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三十六計》之瞞天過海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三十六計》的內容,它是中國古代社會一個非常帶有高智商文化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軍事經驗的總結而形成的一部具有很高文化歷史價值的書籍其內容具有非常高的的研究價值。主要分為六套:勝戰之計(六計),敵戰之計(六計),攻戰之計(六計),混戰之計(六計)並戰之計(六計)敗戰之計(六計)。其中前三計,屬於處於上風有優勢的時候所用。而後三計則是佔下風所用,屬於劣勢。

接下來講就是本篇文章的重點“瞞天過海”,瞞天過海是三十六計中第一計。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在一個“瞞”字上:瞞過去了是功成名就,代表成功達到了意願,瞞不過去那麼就成了譁眾取寵。但是,“瞞”不是對於謀劃者的終極的一個目的,而是“過海”手段的一個過程,而且極具重要的一個關鍵環節。此計策中的另外一個字“天”則是指對自己能夠有威脅的人或事物等等。不但要善於觀察抓住所謂“天”的弱點傷口而施謀設計,把“天”成功的變成是一個被迷惑的人和事情等。用“瞞”解除了“天”對自己的一種威脅,“過海”也就水到渠成,不難了。


國學經典——《三十六計》之瞞天過海

當然,瞞天過海是一種以假隱真的疑兵戰略的方法,常常用於軍事。在以往的每次戰爭中戰爭中,它是一種常常利用我們存在的常見的不經意間,不懷疑的心理的一個想法和思想,進行佈局戰役,偽裝自己的一方。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運用到經營生意方面話來講解,其使用的技巧和方法有現代話來講,就是用一種所謂的騙人的手段在背地裡進行行動,以達到自己的利益目的。因為我們對司空見慣的事務並不在意,一般往往不會懷疑也不會注意他人的一些行為,正是利用了對方的這一點錯覺,來掩蓋自己的真正想要幹什麼的意圖行為,從而讓對方不知不覺的,實現自己的目的,然後取得勝利。這是“瞞天過海”之計,非常常見的,也是人們常常用的最多的一種。正因為是這樣的,才更加的容易被所有的人忽視。


國學經典——《三十六計》之瞞天過海


典故:回江東孫策質璽

孫策自從自己的父親孫堅去世後,帥領父親的舊部退隱到了江南袁術所部,委屈求全,從而等待機會到了在東山再起,一舉為父親報仇。可是,由於陶謙也就是徐州牧與孫策的舅父關係不好有種敵意的感覺,所以有一些記恨孫策。為了東山再起之計,孫策只能讓母親還有家眷移居別處,他只能投靠與陶謙為敵的袁術,也只有這樣才能尋找機會待東山再起。

孫策在袁術的地方居住太久了,心中悶悶不樂險些抑鬱。心中有想找袁術借兵出征的想法,但生怕袁術不借給他。心想只有把父親留下的那塊玉璽作為抵壓交給給袁術,袁術才能借給精兵。孫策拿過玉璽便面見袁術諸侯。袁術諸侯見孫策竟然拿玉璽來向他借兵非常詫異感到意外,心中暗喜非常高興,心想不就是幾千精兵嗎,借給他就是了。所以就答應了孫策的請求。

孫策見袁術答應如此痛快,心中暗自感到高興。當天便急忙帶領舊部和幾千精兵南下而去。此為“瞞天過海”。


國學經典——《三十六計》之瞞天過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