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晉寧」晉寧:以“花”為媒唱響“春天的故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這一重大歷史性決定,拉開了鄉村全面協調發展的序幕,為鄉村振興指明瞭方向。在推動鄉村振興過程中,各地有各地不同的思路、辦法和措施,晉寧區在實施鄉村振興進程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做大做強花卉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推動農村和諧發展的重要抓手,以一產帶多產,聯動發展,激活農村發展內生動力,晉寧田野一片生機勃勃,一幅幅花團錦簇的繁榮景象,以“花”為媒,唱響新時代“春天的故事”,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晉寧實踐之路。

「今日晉寧」晉寧:以“花”為媒唱響“春天的故事”


政府推動,推行種植結構調整

滇池南岸的晉寧區,氣候宜人、土地肥沃,為鮮花種植提供了沃土。晉寧一直以來都是傳統農業大縣,曾經被讚譽為“滇中糧倉”、“漁米之鄉”。輝煌的背後是農業經濟發展緩慢,農民增收乏力,農村面貌依舊。上世紀90年代初,不甘受窮,不願一輩子土裡刨食捱餓的晉寧農民打起了土地的主意,他們在地裡建起大棚,將種糧食的土地用來搞蔬菜、花卉種植,規模不大,最初只是零星地試一試,但初戰告捷,嚐到甜頭的農民熱情高漲,蔬菜、花卉大棚便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廣袤田野。村看村、戶學戶,幾年工夫,晉寧的花卉種植迅速發展壯大,並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今日晉寧」晉寧:以“花”為媒唱響“春天的故事”

晉寧各級黨委、政府看到了農業發展的趨勢,感到了農民身上的熱情,不失時機因勢利導,引導農民進行種植結構調整,並在政策、資金、技術、科技、市場信息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支持扶持,內部需要和外部助推,使晉寧的花卉種植得到迅猛發展,一舉成為全省有名的花卉第一大區。

為更好引導花卉產業發展,晉寧成立了蔬菜花卉辦公室,專門負責全區蔬菜花卉產業發展的指導和服務工作,使花卉產業得到了持續、健康發展。隨後,又《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花卉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3年)》,科學指導全區花卉產業大發展,積極推進花卉一縣一業示範創建工作,提質增效,推進鄉村產業振興。近年來,隨著昆明城市建設步伐加快,以及花卉生產基地的南移,晉寧從呈貢手中接過了花卉種植的接力棒,花卉產業迅速崛起成燎原之勢,併成為晉寧區域內最重要的優勢特色主導產業,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經濟支柱,截止目前,晉寧花卉種植規模達6萬畝,年產鮮切花40億枝,居全省第一,綜合產值近29億元,居全省第四,晉寧的鮮切花產業已成為“雲花”產業中最耀眼的一顆明珠,推動鄉村振興,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

「今日晉寧」晉寧:以“花”為媒唱響“春天的故事”

政策驅動,做大做強花卉產業

以人民為中心,促進農村和諧穩定,產興民富是晉寧區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核心,政府的支持引導,群眾的廣泛參與,推動了晉寧花卉產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為更進一步做大做強花卉產業,實現花卉種植提質增效,雲南省在制定2016-2020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十三五”花卉產業發展規劃中,專門將晉寧作為雲南省花卉產業重點縣來佈局,雲南省農業廳 雲南省發展改革委和雲南省林業廳在認定雲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時,將晉寧區花卉認定為雲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同時,雲南省將晉寧作為全國最大的鮮切花種植區,雲南省溫帶花卉的核心產地來培育,從政策、資金、技術等進行扶持和支持,強有力的政策驅動,為推動晉寧花卉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今日晉寧」晉寧:以“花”為媒唱響“春天的故事”

謀勢而動是晉寧做大做強花卉產業的發展路徑,2019年5月,根據雲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雲南省農業農村廳關於開展“一縣一業”示範縣創建的通知精神,晉寧區迅速啟動該項申報工作,決定以花卉為主導產業,申報“一縣一業”示範縣創建。力爭通過“一縣一業”示範縣創建,提升晉寧區花卉產業規模化、綠色化、專業化、組織化和市場化水平,全面落實“抓有機、創名牌、育龍頭、佔市場、建平臺、解難題”6項措施。對標國際、國內市場,藉此推動“晉寧花卉”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從解決產業鏈、關鍵環節共性痛點入手,全面推進花卉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努力實現產業升級、農村發展、農民富裕的目標。

「今日晉寧」晉寧:以“花”為媒唱響“春天的故事”

科技促動,促進花卉產業提質增效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發展花卉產業同樣離不開科技的支撐,晉寧決策者在充分分析花卉產業市場前景後認為,國內大、中城市和外銷花卉需求的持續旺盛,將推動“雲花”產業借勢勃發。由此,晉寧建立了以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為抓手,全面構建科研、生產、加工、交易、運輸、銷售和社會配套服務為一體的花卉產業鏈體系,促進花卉美好事業更上層樓。經過幾年來的苦心經營,晉寧花卉產業的綜合實力已全國領先地位,市場份額迅速壯大,呈現出“全國10枝鮮切花7枝產雲南”,“雲南10枝鮮切花7枝產晉寧”的良好發展態勢局面。

「今日晉寧」晉寧:以“花”為媒唱響“春天的故事”

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條件和厚實的產業基礎,晉寧花卉產業逐步從小散型向專業化規模化邁進,從單一低端型向多樣化高品質型轉變,而支撐這一發展變化的背後,是眾多在晉寧紮根的科技企業的助推。幾年來,晉寧先後吸引了雲南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在寶峰大春河建立國家觀賞園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資源保存與育種平臺;國家觀賞園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寶峰小河口建立標準化技術平臺;雲南省花卉技術培訓推廣中心建立國家級玫瑰、杜鵑、非洲菊、香石竹花卉植物新品種測試站;同時,還建立了國際花卉新優品種展示圃,雲南省花卉綠色高效種植技術示範基地,雲南省花卉從業者培訓基地植物新品種測試中心,雲天化集團公司國家磷資源研究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專門聚焦花卉土壤監測與肥料施用的研究。眾多科技企業和研發中心進駐晉寧,青睞晉寧,為晉寧花卉產業提質增效,佔領高端花卉市場增強了動能,花卉品種升級換代提供了技術支撐,同時花卉科技研發讓晉寧佔據了產業鏈的制高點。‍

「今日晉寧」晉寧:以“花”為媒唱響“春天的故事”

合作社帶動,打造花卉優質品牌

長期以來農戶習慣於單打獨鬥、散兵遊勇式的種植方式,對市場行情的把握、風險意識的防範都比較欠缺,吃盡了市場信息不靈、技術缺乏、銷售不暢、盲目跟風的苦頭,

為改變農戶廣種薄收,種植效益不明顯等問題,培養“市場型、技術型”農民,在政府主導,農戶自願的基礎上,晉寧先後成立了一批“農字號”行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把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有效對接,形成一個整體,提高了農戶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到目前,全區花卉產業從業人員達20000餘戶,55100多人,從事花卉生產技術指導服務專業技術人員1100人,經過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認定的花農910人,花卉企業229家,其中: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75個,獲得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命名1家,省級示範社3家。合作社一手連著市場,一手牽著農戶,為農戶提供經驗交流平臺、市場信息、技術培訓、業務指導和服務。專業合作社的出現,不僅改變了傳統種植模式,提高了農業比較效益,也培養了一大批懂技術、善管理、會營銷的種田好手和市場能人,他們成為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今日晉寧」晉寧:以“花”為媒唱響“春天的故事”

隨著花卉產業迅猛發展,晉寧的花卉種植區逐步形成了以昆陽街道、寶峰街道、上蒜鎮為集中區,二街鎮、晉城鎮、雙河鄉為輻射區的佈局,形成了以玫瑰為主,康乃馨、非洲菊、百合和繡球花為輔的發展格局。一大批經過市場洗禮和磨練的優質花卉名牌應運而生,“張良花卉”、“崑崙花卉”、“雲上俏”、“曉茹”、“紫秋”、“睿銘”、“煜輝”等10餘個品牌商標。這優質品牌不僅擦亮了“晉寧花卉”名片,提升了晉寧花卉品質,使“晉寧花卉”走向全國,走出國門,“高原花都”的美譽不斷深入人心。

市場撬動,實現農民增收致富

晉寧花卉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性嬗變,並進一步推動了農村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通過政府有形之手引導扶持,市場無形之手牽引撬動,實現了一花帶多業,一花富一方的生動局面。由於亞洲的中國雲南與非洲的肯尼亞、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並稱為世界三大最適宜花卉生產地區,而晉寧正好位於雲南昆明花卉生產區的核心區,全境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乾溼季分明,為花卉種植提供了先決條件。

「今日晉寧」晉寧:以“花”為媒唱響“春天的故事”

目前,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距晉寧區僅需40分鐘車程,良好的交通條件和拓寬的市場銷路,為晉寧花卉產業化提供了大型的交易渠道和交易場所。因此,晉寧從事花卉產業人數達55100多人,超過半數農村的家庭和人口從事花卉種植,花卉已成為農業產業中增收致富效應最為明顯的產業。

「今日晉寧」晉寧:以“花”為媒唱響“春天的故事”

下步,晉寧將緊緊抓住雲南省“一縣一業”示範縣創建的重大機遇,突出實施傳統種植區公共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工程、“一村一品”、傳統種植區設施設備改造提升工程、綠色生態高效生產技術集成示範工程、採後處理加工技術集成示範工程、物聯網示範基地和網絡銷售平臺建設工程、主體培育、品牌建設和科技研發工程“六大工程”,以花為主打、以花為媒介,做強美麗事業,創造美好生活,讓花卉產業在晉寧大地遍地開花,芳香四溢。(圖文:段正祥‍)‍

審核:段正祥 方維林 排版編輯:李雲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