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舞蹈《月光》欣赏:女人如月,月如女人

杨丽萍舞蹈《月光》欣赏:女人如月,月如女人。

说起月光,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

是嫦娥奔月的故事?貂蝉拜月?李白的《静夜思》?还是《月亮与六个便士》?

不,我告诉你一个关于生命哲学的月光,她不是神话故事,也不是文学作品,而是像貂蝉一样,与女性有关!

天地万物,阴阳互存,但是似乎只有月光带着神秘的面纱,而有关月亮、女性、生命的艺术讨论,将通过杨丽萍的舞蹈作品《月光》来解释。


杨丽萍舞蹈《月光》欣赏:女人如月,月如女人


杨丽萍的舞蹈,总是带着一种意想不到的东西,因为她涉及到哲学的高度,探讨的是关于人的哲学的艺术,所以她的震撼,来源于内心深处,来源于灵魂之处,更接近生命的本质。而杨丽萍的舞蹈作品却用诗情画意的美感,给观众带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她用女性柔美的肢体,编织出一个如梦似幻的意境,用她女性的身体,书写着诗篇,令人如醉如痴。杨丽萍最擅长用自己的身体创造“象外之象”,舞蹈《月光》则是贯彻了她一贯的创作风格,用女性的视角,体会世界、感悟世界、解读世界、演绎世界、表达世界,舞蹈《月光》表现出了月亮如女人,女人如月亮的高度哲学观!


杨丽萍舞蹈《月光》欣赏:女人如月,月如女人

杨丽萍舞蹈《月光》表演


舞蹈一开始,是作为道具的月亮从月牙逐渐变为满月,意味着从青涩走向了成熟,也是开始孕育生命的时刻。而杨丽萍塑造的舞蹈形象,在朦胧的月光之下,用她女性特有的柔美,尤其是身着傣族裙,把傣族的三道弯舞蹈意蕴,似乎用皮影的手段,以光与影的方式,创造这迷人的意境,原始而神秘,恰好如同女人一样。

杨丽萍以女性独有的美与柔,诠释她世界中的艺术,她从“月亮”这一主题出发来演绎月亮与女人的关系。也许在她的世界中,月亮如女人,女人如月亮。她把肢体的美发挥到了极致,一个抬头,一个抖肩,一个扭胯,一个指尖灵魂的流动,都是那么的协调一致,那么的和谐。


杨丽萍舞蹈《月光》欣赏:女人如月,月如女人


全场漆黑的剧场效果,只有一轮道具所做的圆月,散发着清冷的光辉,如同冰清玉洁的少女,纯真而圣洁。而杨丽萍似乎在月光下,在做一场原始而神秘的“巫术”祷告,天地之间,月亮之下,她是唯一的主宰,尤其是她身着傣族裙,以三道弯的肢体形象,在做着一场神圣的生命仪式,引发我们对生命的联想、想象、思考。

杨丽萍舞蹈《月光》欣赏:女人如月,月如女人


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便与中国女性形成了不可分割的关系,月亮代表着女性,连同中国民俗文化的传说,都离不开月亮。而杨丽萍则从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揭示月光的神圣高洁和她对月光的情感。

杨丽萍从民间大众文化的视觉,从她灵魂深处对云南这片土地的热情和情怀,赋予月光不一样的艺术魅力。女性是月光的灵魂,月亮是女性诗化象征。

月亮作为温馨、卓越、淡泊、朦胧的民间文化意象,纯洁空明,月光如水,静谧朗照,沐浴着月华的恬静。杨丽萍的手在头上交叉飞舞的剪影,如同振翅欲飞的鸟儿,把我们带入月光乍泄的夜空,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


杨丽萍舞蹈《月光》欣赏:女人如月,月如女人


舞者的面部表情是看不见的,但是通过灯光投影的剪影在幕布上投出的影子,更加的浪漫,更加的美的不真实。她看似遥远,却与观众隔着幕布,那幕布隔不了心灵的默契。月光是自然的,自然是伟大的,因为她孕育了生命。而杨丽萍作为女性,她利用自己腹部的收缩与扭动,从“生命的情调”这一生命哲学的高度出发,诠释月亮如女人,女人亦如月亮这一认识,因为是她孕育了大地万物和舞蹈艺术。杨丽萍亦用挺胸、收胸、扭动、快慢动作对比以及富于雕塑静止的美好,来表达对月光的虔诚和对生命的热爱。


杨丽萍舞蹈《月光》欣赏:女人如月,月如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