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獨奏曲怎麼配上伴奏?

卓越170593688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大家好我是老影音樂

  一、學彈民謠吉他每天要做一下練習分解和絃

  2/4拍、4/4拍、3/4拍、6/8拍等各種分解和絃,每天選擇不同音型重點,手指撥片都要練到。節奏型:民謠、鄉村、倫巴、吉特巴、雷吉、搖滾等不同節奏型,每天重點練習一至兩種。如果這些節奏型的名稱、概念不清楚,就選擇自己覺得有代表性又好聽的節奏型,對照唱片練習。注意節奏型中的特殊技巧。如:切音、啞音、拍弦、敲板等。練習時最好用節拍器,越彈越快是大多數人愛犯的毛病。半音階、音階、圓滑音:這是提高左手手指技能的練習,每天至少訓練二十分鐘。彈唱配合:重點聯繫歌曲中的難點,如和絃轉換頻繁之處或節奏出現切分之處,伴奏練熟之後再進行彈唱練習。這些練習不要平均分配時間,每天應選擇一個重點,如今天重點練一個新的節奏型,明天徹底學會一首新歌,這樣才能發現自己的進步,練起來才有興趣。

  二、練習時保持高強度

  並非僅有體育運動才需要強化訓練,吉他學習同樣如此。我們不贊成一邊看電視一邊練琴,這樣效率極低。訓練時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無論音階、圓滑音還是分解和絃,當你的手由慢到快活動開之後,每天都要向自己的極限衝刺。如震音練習時提高左手力量的一種很好的訓練方法,練習時擊打琴絃的手指應不停地運動,直到用完最後一份力氣之後才停下,休息片刻後又重新開始聯繫,從中指、無名指練到小指。如果你每天的練琴時間是兩小時的話,一定要集中時間練習。這是因為人的手指要完全活動開至少需要40分鐘的時間,天冷時甚至更長,活動開之後繼續練習才能達到提高的目的。如果每次練上20分鐘就休息的話,手指都沒有活動開,訓練的效果也就無從談起。

  三、彈奏時

  有的朋友提出一個很有卻的問題:彈奏時看不看琴頸和左手?如果拿這個問題去問吉他王子約翰·威廉姆斯,他一定覺得很好笑。古典吉他技巧如此深奧,不看哪行?而電吉他的Solo一般都在把位內進行,彈奏時可看可不看,但換把的瞬間應該看,因為大跨度的跳躍誰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彈唱時以掃弦為主,比較簡單的歌曲可以不看,難度大的歌曲就應該看。綜上所述,在彈吉他的時候應該看著琴頸。因為“準確無誤”是彈奏的第一要求,看不到自己的手只會增加吉他手的心理壓力,又怎麼能更好地表達音樂的情緒呢?如果你現場伴唱的曲子比較難得話,可以像克萊普頓一樣,把話筒放低一些,這樣臉雖然還是正對觀眾,嘴也能正對話筒,同時眼睛的餘光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左右手了。

  四、彈民謠吉他用手指好還是撥片好

  還有些朋友問:彈民謠吉他用手指好還是撥片好?我認為如果留有指甲並懂得如何修磨,撥絃方法又有講究的話,用手指彈奏,這樣音色較Pick更圓潤且更有質感。一些複雜的曲子,也只能用手指才能完成,用撥片彈奏,吉他音色更清脆、明亮,音色更加均勻,掃弦的層次感更好,二者各有優勢,不管採用哪種方法,彈好即是高手。有的吉他手手指技術不精,在遇到跨弦的雙音時用撥片加上手指一起彈,也不失為一種彌補的好辦法。

  電吉他怎樣彈伴奏

  電聲樂隊最好有配器譜,如果你們沒有這個條件,那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找配有吉他伴奏和絃的流行歌曲譜,自己試著配,如讓架子鼓打基本節奏(只允許在開 始、間奏及結尾處加花,其餘只能打基本節奏,以免喧賓奪主),

  電倍司彈和絃的根音,一般用 I、Ⅳ、V級和絃,如根音彈 等(根據各種和絃可多種變化)。吉他彈掃弦或分解和絃,電子琴彈前奏、間奏與復調,並可以用提琴音色奏出連續的背景和聲。只要完成這幾個方面,這個樂隊的基本雛形就有了。

  第二種辦法是聽錄音。一些現成出版的名歌星錄音帶的樂隊質量是較好的,但樂隊的人也多,不可能全盤照搬。因此需將各種樂器的旋律歸納到你們現有的幾件樂器 中演奏出來。要做到組織簡單而音樂不單調。所以電聲樂隊中每件樂器都可以發出幾種不同的音色。架子鼓可根據打法及敲擊位置不同變換音色,電倍司和電吉他配 有各種不同的效果器,以求變化豐富。小樂隊裡最重要的是要有整體觀念,如果每個人都拚命表現自己,最後只能是一團糟。

  下面談談電吉他在樂隊中的奏法。與一般彈唱不同,彈唱吉他因為只有自己伴奏,所以要求聲音豐富。由於樂隊中有電倍司及其他樂器,所以電吉他很少彈低音弦。 原來重拍的低音要讓給電倍司演奏。電吉他彈高音和絃部分,彈分解和絃時音色要亮,最好配上一個“合唱開效果器(CHORUS)。一些激動人心的嘶啞和絃是 用。重金屬”效果器(Heavy METAL)產生的。一般演奏電吉他使用撥片。但也有不少人用手指撥絃。電吉他掃弦也和民謠吉他不同,一般只掃3、4根弦。另外不能和架子鼓的節奏完全一 致,應該穿插進行。

  有時吉他要彈一些領奏旋律。這種變換一般也要靠效果器的變化來實現:一是領奏要求突出,音量大,二是音色要有變化。最常用的領奏可用激勵器(OVER DRIVE)或“失真器一(DISTOR—TION),用其中一種即可。因為音色相似。舞臺上,只要用腳一踏即可實現伴奏與領奏的變換。

  最後,電聲樂隊一定要有音量平衡,電吉他手也要注意這一點。


老影音響


先弄清楚伴奏的基本形式,瞭解CGFAD等調的不同之處,把握吉他的分區,配以和諧的和絃,以完成最美伴奏。



許名燦


簡單說,根據節奏配上合理的和絃和和聲。


aaa廣義


主要是看你是談獨奏曲還是彈唱曲

彈唱曲加伴奏應該根據樂曲每一個小節找出主音,根據主音配上相應的和絃。這個是最簡單的方法。熟悉以後可以根據自己的聲音、音調、音色來調整和絃的伴奏。

獨奏曲加伴奏我的方法是在每一個小節的第一個音加上一個比它低八度的低音,大致就是這樣的了。

六線譜很簡單,最上面那條線是1弦,也就是最細的那一根。上面寫的那個數字就是按住第幾品。


孤鴻飄渺


獨奏曲加伴奏我的方法是在每一個小節的第一個音加上一個比它低八度的低音,大致就是這樣


天間的風景


首先你得知道dol re mi fa……然後可以去看一些鋼琴伴奏之類的教程,鍵盤即興伴奏之類的,然後吉他上你得知道每個品對應什麼音,差不多就可以自己配伴奏了


慶龍菌的生活


不知道你說的獨奏曲是在一把吉他上同時彈奏旋律和絃,還是隻在吉他上彈單音旋律然後用別的樂器來伴奏。如果是前者的話,這個就是比較難,要求你的音樂素養、音樂知識、手指機能都要有一定的基礎。當然看你演奏的曲目難度來決定對你的自身的要求。後者的話就要相對簡單一些。但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這裡面都涉及到一個和聲學的問題。

1、因為有了主旋律以後,作曲的人可以根據主旋律為它寫伴奏音樂。既然是伴奏,當然要講究和諧。節奏是絕對要保持一致 的。原理就在於和聲的問題,有的樂音是不和諧的,有的樂音是和諧的。進行和聲製作是有遵循其規律的。有的時候在和聲裡面要出特殊效果,還會刻意地運用一些不和諧音。這個問題應該去研究“和聲學”,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清楚的。

2、主旋律和伴奏音樂的作曲家,可以是同一個人,也可以是不同的人。這一點,從一些人對過去的音樂的改編或再創作的音樂表演上就可以看得出來。中國人可以給外國人和,今人可以為古人和,本人的也可以為別人和,別人也可以給本人和。只要音聲相和就可以了。

3、一般來說,要選擇合適的音樂為自己要演奏的旋律進行伴奏。伴奏音樂必須保證調性合適。如果不合適,就需要進行轉調或者變調,因為吉他這個樂器沒有鋼琴那麼科學 ,也許因為你的手型問題或者是你手指長短的問題,導致某些難度的和絃沒法完成,所以需要變調或轉調。在速度方面也是如此,要選擇合適的速度的伴奏。伴奏和主旋律之所以能夠有較好的合作,當然這些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演奏者必須充分熟悉自己演奏的音樂旋律,以及這支曲子的前奏和間奏。這要才能唱得合拍。



尋遇西東


彈唱曲加伴奏應該根據樂曲每一個小節找出主音,根據主音配上相應的和絃。這個是最簡單的方法。熟悉以後可以根據自己的聲音、音調、音色來調整和絃的伴奏。

獨奏曲加伴奏我的方法是在每一個小節的第一個音加上一個比它低八度的低音,大致就是這樣的了。

六線譜很簡單,最上面那條線是1弦,也就是最細的那一根。上面寫的那個數字就是按住第幾品。


只管努力未來會美好


給主旋律配和聲不是在這裡簡單幾句就能說清的。因為道理很簡單,就是給旋律配上相應的和絃,然後把旋律與和絃彈出來就行,並且看自己的水平或打算配到什麼難度。

但說簡單,做很難。

我覺得初學配和絃還是先從低音旋律高音伴開始入門簡單點。先入門,後提高,慢慢來。

低音旋律高音伴開始入門最明顯的特徵,是P指彈旋律,ami三指或am兩指同時勾和絃,這類曲子,學過初級教材的很多,如新年快樂,多年以前,驪歌,友誼天長地久等類似曲子。

你要做的步驟是:

1、從C調開始,其他的以後再說。

首先確定曲子是大調還是關係小調(a小調),或其他調式。再確定三和絃,副三和絃還有其他的和絃等。這個都不懂的話,最簡單的方法就先學下彈唱,如果學古典的不想彈唱就看下它們的教材,把吉他如何配和絃原理學會就行了(因為很古典教師只教學生如何彈,不教曲子為什麼用這個和絃),如果這個也不想學,那麼你就不要看下去了,一句話,沒戲。

2、樂理看似很複雜,事實上入門學習用的和絃是很少的,而且有些和絃也不用全按,如《多年以前》第三音節出現G7,、不用全按,按一個高音4(發 )就行了。

3、分析譜子,入門以半拍延長加和絃,如第一音節:第一個音1(哆)是一拍的,就加個和絃(1是主音,加主和絃C),拇指彈1(哆),其他三指把和聲勾出來;接下第二拍是2和3,都是半拍的,不加;第三拍是一個3(咪),一拍,就加個和絃,3(咪)是主和絃的三音,還是用主和絃C,以下同上,不說了。第二音節的後半部分是3(咪)與一個一拍休止符,等於是四個半拍,所以要勾三下和絃。但如果一個音節只一個音要4拍,是不是勾7下?肯定不好聽,所以要自己靈活處理,如用分解和絃,或拇指變換琴絃與其他三指交互,朋察察察朋察朋察。

4、找些其他的歌自己試著改,如《小星星》,《四季歌》(四季歌是關係小調的,Am、Dm、Em或E)

5、入門熟悉了,就可以逐步深入,再學高音旋律低音和聲,然後高品位的,然後其他各調,比較容易上手的是:G大調及關係小調e小調,A大調,d小調,D大調等,然後各種技術手法形式也慢慢也多了,甚至輪指也上了……。多看看別人的編曲(特別是和聲的用法),多多琢磨,多想個為什麼,特別是大橫按與小橫按的運用,以及高品位的各個和絃。先模仿,再創新。像《天空之城》之類的,為什麼不自己改下彈?




深夜搞維修的小阿忠


吉他即興演奏其實就是和諧兩個字。你的即興得和旋律想適應,簡單說歌曲旋律1645,那麼你的即興音階也得是1645的組成音,在縷縷節奏感,就基本OK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