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迎澤公園——是老太原人過節放假去的最多的地方。對於一個從小在大南門長大的孩子,迎澤公園也成了我拍照次數最多的地方:晴天的迎澤公園,陰天的迎澤公園,甚至霧霾的迎澤公園我都拍過,煙雨和白雪中的迎澤公園卻從沒拍過,於是我特意找了個下雨天,感受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的迎澤公園的獨特美。

需要了解的歷史

1⃣迎澤公園:因位於古太原城門迎澤門(今大南門)附近而取名。

她的誕生,純屬巧合,清朝光緒十二年夏末的一天,太原西山背後滾滾烏雲洶湧翻騰而至。大風驟起,霎時間,幷州城內外,飛沙走石,暴雨傾瀉!汾水暴漲,沖決了汾河沿岸的堤壩,衝向古老的晉陽城。隨後,猛烈的洪水掀開緊閉的大南門湧入城內,半壁西城頓時成了一片澤國,當時城內的著名建築如滿洲城、學臺衙門、陽曲縣文廟以及不計其數的民宅剎那間蕩然無存。

大水過後,迎澤門外留下了一個小湖泊。1954年,這片園子正式定名迎澤公園。

2⃣藏經樓:原名藏經閣,又名風華樓,它是1958年從太谷縣資福寺搬來的,1960年全部安裝完工。藏經樓是存藏佛教經典圖籍的樓閣,位於太谷縣資福寺內,建於金代大定25年,據碑文記載,重建於清康熙年間。資福寺正殿毀於戰火,寺內其他建築也破敗不堪。上世紀50年代中期,由於年久失修,藏經樓(藏經閣)已岌岌可危,四周牆壁用幾十根五六米長的椽木支撐著。當時,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認為藏經閣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價值,有保護的必要,而迎澤公園正在建設,就這樣,藏經樓被搬到了迎澤公園。1979年,書法家崔生茂書寫“藏經樓”懸掛樓中央。現存建築遺構為清代,坐北朝南。

3⃣晉商會館:坐落於迎澤公園東門,總建築面積4989平方米,共分為三部分。中部為會館區,坐西朝東,依次為雞爪牌樓、一進院、二進院,二進院內建有戲臺、碑亭、石牌樓、獻殿及大殿等建築。南側為偏園。北側為會客接待區及碑廊。漫步館內,其中的一磚一瓦一石一木,無不滲透著中華文化的風采與精髓,承載著晉商的文化思想。

晉商會館的建築群主要是1:1複製了山東聊城的晉商會館,但同時又要比後者更加“高檔”。因為它同時吸取了北京、天津、山東、河南等10多個省市的32座晉商會館傳統建築的精華,可謂是全國晉商會館建築的集大成者。晉商會館展出的文物中,小到算盤、印戳、廣告單,大到車輛、器具和現代雕塑,3560平方米的展區內共展出文物及展品300多組、約500餘件。

晉商博物館屬於新建館,與傳統博物館不同,它沒有一件屬於自己的展品,全部來自民間徵集和社會捐贈。

4⃣1983年12月9日,太原15中高二年級女生,年僅15歲的池越忠為營救大營盤小學2個落水的小學生,英勇犧牲。當時,將池越忠的事蹟與西安華山、石家莊沉綠湖的另兩起見義勇為行為被中宣部和團中央命名為 "一山兩湖"英雄群體,池越忠也被追認為烈士。

門票:免費

交通:火車站乘坐1/838外環/859/611在青年路口站下車,下了車車站有到迎澤大街對面的斑馬線,然後右轉即可;從青年路十字路口向南山西國際會議中心(湖濱國際大酒店)右轉步行前往即可

⏳建議遊玩時間:2小時

小貼士:

1⃣遊船,西北遊船碼頭和南湖碼頭

2⃣禁止寵物入園

3⃣禁止自行車入園

4⃣禁止踩踏草坪

5⃣不設商店,食物礦泉水請自備

6⃣太原晉商博物館9:00--16:30(週一閉館)憑身份證免費領票進館參觀

一些必打卡的景點

1⃣迎澤閣:為地鐵讓路,曾經的大南門地標假山原址新建的迎澤公園新的地標

2⃣七孔橋:初建時只有五孔,隨著遊人逐漸增多,原有的小橋已不能滿足需要,1962年就又增建兩孔,到1964年完成

3⃣牡丹園:每年一到牡丹和芍藥花開,成了公園裡最熱鬧的園子

4⃣晉商會館(原太原市晉商博物館):《奔跑吧兄弟》取景地

5⃣藏經閣(藏經樓):文物古建築

6⃣大象滑梯:承載幾代老太原人的童年記憶

逆時針大圈遊覽路線

1 北入口➡2 對景假山➡6 北門水榭➡5 迎澤閣➡13 七孔橋➡22 賞菏棧道➡33 通明閣➡32 望景樓➡31 澤眾書院➡18 海棠園➡19 玉蘭園➡16 牡丹園➡20 晉商會館➡21 木香院➡12 藏經閣➡11 大象滑梯➡1 北入口

其他景點

觀瀾閣,藤蘿架,湖心島,陽光大草坪,梨園唱和,玫瑰園,船塢,觀象臺,望遠閣,臨水軒,臥雲樓,悅園,池越忠,錦繡閣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煙雨江南,迎澤公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