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关于UFC的那些流言蜚语

在中国,关于UFC的那些流言蜚语


MMA运动相较于拳击运动发展晚了近一个世纪。在中国,拳击运动虽然经过几年的井喷式推广有所发展,但依旧属于小众,更不要说比拳击还要小众MMA。


借着,张伟丽卫冕UFC草量级金腰带这振奋人心的事件余温,今天咱们来聊一聊关于MMA运动3个讹传和误解。


在中国,关于UFC的那些流言蜚语


误解一:MMA运动员群体充斥着恶霸


一个普遍的误解是MMA运动员大多是恶霸,或者他们常去欺负他人。还有便是赛前各种恶行恶语让人难以忍受。


然而,事实远非如此。


康纳·麦格雷戈不长一张臭嘴,白大拿或许不会选择推广他;隆达·罗西不张扬霸道,碎嘴巴子,影响力或许会掉几个档次;大小麻整天骂骂咧咧,愤愤不平,但你不清楚的是他们代表的是美国一类群体,很多人就是喜欢这种嚣张的拳场表现;罗斯·纳马尤纳斯被称为“暴徒玫瑰”真因为她是暴徒吗?小姑娘从小有精神性疾病,长这么大掉过的眼泪比出的拳还多N倍,这里还有数不过来的例子。


在中国,关于UFC的那些流言蜚语


美国一档电视节目叫《恶棍秀》,MMA明星们大战恶霸,打赢了给恶霸钱。以这种方式帮助改善受害者和恶霸的关系;隆达·罗西拍过反恶霸短片,自己饰演一个被欺凌者;嘴炮驱赶路边欺负人的恶霸的视频曾经在网上火了一阵;大街上碰上大小麻很多人绕着走,但也有人主动搭讪,想不到的是,他们竟然会用痞式聊天方式热情的攀谈。


这些MMA拳手们多数是被恶霸欺负过的受害者,他们更懂得尊重他人。不能说所有人皆是如此,但只要你认识的拳手,仔细去谷歌寻摸一下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多数人都发表过反欺凌言语,甚至付诸实践去积极改善这种恶劣现象。


在中国,关于UFC的那些流言蜚语

恶棍秀剧照


毫不客气的说,社会上的各种不公与弊端,间接造就了各种各样的优秀运动员。他们因此打拳,更加希望通过自身影响力改善自己面临过的社会问题。


对于拳手和推广公司来说,比赛是工作,包括各种互喷炒作。昨天俩人还睡在床上“高几”明天打起比赛,互吐口水跟仇人一般。


所以千万不要被这帮演员蒙骗,毫不客气的说,优秀的运动员各个是心理学大师,各个是一流演员,演技吊打国内僵尸脸演员10条街的存在。


在中国,关于UFC的那些流言蜚语


误解二:MMA拳手文化低


曾有人这样形容MMA运动员:“关在笼子里的野兽”。


相信第一次现场观看MMA比赛朋友会产生“这是个野蛮和不文明的运动”的感官。


事实恰恰相反,这是一项既需要脑力又需要体力的运动。


如果你仅靠头脑,一个更具爆发力和侵略性的对手就能打败你。如果你仅靠肌肉和拳头,你很容易落入对方的陷阱。要在MMA中取得成功,拳手们需要找到大脑和肌肉的“中间值”。


在中国,关于UFC的那些流言蜚语

咦,我在哪?我特么不是学农业的吗?


很多MMA战士,尤其是UFC战士都非常聪明,毕竟国外竞争那么大,能进到UFC中的不单实力强劲,也算个人精,他们清楚自己价值何在。


他们选择去战斗,原因只有喜欢战斗。MMA战斗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计划和战略,许多UFC拳手,特别是摔跤手,都有大学学历。


在中国,关于UFC的那些流言蜚语


举个例子:有人说“黑龙”阿迪萨亚人品不好,其实我也不喜欢他。因为当年在中国比赛时候,赛事方给他炒作是“黑皮肤的中国心”。


这哥们很聪明:该配合你演出的时候我演视而不见,你们都陶醉于我的即兴表演,什么时候我没了底线,只因为大家都为了赚取金钱。♪


他愿打,赛事方愿挨,拳迷们看着“呵呵”就好了,不用纠结,就当看舞台剧。


在中国,关于UFC的那些流言蜚语


当然,我并没有去了解这件事具体内幕,但相信也没什么内幕,只不过是另一个穿着裤子的和尚罢了,这种事情在圈内太多了。


但黑龙要比太多中国拳手聪明了,他这么玩竟然还能在世界舞台走上人生巅峰,只能感叹:不简单。


在中国,关于UFC的那些流言蜚语


UFC拳手中多数人品性还是不错的,他们懂得开发自身价值,懂得商业体育的运作规则。他们身边充斥着高端人才,帮助他们提高技术水平,帮助他们提高身价甚至出书立传,帮他们往上流社会挤呀挤。


MMA和拳击一样,在这个领域打出名声的人,很多都具有高学历。


比如:

本森·亨德森(前UFC轻量级冠军) 拥有犯罪学和社会学双学位

乔什·卡斯切克拥有一个商业学位

里奇·富兰克林(前UFC中量级冠军)拥有数学学士学位和教育学硕士学位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


在中国,关于UFC的那些流言蜚语

前UFC冠军米莎塔特出任ONE FC副总裁


误解三:MMA非常危险


这里曾经有一篇关于MMA和拳击危险系数对比文章,点击即可查看。


总的来说“不要轻易相信你的眼睛”这句话放在MMA运动中很贴切。


在中国,关于UFC的那些流言蜚语


希望可以有更多人对这运动有一定了解。因为中国需要格斗运动,需要格斗文化。


它能够帮助我们弥补当代教育中缺失的部分,它训练中的独特性可以让社会更加规范。


《十三邀》中许倬云先生讲到:当代人陷入意义危机,需开眼看世界。而格斗同样可以作为一个自救的途径。多年格斗教育经历让我慢慢领悟到了:格斗运动是了解自我最好的途径之一。毕竟,想打败别人,先战胜自己吧。


在中国,关于UFC的那些流言蜚语


最后要说的是,格斗运动是需要尊重的,或许它充斥着金钱,但容不下太多的民族主义。即便有,也只存在于特定历史时期。


不然,它很难成长起来。否则,相信没人敢和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踢足球啦。


在中国,关于UFC的那些流言蜚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