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树语者:消逝的冰川,永恒的年轮 | 朱海峰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朱海峰在SELF讲坛演讲现场

他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位“树语者”。他热爱青藏高原的一切,也为青藏高原正在消逝的冰川感到惋惜,他用最独特的方式寻找历史的痕迹,找寻那片高原曾经动人的旋律。

这里是青藏高原:地球缩影(第一期)

这里是青藏高原:地球缩影(第二期)

他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员朱海峰,他作为演讲嘉宾登上SELF格致论道讲坛,带领我们用年轮,走进青藏高原的冰川世界。


以下内容为朱海峰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朱海峰,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树语者”。

看到这个词不知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吴宇森导演拍的电影《风语者》,讲的是二战时期美国军事情报总是被日本人破获,所以他们想了个办法,就用土著人交流。

另一部电影是《阿凡达》,是真的和树进行交流,这里的人叫纳威人,他们用辫子和树通过一个叫Tsaheylu的方式,了解祖先的声音。那我们的“树语者”是干什么呢?我们不会土著人的语言,也没有那么长的辫子。虽然我有胡子,但是胡子不是用来和树交流的。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我们的方式是通过树木的年轮,树木每年都会形成一个年轮,年轮会记录时间,还可以记录环境变化的信息。怎么记录呢?比如说,在比较寒冷的地方,树木生长短板是热量。当气侯寒冷的时候年轮就长得比较窄,当气侯适宜的时候年轮长得比较宽,所以这种宽窄的变化,反应当时的气候是怎么冷暖变化的。如果有石头砸了一下,树留下一个伤疤,通过年轮就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我们前段时间在哈尔滨开过树木年轮研究的大会,初步的统计了一下,在中国现在从事树语研究的人大约已经有300多人,是非常大的一个群体。

我们每年都要到野外考察,在2014年去巴基斯坦考察的时候,我的大女儿已经6岁,她问我:“爸爸,你为什么老是去那么远的地方取树木年轮呢?北京有这么多的树,随便取点不就得了嘛!”我说我要研究那里的冰川、气侯是怎么变的,道听途说不行,靠北京的树也是不可以的,所以我要到青藏高原去

我们知道青藏高原主要受两大环流系统的影响,一个是来自南部印度洋的南亚季风,也叫印度季风,在中国我们叫西南季风;另一个就是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这两大环流系统从海洋带来充沛的水气,然后遇到青藏高原这种比较高的地方——青藏高原是全球最高的地方了。它在低海拔的地方降水;如果在高海拔的地方,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每升高一千米气温就会下降6摄氏度,所以在高海拔的地方是降雪而不是降水。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这些雪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就变成了冰川,我们看到蓝色圈内有白色的地方都是永久积雪和冰川分布的区域。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这是我在青藏高原拍到的一些冰川的照片,冰川为青藏高原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另一方面提供了美景,陶冶我们的情操。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这是在藏东察隅县考察过的一条冰川,叫阿扎冰川。在1984年的时候,它的末端是靠下面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16年它往上退,化掉了很多,大约有800多米,所以退缩非常严重。

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通过以前的卫星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冰川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正在发生什么变化。中国有非常悠久的文化历史,但是树(冰川)的历史在哪里,我们怎么知道呢?没有那么多人跑到冰川里边去做记录,因为太深太远了。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这是米堆冰川的航拍照片,红色的区域是当时小冰期的时候冰川往前走,它不停推动地表的岩块,像推土机一样。这不仅是一个推土机,而是成千上万的推土机不停地往前推,

推出了冰碛垄,就像冰川的作案现场一样,它留下了痕迹,但是上面长了非常多的树。

我们就在想,树是不是可以记录冰川的变化历史呢?另外,如果当时冰川前面有树站在那儿,冰川过来把它伤害了,如果我们找到伤害的证据,就可以知道冰川什么时候到那里。所以我们要解答一个问题,冰川退缩了之后,树要花多长时间长过去?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这是我们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最西端的南加帕尔巴特峰,下面一个叫Raikot的冰川,1934年德国人在这考察过,这条蓝色的线是当时冰川末端的边界,当然大家看不到白色的冰川,因为上面被一层表碛物覆盖了,表碛物就是土壤、沙石、石头等。

大家看ABCD四个点有几块岩石,等我们2014年去的时候,这几个岩石还在,但是冰川已经不在了,往后退后非常多。黄色虚线内框的就是一些树,如果我们知道这些树的年龄,就可以知道冰川退了多长时间之后,树木才能长出来。

我们通过年轮把树的年龄统计出来,我们在这个地方找到的最大的一颗树是1945年出生的,与1934年一减就是11年。所以我们知道在冰川退缩之后,树木可以花11年就可以长出来,这是非常快的一个事情,我们通过树木的年龄,就可以知道冰川退缩的历史。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我们怎么知道树木的年龄,是砍树吗?不是的,树太大是没法砍的,我们是通过生长锥在树里钻一个树心。这是我的巴基斯坦学生Fayaz在取样,我们在冰川的冰碛垄上来钻取树木的样芯。钻到底以后,有一个掏勺伸进去,把树木年轮的样本取出来,倒两圈就可以把这个树芯给扭断,然后就取出来了。

取出来之后,我们非常迫切想知道是不是跟我们想的一样,要先数一数。这里面有一个伤痕,因为树被石头砸过,当数到伤痕跟你想的是一样的时候,你就会感到特别兴奋。这是让我感到非常高兴的一件事情,当然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是这么兴奋的,有时候走在那个地方,一看冰碛垄错综复杂,顿时就感觉傻眼了。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如果冰川前进,原来有树站在这里,冰川的力量非常大,可以把非常大的石头推过来,然后就会把树砸伤。这个树特别巧,正好石头到这儿就停止了,没有把它砸死。它是比较幸运的,我们也是比较幸运的,我走了好多冰川,终于找到了它。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这是年轮的照片,当然取出来并不是这么光滑的,我们要回到北京的实验室用砂纸进行打磨,这像是木匠干的活。年轮里面可以看到有几个小洞,是树木当时的伤疤造成的洞。

人用刀子割伤之后会留下伤疤,人的伤疤就是血管里面的血小板,不停地汇集最终堵上,才形成了伤疤。而树木靠的是油脂、松脂,通过树脂道,如果它受伤了会分泌很多的油脂把伤口进行愈合,防止病菌和外来的伤害能够继续腐蚀这个树木,保持这个树木的继续生存。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如果再放大一下,这是树木年轮切片的照片,红色的括号是整个的年轮。我标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树木生长的早期,一般是5到8月份,它生长比较快,形成层分裂得比较快,形成的细胞比较大,颜色比较浅,这一部分叫做早材。

当生长季末期气温逐渐下降变冷了,树觉得太冷了,应该慢慢收缩了,不再生长该休眠了,所以细胞比较小。那时候积攒的有机质不停地在细胞附着,所以颜色比较深,细胞腔也比较小,这部分叫做

晚材。

通过年轮,我们不仅知道石头是哪一年砸下来的,还可以知道在哪个季节下来的,可以精确到月份,这是树木年轮非常有效的手段。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根据这种方法,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可能都知道米堆冰川,在2006年中国《国家地理》做选美中国的时候,它被评选为中国最美冰川之一。这是我在米堆冰川的隔壁——米美冰川,用树木年轮做出来的四次的以前的冰川是怎么进退的变化。

我们可以看到在16世纪初期的时候,横线的位置是最远的位置当时是在小冰期比较寒冷的时候;在18世纪中期发生了一个变化,但不是太大;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在退缩的,但是范围没有那么大;在20世纪初到现在,2015年可以看到退缩了1.5公里,这个距离非常大,如果换成水资源是多少呢?

我们用遥感统计了一下,整个冰川消失的面积大约有5.41平方公里,整个冰川的厚度平均下来消失了43米,它的体积大约2亿多立方米的冰。我们知道水立方比较大,这相当于大约250个冰立方化掉了,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固体水资源消失了。

冰川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用树木年轮做的另一项工作,用树木年轮不只可以反应冰川的变化,还可以看以前气候的冷暖变化。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这是藏东南的一条温度序列,我们可以看到在20世纪初,黑色箭头上升速率非常快,以前虽然上升但是没有那么快,这可能就正好对应了从20世纪初以来冰川快速退缩的现象,可以说气侯变暖可能是冰川急剧退缩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们会想,人是不是在旅游中也破坏冰川呢?我觉得人的力量太小了,因为冰川真的太大了,如果人去刨冰还真是比较费劲。但是如果人把垃圾留在那里,去的人多了,垃圾会把冰面覆盖,改变地面的反照率,太阳照到上面会被吸收,会加速冰川的消融。这不是一个太好的现象,保持卫生的环境还是很有必要的。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从科学研究来说,我们需要有重复,通俗地说就是“不能听一面之词”,或者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为了了解整个青藏高原的南缘,从念青唐古拉山、横断山,一直到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这些地方冰川是怎么变的。最近十年,我差不多考察了近30条冰川,想办法揭示整个地区过去四五百年冰川是怎么变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冰川的兴替。

考察冰川过程中,对冰川日久生情,我就写了一首诗,为冰川写了一首诗:

为了与你的一次约会

我涉水跋山来到你的面前,犹如马儿遇见了广阔的草原

有时欣喜若狂,有时寝食难安

只因对你的了解多了一点

只因了解你的渴望多了一份贪婪

一天,一天,一天,你似乎秘而不宣,却又脉脉情含

我看见喜马拉雅指天的剑,划出你修长的身段

念青唐古拉雄健的筋骨,突出你优柔的曲线

印度洋温柔的风啊,送来缭绕的云雾,化作面纱,半遮你羞涩的容颜

皑皑的白雪凝成瀑布,融入你纯洁的心田

郁葱葱的森林梳成长发,落在你光滑的双肩

你用那一道道的项链,静静的诉说着你的故事

你用那奔流不惜的雅鲁藏布江水,承载着你感恩的回还

短短的相聚,无奈匆匆的离别,离别啊离别,只为明天更美好的相见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大家是不是觉得诗挺美的,我自己也是这么感觉的,因为冰川真的很美。这是在波密县的栋曲村的一个冰川,叫做栋曲冰川,这是我在318国道上拍的。大家看照片好像是挺近的,但事实上我们走起来是非常远的,十几公里我们徒步要一天的时间。

下面跟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我们野外考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因为我们要进去用一天,出来用一天,在里面还要工作,还要看冰川,所以花的时间很多,有时候需要四五天,甚至一周的时间。所以我们要带够给养,要有住的地方,比如账篷、睡袋,还有比较容易保存的食物,像土地、白菜、罐头是必需品。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要像“风语者”一样,需要被保护。这是在巴基斯坦冰川考察的时候,我们研究所和巴基斯坦SUPARCO有一个合作,会有军队保护,我们享受了一下比较高级的安全待遇。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作为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人,不仅需要徒步,还需要爬山,要有攀岩能力。有时候还需要

溜铁索,这是雅鲁藏布江的一个支流,中间有一条河,我们通过一根钢丝绳滑轮滑过去,所以我们还要有“走钢丝”的能力。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如果饿了还要做饭,既能上得了山冈,还要下得了厨房。不知道大家见过没有,这叫羊肚菌,是个非常稀有的菌类,多摘一些我们就可以做一顿饭了。吃完了饭,我们还可以吃点饭后水果,有纯野生的草莓,偶尔有点牛粪也没关系,都是纯天然有机的organic。到达的时候我们会扎账篷安营扎寨,晚上在账篷里面看看书,看看星光,也是很惬意的。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真正的工作现在才开始,在冰川上一看感觉很广阔,人显得像小蚂蚁一样。大家看上去冰川好像很平坦的,实际上走起来不是这样的。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这是一个冰川的冰瀑布,冰瀑布下来像水瀑布一样,也是符合动力学的原理。它产生一些波浪,冰也是流体,这一道道是冰浪。冰浪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平坦,人走在上面很困难,有四五米高,我们要时刻防止不小心滑下来。

冰川表面也还有一些河,表面不停地融化,有好多冰川的冰舌在4千米以下,在下沉的时候表面会形成一些冰面河。我们刚才看到的是比较干净的冰川,但是在末端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表碛物了,所以看起来很脏。

青藏高原,日渐消逝的冰川,斑驳永恒的年轮

这幅图里的黄圈里是一个人,他没有保护色。人在这上面走,走一步就要想到后面的三四步怎么走,否则被石头砸到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经过这么多年的工作,有的冰川我去了三四次,像米堆冰川我去了不下二十次。就这样,我围绕着青藏高原,在2016年的时候把山的东南西北坡几乎走了个遍。

2016年11月中旬的时候,最后一天考察冰川——安娜普纳冰川,我在冰川谷里走,我感觉有的东西像要从我脑子里流出来一样,我想我要快点把它写出来,写着写着我感觉需要把它唱出来,所以我就唱出来了。我就拿手机来录音,录着录着一阵冷风下来把我手机冻没电了,我只好不停地唱,最后把它印在脑子里。后来回到北京,在我夫人和女儿的帮助下写了一首曲子,把这首诗改成了歌,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写的那首歌。


https://v.qq.com/x/page/w0610s4dqdc.html


谢谢大家,最后想给大家说的是青藏高原真的很美,地理学真的很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