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显精神、画面现气质——王骁勇人物画赏析

王骁勇早期绘画以水墨写意与传统工笔人物画研究为主。成功地寻找到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的艺术家都在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中完成的,这一过程为后来他在寻找独特的人物画图式和地域文化的结合打下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人物显精神、画面现气质——王骁勇人物画赏析

2000年他进入中央美院中国画系胡勃工作室研究生班研修以来,长期痴迷于传统绘画的王骁勇开始在艺术创作上寻找观念的突破和语言的变革,转向新的艺术语言、表现材质与西部地域文化结合的探索上,陆续创作了《红原人》系列、《阳光》、《康巴汉子》、《草原吉祥》、《大夏河》等一批在人物画坛很有影响的力作,以新的视角和审美感受初步确立了自己富有个性化的艺术样式。这些作品选用重彩的表现方式,主要以西部藏民生活为他叙事的对象。


人物显精神、画面现气质——王骁勇人物画赏析

重彩这种艺术表现方式和西部文化有着十分深厚的渊源关系,祁连山岩画,马家窑彩陶,敦煌、麦积山、炳灵寺等许多石窟壁画,河西画像石、画像砖,这些出现在西部的艺术作品,都是我国古典重彩画的典范。可以说王骁勇对这一表现方式的选择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以及对地域文化中工笔重彩这一唐以后逐渐式微艺术样式的复兴。他将西方科学造型方法,色彩学融入传统的意象造型和色彩表现中,从传统造型美学理念中突破出来,强调当代重彩画的个性表现,并注重借鉴现代抽象艺术中的点、线、面等形式语言来构成画面,造成全新的视觉张力和审美感受。

他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心向圣地》、《雪融香巴拉》等作品中,以其准确的造型达到对画面人物个性精神、气质的准确表现,康巴汉子的粗犷豪放、朝圣者中不同年龄人物虔诚的状态都在画家的笔下跃然纸上。

人物显精神、画面现气质——王骁勇人物画赏析

在色彩语言的表现上,天然矿物色与粗颗粒颜料的应用,使画面既有东方神韵,又具备现代绘画语言的冲击力,和藏民族的服饰特点相得益彰,丰富的肌理制作为画面营造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意趣,入选十届、十一届全国美展的《高原红》、《大夏河》等作品创作的完成,彰显出他建立了自己的风格特征和表现语汇,这种吸收西方造型表现及现代构成的现代艺术造型方法,在创造性地应用以往写实性传统工笔造型方法的同时,重视制作过程和画面视觉效果,使重彩的表现方式与西部地域文化中藏民题材完美地结合起来。

人物显精神、画面现气质——王骁勇人物画赏析

王骁勇,甘肃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一、二届理事,甘肃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甘肃画院特聘画家。甘肃省555创新人才,甘肃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作品获“第五届全国工笔重彩画大展”铜奖,“海潮杯全国中国画大展”银奖,“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铜奖,“第二届全国中国人物画作品展”优秀奖,“第七届全国工笔重彩画大展” 优秀奖,“首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 优秀奖。《高原红》参加“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大夏河》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祥和甘南》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作品《大夏河》由中国美术馆收藏。2014年至2017年主笔创作大型长卷《敦煌印象·丝路虹霓》,获“甘肃省第九届敦煌文艺奖” 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壁画展。

人物显精神、画面现气质——王骁勇人物画赏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