖。但现在房价已经不再是持续上涨的,所以对购房者来说,就不要指望炒房赚大钱了,同时很可能会面临着较大的亏本心理压力。

总之,据我了解除了“限跌令”以外,有些地方甚至是直接禁止降价的。对于那些违背备案价的降价现象,要么直接约谈降价促销的房企(比如去年碧桂园在广西某地就被约谈并现场责令整改),要么将降价者视为“扰乱市场秩序”,更有甚者,有地方可能会要求“过度”降价的开发商按照承诺进行退房。一句话,不管各地以什么名义要求,但总之就是四个字“楼市维稳”的需要。


东震木


要不回来,没办法,如果年前跟你一样买的房子都是一个价格不涉及欺骗的手段卖给你,就没办法要回来,我有过跟你一样的经历,假如说年前你买的房子,年后涨啦46万你会去找开发商再给补上46万吗?这跟你要不回来是一个道理。我14年买的公建3万一平,15年开发商着急回笼资金2.4万一平卖,我多花100多万,所以告诉你没办法要回来,下面是我当时买的两套公建,不知道我的解释你能不能理解!




且行且珍惜张


您好,我是@小强讲房产买卖知识,分享我的观点给您。

您说的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我不止一次见过因为降价去售楼部闹事的,其实这个事情要分情况,有的可能退,有的是肯定不能退的。下面我详细说说,什么情况的可以退,什么不能退。

开发商降价是真的吗?

很多人在外面看见开发商做的广告,打XX折,就主观的认定他们降价了,其实可能并没有,也许他只是制造噱头,先涨后折,成交价没变呢?最典型的就是某开发商的7.5折,很多朋友看到这个广告第一刹那懵了,以为自己之前买的房子贵了,认为开发商是在自己成交价的基础上打了7.5折,这下都炸了。有的客户问我是不是真买贵了,我就默默给他拿出一份7.5折成交价,他才放心了,因为7.5折后的价格跟他去年买的价格一样。所以,你看到的降价46万不一定是真降了,可能并不是你原先200万买的房子,现在别人154万就能买到,有可能是现在标价249万,降价46万,他们到手价格是203万呢?

还有一种情况,开发商对外宣传的时候,往往会用XXXX元/㎡起来标示价格,这个起价往往会与最好的楼层差价到达5%-10%。打个比方,开发商对外宣传的10000/㎡起,可能你到了售楼部选好点的楼层,价格就成了11000/12000了,这下一套房子可就差出几十万来了。所以,也有可能您是遇到这种套路了,认为房价降了。

如果是真降价了呢?

如果担心真降价了,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去查看降价房源是哪些。不同的楼栋不同的楼层不同户型,价格肯定不一样,上面我说过,一套房子最好的楼层和最差的楼层,有的楼盘能达到5%-10%。不同的楼栋,价格差也不一样,景观效果好、楼王位置、观景效果好的,比其他房源,可能差的不止10%,完全是有可能差距达到46万的,所以如果是真降价了,那就要看看是不是这种情况。

如果您买的房子,和这些降价46的房子各方面条件都相差无几,那可能就是真降价了,下面咱们讨论真降价了以后怎么办。

什么情况不能退?

1.已网签备案。如果已经网签并且是房管部门备案了,这是肯定不能退的。不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能退,即使这个楼盘烂尾了,也只能等相关部门解决,而不能退房。

2.已放贷。贷款买的房子,在放贷之后,房子的所有权是归属于银行的,直到您结清贷款,房子的所有权才是您,如果已经放贷了,肯定是不能退了。

3.开发商无违约或欺诈类行为。房价涨跌是市场经济行为,开发商为了回款,自然是有可能降价的,同样也有可能涨价。就比如猪肉,便宜的时候10块钱一斤,现在将近30块钱一斤,难道卖猪肉的张屠夫还能因为猪肉涨价把已经10块钱卖出去的肉收回来不成?同样,如果现在猪肉10块钱,难道30块钱买的肉的隔壁老王还能把吃下去的吐出来给张屠夫让他退钱吗?所以,如果开发商无违约也无其他欺诈隐瞒行为,退钱不太可能。

如果是以上几种情况,退房退钱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什么情况可以退?

1.未网签备案。与以上对应,如果要退房,肯定是不能已经办理了网签备案。

2.未放贷。同以上情况,没房贷的话,还存在可以退房的机会。

3.开发商有违约行为或欺诈类行为。比如开发商在售房时,存在刻意隐瞒事实的行为,对购房者造成了误导,这种情况下,可以要求开发商退房。

4.有签署“XX天内无理由退房”或“XX天内降价可退房”之类的协议。如果有签署过,开发商降价了,是可以退房的。

如果您是以上几种情况,可以申请退房,如果开发商不配合,可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以上是我的观点,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是@小强讲房产买卖知识 ,用公正的立场、严谨的态度、专业的知识为您提供买卖房产信息咨询。如果您有更多想了解的,可以随时私信我,我会给您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购房咨询。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点个赞加个关注。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欢迎随时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小强讲房产买卖知识


前几天国际油价暴跌至32.36美元/桶,请问在暴跌前一天用54.26美元/桶的买家,能把差价的钱要回来吗?又或者年后房价一套涨了46万,开发商要求你补这差价,你会补给开发商?什么东西都有涨和跌,而且有合同来作为约束双方的行为是有法可依的,别以为房子永远都是买了就一定是赚钱的,你也太幼稚。


用户4658878855748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要看您签没签合同,所以要分两种情况。

第一,如果签了合同,那就要按合同条款来执行,一般合同规定只有在实测面积超出合同签署面积的3%,才可以申请退房,若是贷款买房,那损失就会非常大,即使退房后,也需要还清银行贷款,可能有的人说了,房子退了,我凭什么还要还贷款,因为房屋合同与贷款合同是相对独立的,贷款只是把该房源进行抵押,并不影响你的借贷。

第二,如果没签合同,这里也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缴纳定金,可能在签署🉐定金协议里规定若退房不退定金,但是在法律上是不支持开发商的,二是交了首付,但合同没签,这个也是可以进行协商的,就要看怎么去协商了。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也可以退,就是开发商涉嫌虚假宣传,宣传与实际不符,比如学区啊、配套啊,这种也是可以的,若开发商不退,就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但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毕竟谁起诉谁举证么。

最后,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建议利用合法渠道进行维权(PS若是自住不是投资的话,如果不是降价非常厉害的话,不建议退房,因为退出来后期若涨价,相当于自己既买了更贵的,并且又给开发商创造了溢价,就像买猪肉一样,价格肯定有浮动,可能有的人觉着降价了,自己吃亏了,但如果涨价了,开发商也没找你要多出来的部分不是)。


开心做奶爸


这个问题只要想清楚两点,就能找到答案。第一,开发商是否具备房屋售卖资质;双方签定正式合同没有;合同的签订是否是双方自愿;开发商是否故意抬高房屋成交价格;双方是否签字盖章(手印)。若上述几条都没有问题,那合同就是有效合同,有效合同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法院不会支持无故毁约一方的任何要求,除非合同中有明确约定“买贵包退”的条款。第二,反向思维。假如题主买的房子年后大涨46万元,开发商会向客户索要差价吗?试想题主愿意补46万元给开发商吗?法制社会,自觉遵守契约精神是公民的义务之一。


品魏WZH


大家好,我是ZZ家的小胖仔,荣幸受邀回答~

年前刚买的房子,年后开发商就降了46万,这个作为买家确实难以接受,至少心里这一关难过。既然房子已经买好了,不知道合同有没有签完,如果只是签了定金合同,定金又不多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就可以看看是损失定金划算还是选择承受降价的事实。如果合同已经签完了首付也都已经付了,那一切只能按合同章程执行了。至于开发商后面降价多少跟前面的合同已经没有关系了,毕竟买房都是担着风险的,赌赢了就赚了,赌输了,就只能认亏了。

过年期间疫情防控期,市场成交确实下降了很多,有些开发商需要回笼资金,降价来大批销售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年前买过的客户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虽然开发商暂时会降价,但是再过几年可能又会涨上去的,坚持就好了。开发商一般也是不愿意降价的,只有市场冷淡的时候,开发商又急于回笼资金才会选择降价促销。

那碰到刚买的房子开发商就降价真的就没办法了吗?因为开发商降价,之前买的客户也不会只有一个两个,而是成批的。那么这当中肯定会有人选择去和开发商谈判的,虽然法律上开发商并没有错,但是,我之前碰到有些楼盘大降价了,前面买的业主就不愿意了,集体跑到开发商那里去谈判,最终也得到了一些赔偿,因为开发商也要形象,毕竟一大堆人在售楼部吵闹后面的房子也没法卖了,但这个方法也许属于无赖行为,也不一定每次都有效果。

以上仅个人观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ZZ家的小胖仔


这个情况前几年各地都时有发生,基本上来很难拿回差不多。尤其是个别业主,不论从人还是物力,都难以与开发商抗衡,从法律上也不会支持这样的行为;根据以往经验,如果是广大业主联合起来,迫于企业声誉和社会维稳压力,开发商可能还会从其它方面给予补偿,但于房价没有直接关系,数值上也难以等量!


楼里人生


你说的不现实,位置,楼层,面积,户型,就是同一个小区价格也不一样,。我去年买的房子1.3万,后面的1万,所以不要片面的强调自己,。我去年卖的房子比同一个小区的贵15万,我的先卖了,他们还在待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