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代制瓷大師,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唐窯”被視為巔峰之作

他是一代制瓷大師,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唐窯”被視為巔峰之作

中國哲學和美學發展到明清,開始轉向器物美學和實用美學以及生活美學。這一方面是明清兩代社會生產力大大提高,人們有能力去製造和購買並收藏一些作品,另一方面與宮廷士大夫的審美趣味的轉向有關。在這方面,陶瓷業的發展和凝聚的藝術水準可以做一個範例。在制瓷業的官、學、商、匠人的群體中,唐英算是一位頂尖級的“藝術總監”。

唐英 字俊公,瀋陽人 ,史書記載他,“能文善畫,兼書法篆刻且又精通制瓷”。唐英的早年經歷不可考,有記載是他做過官內務府員外郎,在養心殿聽候調遣。後來一直從事與匠作有關的督導和管理工作。清代的時候,宮廷和民間對瓷器的需求量很大,由此也刺激了相關產業的興起和發展。各類有藝術水準的制瓷流派也紛紛出現。比如,巡撫郎廷佐所督造的瓷器,精美有名,世稱“郎窯”。 後來年羹堯的弟弟年希堯也曾奉旨督造過一些,世稱“年窯”。

唐英繼承了前人的寶貴經驗,並在此基礎上加以提高和發揮,使中國製瓷業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因此,乾隆年間的官窯也被人們稱為“唐窯”。在唐英的督辦下,各種瓷器裝飾富貴華麗、色彩絢麗繽紛;圖案多以纏枝蓮花、雙魚、靈芝等吉祥物組成,主要器型有碗、盤、瓶等等。

他是一代制瓷大師,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唐窯”被視為巔峰之作


唐英制瓷,“講求陶法,於泥土、釉料、坯胎、火候,具有心得,躬自指揮。又能恤工慎帑,撰陶成紀事碑,備載經費、工匠解額,臚列諸色赩釉,仿古採今,凡五十七種。自宋大觀,明永樂、宣德、成化、嘉靖、萬曆諸官窯,及哥窯、定窯、鈞窯、龍泉窯、宜興窯、西洋、東洋諸器,皆有仿製。其釉色,有白粉青、大綠、米色、玫瑰紫、海棠紅、茄花紫、梅子青、騾肝、馬肺、天藍、霽紅、霽青、鱔魚黃、蛇皮綠、油綠、歐紅、歐藍、月白、翡翠、烏金、紫金諸種。又有澆黃、澆紫、澆綠、填白、描金、青花、水墨、五彩、錐花、拱花、抹金、抹銀諸名。”

唐英主持制瓷的主要地點在景德鎮,景德鎮御窯廠因唐英的參與而更加輝煌。皇家窯廠當然主要為皇家服務,但由於瓷器的特殊性,在燒製過程中會出現"次品"次色瓷,因為次色瓷的變價,流入市場,為御窯廠的資金來源開闢了新渠道。御窯廠在唐英督陶期間有著獨特的經營管理特色,這為景德鎮官窯瓷器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唐英在督陶生涯中所撰寫的陶務文獻是研究景德鎮官窯瓷器的重要文本資料,這些資料直接反映了當時清代官窯瓷業狀況和社會制度.並可從中探尋當時有關瓷業分工的歷史狀況。包括形制依據、分工細則和社會意義等。

他是一代制瓷大師,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唐窯”被視為巔峰之作


另外,唐英在任督陶官期間奉旨編成了《陶冶圖編次》。唐英在《陶冶圖說》中簡明扼要地介紹了瓷器生產的二十項流程。這是我國有關陶瓷工藝過程的第一部系統著作。此書圖文並茂,“為圖二十:曰採石制泥,曰淘煉泥土,曰煉灰配釉,曰製造匣缽,曰圓器修模,曰圓器拉坯,曰琢器做坯,曰採取青料,曰煉選青料,曰印坯乳料,曰圓器青花,曰制畫琢器,曰蘸釉吹釉,曰釒旋坯挖足,曰成坯入窯,曰燒坯開窯,曰圓琢洋採,曰明爐暗爐,曰束草裝桶,曰祀神酬原。各附詳說,備著工作次第,後之治陶政者取法焉。”

唐英除了是一位瓷器製作大師,還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他的詩內容豐富,風格清新樸實.其心真而正,其語清而雅,寫物畫景,記事抒懷,諸多內容均以抒發性情見長。比如他曾寫過一首《留別九峰山水》:“游到九峰寺,匡廬面目新。雲封山拒客,花擁路迎人。老衲清如鶴,秋林色擬春。留連塵世外,悔現宰官身。”清新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