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一夔精神 铸就品牌学校


  ——乔乐学校2017-2020三学年愿景展望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自2014年9月至今,三年时光转瞬即逝。三年前,我们发出了“发扬乔乐精神,重振乔乐雄风”的誓言,旨在达成“一年打基础,两年大翻身,三年铸辉煌”的目标。三年内把乔乐学校建成“全县环境最靓的生态校园,质量最优的特色校园,人性最美的和谐校园!”三年来,全体师生同甘共苦,同心协力,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泪水;有辉煌的业绩,也有未竟的目标。三年来,我们不断摸索,确立了“崇文尚武,胸怀天下”的育人目标,通过“六学经典”落实崇文,通过舞龙、武术、广场舞、街舞、常规的体育锻炼落实尚武,我们的文化建设在南昌市也小有名气。三年来我们获得了“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江西基地校、江西省知识产权试点校、南昌市文明校园、南昌市优秀少年宫学校、南昌市绿色环保学校”等诸多荣誉,实属不易!但是我们也碰到学生乐学氛围不浓,教学质量不优;教师团队出现职业倦怠,课堂效果不高;学校建设投入大,学校经费捉襟见肘等困境。

  又是一个三年,我们蓄势待发,再度扬帆,我们再一次发出“发扬一夔精神,铸就品牌名校”的誓言,旨在办安义的“江科”,平民的“贵族”式学校,通过“深挖传统、全面育人;嫁接高校,快速腾飞”达到“一年冲出安义,两年融入南昌,三年成为品牌”的目标。在2020年实现“环境一流、文化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生源一流”的“五个一流”的理想愿景。以“三深四强五化”为抓手开展工作。


  一、“三深”弘扬一夔精神

  乔乐乡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明天顺四年,乔乐前泽谢一夔参加会试,“以书经冠天下士”被明英宗钦点为状元,官至工部尚书,又是文学家、教育家。因为传统文化不为人关注,历史名人也渐渐被人遗忘,以致安义县历史上唯一一个文状元谢一夔也少有人知晓。中国自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1282年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南昌市仅2名,官至尚书的不多,同时是教育家、文学家的更是少之又少!

  乔乐中学通过深入挖掘,一夔家风淳厚,父亲王德仁勤政爱民;一夔廉洁奉公,和现在弘扬家风、倡导廉洁不谋而合;谢一夔兴教办学,强调“论人才,不专于文,而必本而生”,和现在的育人观不谋而合;谢一夔是文学家,一生留下文章无数,和现在的提高国民素质,倡导“全民阅读”不谋而合。所以值得深入挖掘,广为传播;深入学习,大力弘扬,让德育正本清源,植根于本土!

  (一)深挖“四风”,让一夔文化渐成体系。

  1.一夔家风淳厚,乃东晋大臣谢安的后裔。其父王得仁,为汀州府推官,廉能勤敏,上下爱之。至谢一夔状元及第,官至尚书,人们都说这是阴德之报。尚书张萱有诗云:“子占大魁孙血食,皇天应不负斯人。”

  2.一夔政风清廉,初任翰林院修撰,备位储相,继任左春坊左谕德,职系宫辅;再迁翰林学士,屡典文衡;复擢礼部右侍郎,制度仪文,多所裁定;仕终工部尚书,使费出有经,人无久役,深得同僚仰重。

  3.一夔教风纯正,不仅有捐俸办学的义举、教授学生的实践,还有为人师表的作风和对当时教育理论的独到认识,在明代教育史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尽管谢一夔直接传授的学生不是很多,但他却是明宪宗、孝宗父子的两任帝师!

  4.一夔文风素雅,"为文章,不为奇崛雕刻之词,而纯畅渊永,人共推服每以伟器期之",而且预修《英宗实录》、《宋元通鉴纲目》、《续资治通鉴纲目》等史书,俱能"据事直书,得史官体"。

  (二)深造“四景”,让一夔文化根植本土。

  乔乐中学抢抓机遇,投入近百万元,将一夔精神物化在校园的方方面面,边边角角,让一路一园会说话,一屋一厅皆育人。

  1.打造一夔文化路。乔乐中学占地近百亩,学校路网建有三纵三横。三纵根据一夔科举之路分别命名为“秀才路”、“进士路”、“状元路”,路牌背面介绍一夔刻苦读书之经历;三横根据一夔仕途之路分别命名为“翰林路”、“侍郎路”、“尚书路”,路牌背面介绍一夔仕途之廉政故事。让学生行走在路上,感受一夔读书之刻苦,为官之廉政。

  2.打造一夔文化公园。投资近40万元建设了“谢一夔主题公园”。公园中间有一个含基座6.6米高的一夔雕像,雕像周边是半径16米铺有大理石的圆形广场。圆形广场周边配备了八个石椅和景光灯。然后有四条蜿蜒小道将公园分成四块大草坪,草坪里栽种了罗汉松、茶花、紫薇等景观树。里面的文化石和永久宣传牌匾叙说着一夔的“家风淳、政风廉、教风正、文风雅”的故事。让学生漫步于此,或走或坐或躺,在一夔文化的熏陶下修身养性。

  3.打造一夔书屋读书亭。投资近10万修建了“状元书屋”和“状元亭”。一夔自少好学至老不倦,平素天性平易近人,接物一本于诚。正德年间,谢一夔被追谥文庄,有明一代,文臣获此谥号的,在其以前为叶盛、丘浚,此后为王鸿儒、罗钦顺、欧阳德、汪俊、邵守益、马自强,凡九人,俱为一朝大名士。推明代统治者所称"文庄"之本意,乃是褒赠勤学好问、履正志和的大臣,而谢一夔也确是当之无愧的。一夔书屋和状元亭相映成趣,书屋采用“共享”模式,学校出书近4000册,学生随意借阅,自行登记;自己有好书也可放在书架上与同学们共享。周边大树底下全是石桌石凳,营造一种人人想读书,处处能读书的氛围,期待在一夔文化熏陶,书屋共享浸润下让“全民爱上阅读”!

  4.打造一夔文化展示厅。为了全方位、立体化系统的展示一夔的生平事迹和精神文化,乔乐中学多方筹措资金近30万元高标准,上档次的建设了“谢一夔文化展示厅”。展厅占地面积近百平方米,采用布展、场景、遗物遗迹、声控音像灯光相结合,将一夔文化分“家风淳、政风廉、教风正、文风雅”四个区域进行展示,让所有参观者为一夔事迹之叹服,被一夔精神之感化!

  (三)深度“结合”,让一夔文化开枝散叶。

  教育要社会、家庭、学校协同才能办好,同样德育也要社会、家庭、学校合力才行。德育要物化于行,内化于心潜移默化坚持不懈才行。乔乐中学将一夔文化与国家、社会、学校的工作创意结合,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让一夔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学生有信仰,前途必辉煌。乔乐中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一夔文化融合变成“乔乐十二信”,让学生诵读、践行!

            乔乐十二信

  我信我是爱国的人,因为我知道有了强大的祖国才有幸福的家;

  我信我是诚信的人,因为我知道有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

  我信我是友善的人,因为我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信我是忠孝的人,因为我知道百善孝为先,忠义行天下;

  我信我是坚强的人,因为我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信我是勇敢的人,因为我知道狭路相逢勇者胜;

  我信我是感恩的人,因为我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我信我是勤奋的人,因为我知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我信我是明理的人,因为我知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我信我是守纪的人,因为我知道纪律是块铁,谁碰谁出血;

  我信我是阳光的人,因为我知道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

  我信我是卓越的人,因为激情的我在乔中将千锤百炼、铸造辉煌。

  2.让一夔文化和三风进校园相结合;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乔乐中学积极开展“一夔”四风的学习,同时也是安义教育系统“三风进校园”、“廉政文化进校园”的示范点,又是“中国好老师”安义基地校,还是江西省妇联家风家教示范基地,刚刚又在申报江西省德育示范基地,将“家风、民风、社风”与“校风、教风、学风”有机融合,通过学习、践行评选一批身边的“好老师”、“好学生”榜样。

  3.让一夔文化和提升家长育人水平相结合;

  现在的农村教育的现状是:隔代教育、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脱节。教育难在“5+2=0,白+黑=0”,就是5天学校的规范教育加2天家庭放任的教育结果等于0。为了规避这种弊端,乔乐中学将学校教育和提升家长的育人水平相结合。通过家校微信群、学校网站、家访、家长会,让家长知晓学校的教育,参与学校的教育;通过节假日让家长到学校参观一夔文化,了解一夔文化,在生活中用一夔精神引导自己的孩子。

  4.让一夔文化和学校文化创建相结合;

  学校德育工作只有和学校的中心工作融会贯通,才不会流于形式,走过场;不会短期雷厉风行,长期不了了之。乔乐中学将发扬一夔精神有序的纳入学校文化创建中,学校文化定为“崇文尚武,胸怀天下”,崇文采用“六学经典”之法,通过诵读、歌唱、起跳、书写、研读、践行《三字经》,《弟子规》落实崇文。同样采用“六学一夔”将一夔精神深入人心。

  通过将一夔事迹编入校本教材《崇文尚武》和廉政教材《清风》中,让一夔文化进课堂,让全体师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记忆一夔文化的要义;

  通过把一夔文化编成歌曲,让学生传唱。音乐课教学,大课间全体齐唱,音乐考试为必考项目,让学生在歌唱中揣摩一夔文化的韵味;

  通过把一夔文化编成舞蹈,体育课教学,大课间齐跳,体育课纳入考试,让学生在跳跃中体会一夔文化的精髓;

  通过把一夔文化编成字帖,要求全校学生每天一页练习临帖,纳入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让学生在练习书法中理解一夔文化内涵;

  通过跨班选课选出对一夔状元深度感兴趣的学生对一夔文化进行研读,通过培养“小小讲解员”对来人来访进行讲解,让学生在研读解说中让一夔文化继续深化;

  通过评选“我身边的小状元”和“一夔文化之我见”的演讲,让学生将一夔文化物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践行中让一夔文化得于升华!

  相信在一夔文化的浸润下,在一夔精神的感召下,乔乐中学一定会人才辈出!乔乐中学的各项事业一定会大放异彩!
  二、“四强”创建“实验学校”

  (一)强师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乔乐学校发展的瓶颈就是缺乏师资,体现在三个方面:缺乏教育教学教研管理人才,课堂教学改革难以推进;缺乏基础扎实的学科引领人才,中考学科成绩徘徊不前;缺乏体美音方面的专业人才,学生素质教育难于开展。而这些对于豫章师范学院来说是最不缺乏的,解决之道是:

  1.由豫章师范院校派出教育学院中层或者相关学科研究项目负责人到乔乐学校兼任副校长,组织指导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同时乔乐学校选副校长到豫章师范学院兼职任教并担任一定的学术职务,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同时进行!

  2.从每年五年制定向师范生实习的学生中挑出一批品学兼优,根据学校所需组成实习团队到乔乐学校实习。一要做到每年有始有终,9月份之前报到,次年学期结束才结束,并做到有考评有奖罚,县乡政府适当对学生的生活进行补贴。二要做到每年一批,年年接力不间断,确保学校的优质师资队伍!

  3.对现有教师进行置换培训,把师院学生送来实践,把学校老师置换去培训,进行双向有序互联互通!

  4.通过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和舞龙武术非遗活动的开展赢取江西师大体育学院非遗专业和足球专业教练来校支教。

  5.陆续调入最优秀的师院毕业生,使学校师资具有“师院情缘,情系教育”!真正做到教师强,学校强!

  (二)强建设

  谢一夔任工部尚书时,工部奉命具木修葺国学已圯坏的院墙,他于工成之日,为撰太学记,以纪其事。他指出:“朝廷建学,无非欲造就人才,以资会用”,而作为国家最高学府的太学,则尤系教化之原,若太学不修,人才便随以放失,国家便不能以文教得人心。因而国学的校舍建设不能马虎,要“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周以大道,缭以垣墙,……宏丽敞豁”。是以办学,校舍条件,教学装备必须一流;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必须一流。

  乔乐学校通过这几年的大力建设,学校面貌翻天覆地,成为了安义县最美丽的生态校园。但是校园建设不能止步不前,要多方联动,上下一心,打造精品校园。

  1.向上级争取小型项目对进新校门的左边进行硬化绿化,完成尚书路的新建,并兴建三个花坛,里面分别栽种“天”、“下”、“党旗”的三个造型,和右边的“文”、“武”、“红星”对称,蕴含我校文化特色“崇文尚武,一心为国;胸怀天下,红心向党”。

  2.争取林业局资助对体艺大楼周边进行绿化美化。前面栽种一排树径达30公分的黄花栾树,左边栽种紫薇林,右面栽种桂花林,后面栽种柚子林,再在里面铺上迂回曲折的鹅卵石小路,造就一个花香四溢,瓜果飘香的漫游健身的好去处。

  3.利用建校六十周年契机,通过争取社会贤达和各界校友的资助对樱花路周边进行改造:购置百米石制长廊长椅,栽种巨峰葡萄,让师生漫步于此,或坐或躺,如诗如画!

  远景规划以教学楼后大杨树为中心建植物园;争取乡政府重视,收回校内老百姓的自留地,打造种养基地;争取教体局校建资金倾斜100万,对中学部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进行更新换代,使学生学习的地方标准化,休息的地方舒适化;政府出力向北征集百亩低洼水田筑坝造湖,向西征集百亩林地修建培训基地,使学生游学于亭台楼阁中,徜徉青山绿水间。

  (三)强品牌

  品牌是干出来的,通过强师资,强建设,弘扬一夔文化,“五化”全面育英才,一步一步,踏实工作。在工作的同时适时宣传,既做到全方位立体化,又做到实事求是不虚夸,不浮夸。

  1.积极做好校内宣传,使教师学生同心同德,凝心聚力。通过加强班级黑板报、校内文化墙、广播站、文学社等加强校内宣传。

  2.积极做好校外宣传,使家长社会了解认同学校。通过班级微信群、教师朋友圈、学校网站等对外进行宣传。

  3.积极做好迎检宣传,在迎检中树形象,使各级党政教育机关认可学校教育。今年我们将接待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江西基地校、江西省知识产权试点校、江西省德育示范基地、江西省妇联家教家风基地、南昌市少年宫学校、安义县“三风”进校园等活动的检查。

  4.积极做好兄弟学校参观活动。近几年来南昌县、新建、梅岭、青山湖等地纷纷来访。通过“实验学校”的挂牌,各项全国、省市活动的开展,必将会迎来周边兄弟学校的来访。

  5.积极做好豫章师范学院实验学校的挂牌工作,届时省市媒体的报道一定让豫章师范实验学校的品牌深入人心。豫章师范学院2016、2017连续两年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乔乐举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将来更多的活动将在乔乐举行,一定会将“实验”这张品牌打响!

  (四)强生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源是立校之本!乔乐乡乃新建、高安、奉新三县交界处,生源可塑性很大!通过强师资,创一流教学质量吸引生源;通过促建设,创一流校园环境回流生源;通过创品牌,创一流学校文化汇聚生源;通过实验中学优秀学生优先录取豫章师范学院赢得生源,形成良性循环。


  三、“五化”全面育人

  结合党的教育方针,经过近几年的摸索,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行的育人模式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健康的中国人!既“一主两基两翼”:德育为主,智育、体育为两基,美育和劳动教育为两翼,育一个站得稳,可腾飞的健康中国人!

  (一)德育系统化

  1.一天到晚谆谆教诲不断。我们充分利用“校会、晨会、夕会、班会、主题活动”为依托全方位的进行国学教育;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站、文学社、网站、班级微信群”立体化宣传传统文化;我们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如中秋、端午、清明进行亲情、孝亲、感恩先辈教育;

  我们充分利用纪念节日如五四青年节、八一建军节、国耻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政教处对此项工作要进行研讨,什么时候该庆祝纪念什么什么,该怎么开展活动,要提前规划好一年的安排,使其系统化。

  2.一天到晚红歌熏陶不断。红歌熏陶潜移默化,沁人心脾。继续坚持做好晨起播放《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撸起袖子加油干》、《校园的早晨》;跑操前播放《歌唱祖国》;就寝时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团结就是力量》、《社会主义好》、《明天会更好》等歌曲,让学生耳熟能详,入心入脑!

  3.一天到晚自律监管不断。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品质,好的习惯养成离不开监管。创新学生自律管理模式,利用学生会、文明岗、宿管会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监督。全体教职员工、班主任、政教处要顺势而为,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监督管理:课堂上违纪教师要管,校园内外看到不良行为要主动制止。

  (二)智育全面化

  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我校铸辉煌的关键所在。教学质量的取得是各项工作的综合体现,是循序渐进的结果,没有捷径可走的。要坚持坚持不懈抓好“四个全面”。

  1.全面开设课程。素质教育的基石是全面开设课程。行政团队教学能力相对偏强,本学期我校将继续推行行政团队的授课规定,将校长、副校长、正主任的任课下移到政、史、地、生、体、美、音等各门学科,搅动全面开课的氛围。继续规范体美音老师的授课内容与奖惩制度,增强体美音老师的存在感和责任感!教务处要出台“踩95线90线制度”,并不折不扣的执行,增加全体教师的危机意识!

  2.全面推行课改。我们将坚决摒弃“一言堂”,坚决杜绝“灌输式”,采用“缓进急战”的战略推行“课前预习,课中合作探究展示,课后巩固”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

  3.全面推行教研。教学研究是破解课改难点的最佳方式。本学期我校将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密集召开各科教学方法研讨;有序推进示范课、达标课的评选;精准发力推行名师讲堂。全体老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堂习惯,把他当做推行课改的一部分。如:注意学生读书写字的姿势,关注学生桌面书籍的摆放;要求学生预备铃进教室,准备好学习用品;要求学生齐读上节课的知识点等待老师上课,要求学生人手一本字典,所有科目碰到不认识的字都要学生立马查字典比赛等。对教研经费坚决做到下不保底,上不封顶的制度,教务处要协同各教研组积极开展各种教研活动。

  4.全面落实常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取得好成绩绝非一日之功,靠得是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教学常规。继续做好全体教师每月末把教学常规集中到会议室统一备查的教学常规月查制度。该制度一视同仁,一票否决!中考科目两本练习册要求教师全批全改一本,学生互改一本。改变原来政史地生学校不查,教师不布,学生不写的现状,要求政史地生的作业也要纳入检查。每个月必须要全批全改一张试卷。作文推行每单元必写一篇,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全面落实常规无异于在教师圈里刮起一场飓风,我们必将此项制度进行到底!

  (三)体育日常化。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是人之所向人之所想。利用“迎国检”、“少年宫”、“足球学校”的契机,完善体育设施,购买体育器材,引进体育志愿者规范体育课,让学生的体育锻炼日常化,确保中考体育考试稳居第一。早晨以班为单位跑操三圈;大课间跑操进入塑胶运动场,分别跳《健美操》、《武术操》、《三字经舞》、《兔子舞》,走操退场;夕会全校学生跳绳五分钟,学生演讲五分钟,教师训话5分钟,走操退场。两餐饭之后,体育器材发放到班,学生自发的体育锻炼规模空前。

  (四)美育自选化。抓住“体艺大楼”建成的契机,对体艺大楼的设施进行添置:一楼西边大教室建室内健身室,二三楼建:美术、书法、棋类、手工、音乐、舞蹈等功能教室。

  抓住“少年宫”获奖的契机,继续深化跨班选课项目,借助挂牌豫章师院实验学校的和成功申报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的契机引师资,并不断外聘专业人才提升各个社团的水平,使其逐步达到专业化的水准,打造南昌市最优秀的乡村少年宫!

  (五)劳动教育全民化。人人参与“两个彻底”的美化校园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自觉爱护环境的素质;尝试进行苗木培育、蔬菜种植、动物养殖的模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但是马云说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让我们全体师生拧成一股绳,撸起袖子加油干,梦想就在不远的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