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罗奔尼撒往事:由电影《斯巴达300勇士》想到的

在遥远的古代,有一个希腊半岛南端的共和国,名叫斯巴达。这个国家的历史十分悠久,大概公元前1100年前就有了。公元前1100年,希腊半岛还属于迈锡尼文明影响之下。那时候属于青铜器文化。有一个部落名叫阿卡亚人,他们来到了拉哥尼亚,建立了斯巴达城市。说是城市,其实都是比较落后的城邑而已。所以经常挨打,受其他人欺负。

这时候,斯巴达有位叫做来库古的英雄诞生了,他听说克里特岛上有许多德高望重的师傅,所以历经千辛万苦,到了克里特岛上求学。克里特岛上的国王善于制定法律,所以来库古就好好地学会了当地法律。后来又游学埃及,把埃及人的法律和学问也学到了。等他回到了斯巴达,所有的斯巴达人都很欢迎他,让他从政。这样来库古就颁布法律,好好地实践了自己的学问。据说有一次,来库古要去埃及的德尔斐,向埃及预言家请教。在走之前跟国民立下誓约,在他回来以前,不能改变他的法律。他到了德尔斐之后,预言家告诉他他的法律很优秀。这时来库古决定,绝食自尽,使得斯巴达人墨守来库古的法律,不敢更易。

伯罗奔尼撒往事:由电影《斯巴达300勇士》想到的

所以来库古就反映了斯巴达人坚韧刻苦、堪当大任的精神。来库古的继任者们,好好地执行了来库古的法律,斯巴达一天天就强盛起来,所以不至于落后挨打了。从公元前800年开始,他们就开始征服其他的城邦,并且获得了大量的奴隶。斯巴达人称他们为希洛人。

有了希洛人奴隶之后,怎么样才能用好这些奴隶呢?当然是残酷压榨了。希洛人被固定在土地上,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每年将一半以上的收获缴给奴隶主,自己过着半饥半饱、牛马不如的生活。而斯巴达人呢,当然过得好了,有吃不完的谷物和橄榄油,喝不完的葡萄酒,还有牛奶、水果可以享用。但是希洛人慢慢就不干了,就决定起义了。起义了很多次,斯巴达人也搞怕了,就开始杀戮希洛人,并且要锻炼自己的年青人。斯巴达的婴儿呱呱落地时,就抱到长老那里接受检查,如果长老认为他不健康,他就被抛到荒山野外的弃婴场去;母亲用烈酒给婴儿洗澡,如果他抽风或失去知觉,这就证明他体质不坚强,任他死去,因为他不可能成长为良好的战士。男孩子7岁前,由双亲抚养。父母从小就注意培养他们不爱哭、不挑食、不吵闹、不怕黑暗、不怕孤独的习惯。7岁后的男孩,被编入团队过集体的军事生活。他们要求对首领绝对服从,要求增强勇气、体力和残忍性,他们练习跑步、掷铁饼、拳击、击剑和殴斗等。为了训练孩子的服从性和忍耐性,他们每年在节日敬神时都要被皮鞭鞭挞一次。他们跪在神殿前,火辣辣的皮鞭如雨点般落下,但不许求饶,不许喊叫,甚至不许出声。

伯罗奔尼撒往事:由电影《斯巴达300勇士》想到的

这样还不够,还得进行真正的锻炼。于是青年人18岁至20岁须受军事教育并参加屠杀希洛人的活动。他们从20岁起正式成为军人,30岁结婚。绝大多数时间住在军营里,出操、参加公餐,直至60岁退伍。妇女也从事体育锻炼,目的在于生育出健壮的后代。

伯罗奔尼撒往事:由电影《斯巴达300勇士》想到的

所以斯巴达就越发强盛了。但是国无千年好,人有百岁忧。这时候希腊东面的波斯帝国强大得出奇。一代英雄居鲁士统一伊朗高原。并灭亡了刚刚兴起不久的新巴比伦王国。虽然后来波斯发生内乱一度衰败,但到了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在他强有力的王权下,帝国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波斯帝国第一次对希腊的远征,在马拉松战役中被希腊雅典击败,使大流士一世抑郁而终。而作为他事业的继承者的他的儿子薛西斯,继承了他父亲的未尽事业。发动了第二次远征希腊的战争。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士兵前往军事要塞温泉关,与百倍于己的侵略者展开血战。波斯人大兵压境,斯巴达将士泰然自若,浴血会战3日后,以斯巴达王列奥尼达斯为首的勇士们全部壮烈牺牲。电影中的斯巴达国王吼出的那句话并不是:“Tonight,we die in HELL!”。一个国王当然不可能在鼓舞战士的时候说我们今晚会死在地狱里。他说的是:“Tonight,we DINE in HELL!",今晚,我们在地狱用餐!效果如同《黑客帝国3》里面人类对机器的进攻进行防守前机械队长说的一样:"If we have to give our lives to these bastards,we give them HELL before we do!"。这部电影名叫《斯巴达三百勇士》。

伯罗奔尼撒往事:由电影《斯巴达300勇士》想到的

伯罗奔尼撒往事:由电影《斯巴达300勇士》想到的

虽然斯巴达人在战场上,表现得如此优秀,然而,必须注意的是他们处于落后的状况。斯巴达人轻视文化教育。青少年只要求会写命令和便条就可以了。斯巴达人要求他们的子弟语言简明,直截了当,从小养成沉默寡言的习惯。他们说话就像军事口令一样。有一次,一个国王威胁斯巴达国王,要斯巴达听从他的命令,否则把斯巴达夷为平地,斯巴达国王的回答是:“请!”这种简洁的回答后来被称做斯巴达式的回答。同样,斯巴达人轻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斯巴达城里,几乎看不到一座宏伟的建筑物,斯巴达人也没有制作出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传到后世。

另外,斯巴达与雅典相比,商业欠发达。为了防止斯巴达人内部贫富分化,斯巴达人不许从事工商业,不用金银做货币,而用价值低廉的铁币。斯巴达人除了军事外,不得从事其它生计。斯巴达人崇尚武力精神,整个斯巴达社会等于是个管理严格的大军营。

所以,为了维持战争费用,斯巴达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奴隶制度上。他们对奴隶严刑峻法,甚至定期清除其反抗者。最后却使得奴隶起义,此起彼伏。而斯巴达人却得面临婴儿和儿童夭折、生育率不高的状况。城邦中的全权公民,完全靠剥削奴隶劳动生活,最盛时也只有9000户。

所以,上述三个原因导致斯巴达人在古罗马崛起后,慢慢衰落了。公元前3世纪后期,斯巴达的社会矛盾尤为激烈,亚基斯四世和克莱奥梅涅斯三世改革相继以失败告终。公元前192年,斯巴达僭主纳比斯被杀,斯巴达被迫加入亚该亚同盟,实际失去了独立。

而斯巴达人衰亡的主要原因,因为民风过于尚武,导致人心残忍,不至于敦厚和睦,也因为教育理念和经济发展观落后。可供后人之师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