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伟大的书,奇异的人22

函谷对之十八:从有为到无为

尹喜问:按先生前面说的,修道会从有强的得道感觉,慢慢的没有感觉,甚至于连气感都会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老子答:大道废①,有仁义;智慧出②,有大伪;六亲不和③,有孝慈④;国家昏乱,有忠臣。

[一般注释]

1、大道: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秩序。

2、智慧:聪明、智巧。

3、六亲:父子、兄弟、夫妇。4、孝慈:一本作孝子。

我的理解是:

对于得气感觉的消失或退化,许多人觉得不可思义,有的心里觉得害怕,其实这是正常的。虽然没有以前的那些感觉,说明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也说明人体已得到了基础的调整,正如水位一样,当我们的身体没有修练的时候,是处于很低的水位,修练使水位慢慢升高,当达到一定高度后,水位两边平衡了,就不会流动了,不流动就不会有感觉。所以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他将人体比喻一个国家,当国家纲纪不行时,就需要提倡仁义,当这个国家已是一个充满仁义的国家,还要提倡仁义做什么呢?当国家危难时,才有忠臣出现,又把人体比喻一个家庭,只有出现不孝不慈的时候,孝慈才是要大力提倡的。我们的人体经过修练,达到阴阳平衡,我们的修练就会进入一个新的状态,会自动的运转,自动地修复,使人体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是所谓的“功态”,到这时,你已不会在意是否要调息了,在意要周天了,在意要龙虎了。如果你修练了很多年,仍然还有很强的气感,还有很多神通,这说明或是你身体一直没有达到平衡,或是功法和练法有问题,这个问题老子在后面章节中说“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