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記者戰疫:白天採晚上寫,寫到陽光照在電腦上

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作為一名電力記者,投入這場戰爭是義不容辭的職責與使命。他用手中的筆和鏡頭為武器,向社會講述抗擊疫情保電的國網故事。

激情滿懷戰“疫”50天,深夜寫稿寫到太陽照在電腦上

匆匆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戰“疫”開始的第一天就好像昨天。

1月23日,餘健兵帶著妻兒回老家過年,因村裡信號不好,得知武漢即將因疫情封城已是夜裡十點半,部門主任下午發給他的微信也是晚上才收到——安排他1月24日撰寫報道供電公司疫情防控保電的新聞稿件。

電力記者戰疫:白天採晚上寫,寫到陽光照在電腦上

這就像戰爭開始的號角。初春的夜變得沉寂,新年的氣息淡去,與之而來的是空氣中難以忽略的壓抑。

1月28日,交通封控,從老家孝昌白沙逆行回到孝感,猶如歷盡千山萬壑。

1月29日,他所在的小區因有確診患者而被封閉管理。在確定自身健康的情況下,申請單位開具證明,每天憑證明出入小區,返回工作崗位。

工作崗位就是戰鬥崗位。

電力記者戰疫:白天採晚上寫,寫到陽光照在電腦上

2月3日,餘健兵得知安陸市政府在建設“小湯山”醫院,40多名供電人員正加班加點架設供電線路,主動請纓。然而,去往前線的路困難重重。從孝感到安陸60公里,1個小時的路程,他們卻足足開了2個小時才到達現場。路上經歷了10次體溫檢查。每次面對交警的提問,他和主任說的最多的還是那句話:“我們是黨員,必須在一線……”

抵達現場,近距離採訪一線保電人員,感受到一線的緊迫氣息,更是從心底裡的震撼。

為了給建設中的“小湯山”醫院儘快提供電源,供電員工連續工作六天,黨員帶頭衝、青年搶著幹。所有人都不知疲倦只為了“早一分通電,病患多一份生機”這一個信念。

這默默負重前行的一線保電人員,更讓他堅定信念加入到他們中去。“那就是我的戰友,而我的使命便是傳遞這種精神。”

深夜剪輯視頻、整理圖片、撰寫稿件,敲下最後一個句號。

再把這些傳給相關媒體後,太陽已照射在電腦桌前。

一整夜的辛勞換來的是安陸市供電公司一線員工保電工作分別在主流媒體刊發,網友點擊量分別達到40多萬。隨後,在行業內媒體刊發,安陸市供電公司得到國網公司黨組點名表揚。該公司成為省公司第一批抗疫情保供電先進集體。

前線的英雄為人所知,一夜的付出便有所值。

電力記者戰疫:白天採晚上寫,寫到陽光照在電腦上

一夜未睡,腳下就像踩著棉花。2月4日,餘健兵緊接著隨主任趕赴孝感中心醫院重慶醫療隊住宿地用電增容現場採訪。該醫院是全市收治確診病人最多的定點醫院。他在院內採訪心裡多少還是有點害怕,下意識地將口罩向上和向下各拉了一下,確定戴好後,才開始採訪。為給重慶援助醫療隊住宿地用電增容,供電人員七小時完成三倍於平時的工作量,其事蹟經在多家媒體報道。

譜寫英雄曲、弘揚英雄氣、激發英雄志,是新聞記者的使命。

2月8日晚10點半,他從同事交流群得知:孝昌縣供電公司大廟供電所副所長周世祺,帶領供電所保電人員堅守工作崗位17天,錯過了女兒第一次喊他爸爸。於是,約定次日上午8時採訪他。

次日比約定的時間晚了14小時,他才跟我發來微信語音,說現在可以聊一會,但很快便要重新投入工作。微信語音聊了20分鐘,講著講著,他已聲音哽咽:“女兒才滿一歲,妻子一個人在家裡帶,我努力守護萬家燈火,卻無法守護她們。”

採訪完後,他久久不能平靜,正是因為這些平凡的堅守者,才有這萬家燈火,若是不能把事蹟報道出來,是一種辜負。他連夜不斷修改稿件,按照不同媒體的需求分別投稿,達到“一個事件、多層次定位、多維度採編、多渠道聯動、全媒體報道”的成效。

次日,光明日報要聞版在“一線抗疫群英譜”欄目發表通訊《“90”後所長的堅守》,隨後被全國20多家重點媒體轉載。

多次進醫院“紅區”採訪,央視新聞聯播出現他的身影

採訪歸來,零零碎碎的採訪資料亟待拼合,沒法抽出時間休息和吃飯,陪伴他的是星空和激情。餘健兵常常工作至午夜凌晨,每天休息的時間只有四五個小時。

疲憊、亢奮、感動,互相交織。

身邊常有人關心問他,走在疫情的一線怕不怕。他的一段經歷,便是給他們的回答。

在採訪開發區供電中心配電班副班長劉剛時,他也曾這樣問:“在醫院架設雙電源時,離住院樓群2米遠,透過窗戶就能看到病人,你怕嗎?”得到的回答是:“說實話,第一種感覺是恐懼,醫院裡那種陰暗、逼仄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第二種感覺就是沉重,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疫情保電人員,在疫情面前,我有責任守護他們,供好電,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往前衝!”

電力記者戰疫:白天採晚上寫,寫到陽光照在電腦上

人民的安危重於泰山,職業的神聖重於生命,為職業的榮譽而戰,一種職業的本能和胸中的熱血在促使大家向前走、不回頭,這就是問題的答案。2012年,他有在南蘇丹維和戰地採訪的經歷,無論從哪個角度說,他必須衝。

從一線回來擔心自己染病,更擔心家人和同事……

40多天來,他因多次進入醫院“紅區”,進行了自我隔離,怕傳染給妻兒。回家他單獨睡一間,吃飯都是妻子放在他房間門口,他再自己拿到房間去吃。

於是,他就開始算潛伏期。眼看就快到期了,又要到醫院採訪保電人員,又要重新算起,如此往復。

在疾病爆發高峰期的2月份,他天天扳著手指算日子,那種提心吊膽的滋味真不好受,好在一切平安。

新聞的價值就在新和真,而他的工作便是保新和保真。為了保新,要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獲得現場最新訊息;為了保真,必須切身處地的去感受,去採訪,去調查。

2月10日,在市中心醫院配合央視直播採訪供電人員。

2月11日,中央電視臺到袁湖村採訪,主動與記者溝通,介紹供電人員服務農村防控疫情保電工作的舉措,記者深受觸動,主動拍攝公司供電人員保電視頻。

2月14日,央視《新聞聯播》欄目以“一線抗疫群英譜”為題,報道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陡崗鎮袁湖村黨支部書記袁少敏堅守防疫一線,打好防疫阻擊戰的先進事蹟。在採訪中,孝感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保電的工作場景和餘健兵深入一線採訪的鏡頭恰好被記者捕捉,充分展現了國網人的責任和擔當。

電力記者戰疫:白天採晚上寫,寫到陽光照在電腦上

隨後,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經濟信息聯播》《第一時間》分別3次播出供電員工一線服務農村防控疫情保電工作畫面,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取得良好傳播效果。

家人只能從朋友圈看的蹤跡,他拿出360篇40萬字作品

每天尋找新聞線索,去一線挖掘新聞,然後進行報道。

2月15日,得知公司要去河南靈山高速服務區接應急電源車信息後,他當晚迅速與媒體記者溝通,確定選題,並第二天隨車採訪。

當河南援鄂發電車到達孝感後,他迅速配合主任組織人員為醫院接通電源,並帶領記者到定點醫院內拍攝視頻,深入“紅區”採訪保電人員,不確定的風險無處不在。

關鍵時刻,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不能退縮。當晚,《湖北日報》和電網頭條客戶端分別以“今晚,河南援鄂發電車開始為孝感的醫院供電”為題在全省率先報道。隨後,湖北衛視、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和《晚間新聞》分別報道其馳援工作,得到省公司和國網公司設備部充分肯定。

從封控卡口駐村扶貧幹部到社區志願者,從下沉黨員幹部到治癒者,從退休職工、退伍老兵到80後、90後,從變電站值守人員到集中隔離點、發熱門診、“小湯山”醫院……有危險的地方,就有供電人的身影,也同樣有就有電力記者的身影。

筆下每一篇稿件的標題都藏著一個動人的事蹟,快門下有數不清催人淚下的瞬間,這些負重前行的人,值得被大眾所知。

從基層通訊員處得知,開發區供電中心營銷技術室主管胡萌,作為部門負責人,在部門人員4人因疫情原因在外地不能回孝後,她一個人值守了30多天的故事後,第一時間與她溝通採訪事宜。

採訪中,她常說的話是:“我是主管,關鍵時刻就應該多做一點,多承擔一些。”

聊完工作,他順帶拉了拉家常。

採訪女同志,不可能不聊到孩子。胡萌說,她兒子正是讀初三關鍵時刻,她每天早出晚歸,沒時間監督孩子網上學習,只能為他準備一頓豐盛的早餐當做媽媽的陪伴。

談及孩子,聽得出她放慢了語速,滿是一名母親的溫柔。

電話採訪完已是晚上23時,餘健兵急不可待地在電腦上敲打文字。寫好稿件已是凌晨3點,他伸伸發酸的胳膊,帶著疲憊的身體和衣睡下。第二天,這篇題為“我是黨員,應該在現場!”的稿件分別被多家媒體刊發。通過我的報道,她的事蹟也廣為人知。

同事和家人看到她們的事蹟後,紛紛打電話過來表示關心,可胡萌很平靜地對他們說:“疫情保電我能出一份力,我很自豪,這點累不算什麼!”

像這樣的疫情保電故事有很多。

餘健兵同樣為親人所感動。外出採訪時經常很晚才回家,只有妻子在家一個人帶孩子、做家務。夜裡無論回家多晚,家裡的燈總是亮著,總有可口的飯菜擺著,家人總在等著他。

由於時刻處在十萬火急的狀態,家人的電話也常常被他掛斷。後來,家人就很少給他打電話,而是看他的朋友圏瞭解他的行蹤, 因為他每發一篇稿件都會發到朋友圏。

電力記者戰疫:白天採晚上寫,寫到陽光照在電腦上

看到他朋友圏的文章,家人既高興又擔心。因為在一篇篇文章的背後,家人看到更多的是他的艱辛,他們早就不忍心不願意看他飯吃不成、覺睡不好、捧著電腦發呆的失落樣子。

為了開啟思路,咖啡、濃茶,只為了刺激著他的神經,長期陪伴著他夜深人靜苦思冥想的艱辛寂寞。

滿心地戰鬥,直到頭髮開始掉落,心神難以安寧,滿腦子只剩下他和他的前線。

每天入睡前,他會將寫作經驗整理彙總後發到微信群,便於同行學習。

50天,面對360篇40多萬字的非完全統計,面對這些作品,他自己也不由得感慨這是怎麼幹下來的。

骨子裡的軍人作風加上記者職業所必須的勇往直前,兩者相遇相加,能爆發出一種驚人的力量。越是急難險重的任務,越是對電力新聞人的最好考驗。有人說,受災的時候人們往往是往外跑的,唯有兩種人是往裡跑的,一是軍人,二是記者。

他曾經是軍人,現在在記者,奔赴一線,永遠是骨子裡的血。

人物小傳

餘健兵,男,38歲,2014年1月從部隊轉業到國網孝感供電公司,現為該公司黨委宣傳部專責。個人在中央及省內主流媒體、行業媒體發稿1130餘篇,曾榮獲國家電網報社優秀通訊員、國網湖北電力軍運會電力安全保障勞動競賽先進個人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