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年味



1 寒风凛冽,把冰冷撒向了这片黄土大地。两个月没有下雪,干旱的冬天更是干燥枯冷。但冬天并不伤感,它仍旧那么冷静、那么自然。时至冬月四九,我们还能嗅到一种特殊的气息,那是土味,是滋润养育世间万物的味道。它不同于春天的花香沁人心脾;不同于夏天的水汽令人窒息;更不同秋天的果香寓意收获;它所蕴含的是一种能量的孕育与开始。

天刚蒙蒙放亮,李秋红就起了床。扒开火炉盖,里面还有一点火芯,夹了几块煤,放入火炉,随手把一壶水放到火炉上。

李秋红是田旭彬的媳妇,人长得漂亮,经常梳一个马尾辫,圆圆的脸蛋和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说话却细声细语,但干活很麻利。在村上人们都羡慕旭彬娶了个好老婆。秋红娘家是乡下的,媒人介绍时胡吹乱谝就嫁给城里的旭彬,当时秋红在城里打工,也算是如愿以偿。

在农村,传统就像是人生的格局,它限制了你非分的思想,一旦选择就是一辈子。自从嫁给旭彬,也没少操心。虽然旭彬吊儿郎当,不思进取,但是有一点就是对她好。有时候也给她偷偷买衣服,有什么好吃的也想着她,尽管嘴上劲大,她也知足了。辍学后的旭彬跑遍过大江南北。几年下来一事无成,却铸就了放浪形骸,好高骛远、游手好闲,整天赌场进酒场出。不过此人喝酒从来不闹事,拿捏的非常好。旭彬家在村里算是中间户,老大叫旭东,考上大学就在省城工作,而且成了家。一个妹妹嫁出去就剩老两口。本来父亲想着留旭彬在跟前养老,就因为旭彬恨铁不成钢,结婚没多久就分开过了。逢年过节的时候秋红就过去帮忙做饭。

秋红收拾着晚上儿子撒了一地的东西,抹桌子、扫地、不一会功夫,一个整齐干净的家呈现在眼前。这时候火炉上的水壶也响了,脸盆里倒上热气腾腾的热水洗漱起来。边洗漱边喊:“旭彬...... 旭彬...... 快起床。”

“嗯,干吗?”旭彬懒懒地说。

“今天都大年三十了,你不知道吗?”秋红边洗边回应着。

“大年三十管我屁事。”旭彬生气地说。

“等娃醒了你看着给穿暖和,让他来妈家,我得赶紧去妈那边,还有很多活要干呢。”

旭彬眯着眼吼道:“天天去、从二十你就在这个家没待过,你当这是旅店啊。”

“看你说的、妈那边,就老两口,我不做谁做。亲戚们来了吃什么。”秋红喃喃地说。

“你到好、在妈家混饱了,我吃什么?”旭彬愤愤的说。

这时秋红已穿好外套,系上围巾:“你一天就知道打麻将,是你自己不回来吃饭,怨谁呀、、、晚饭还得我给你提上。”开门声关门声,除了炉子上水的响声,屋子又恢复了原来的安静。

小说----年味

2 县城的大街小巷,到处弥散着喜气洋洋的景象。公路上车水马龙,两边台阶上人来人往。在农村买年货叫,是特有的潮流。一年下来的辛苦与无奈,在腊月挥洒得无影无踪。岁月的痕迹没有磨灭人们的意志,不管有钱没钱年得过,这是硬道理。也许有了年,也许这是人生的一个驿站,它承载了人们的辛酸与成果。

逛集、赶集,置办年货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入市场,汇聚于此。人山人海、接踵而至。熙熙攘攘、进进出出。仿佛要把这里掏空一样。沉甸甸的年货在人们脸上有着满足的微笑,也有迷茫的眼神还在搜索着适合自己的东西。

吆喝声、吵杂声、鞭炮声……

忙的人永远忙着,闲的人永远闲着......

最耀眼的是一排排大红灯笼,一排排红艳艳的对联,堆积如山的花炮占据了长长一条街。街对面的摊位有卖蔬菜的,鱼肉、水果、干货、山货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都挤在了长长的门面房前。一直持续到下午四五点,从市场出来的人们,大包小袋提着自己所需的年货,满载而归,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色彩。

上寨村位于县城西北,距县城一公里。在村口的小卖部门前,围了几堆人,有下棋的、打牌的,还有几个聚在一块聊天的。下棋的这块人最多,围了一圈人在叫喊。这时邻居建强捣着旭彬说: “还不回家贴对联。”旭彬头也没回说:“有老爷子呢。”

“炮打将”、“杀马呀”、“平车要将”、在大家嘟嘟囔囔中,老四回炮打车。

王大爷一招抿着嘴微笑着说: “老四、没招了吧?”大家 “唉......"的一声一哄而散。旭彬瘦高个,分着三七头发,黑皮夹克及牛仔裤,看着衣冠得体。口里斜叼着香烟,也悻悻离开。两手插在裤兜里,哼着小调,一路向老院晃去。村里面,忙着贴对联的,也有贴好的,红艳艳的对联在大门墩子上显得光彩夺目。鞭炮声、孩子们的嬉闹声络绎不绝。

“哥、你撒时候回来的,这都贴好了呀,看来没我什么事了,嘿嘿。” 旭东撇了一眼往里走的旭彬继续忙他的。

主房在院子的正上面,坐北朝南,农村人叫,比两边的房高一点,一般是老人住的地方。两边是偏房,也叫。左边的偏房就是旭彬的婚房,右边还有一间偏房挨着厨房,这就是村里的四合院。浓浓的香味,从厨房弥漫了整个小院。旭彬快步钻进厨房,雾气腾腾的什么也看不见。

喊了声:“秋红。”

“嗯......" 秋红忙着炸带鱼,旁边煮着一大锅肉,咕嘟、咕嘟的翻浪着。旭彬摸着找了一个炸好的热油饼,顺势就塞进口里,嘟嘟囔囔说:“饿死我了、、、怎么你一个人做?"

“快去帮着大哥贴对子去,就知道一天耍。”秋红边翻着带鱼边说。

“都贴完了,还贴个撒呀。”旭彬调皮着边说边出了厨房。秋红轻咳着瞅了一眼。

旭彬来到上房,母亲盘着腿坐在炕上:“你还知道回来呀,你哥刚从省城回来,一口水没喝就忙着贴对子。”

瞪着眼的父亲手里忙活着给对子抹浆糊:“你一天能不能干些正事。”一进门老两口就给旭彬来了个下马威。大嫂周燕赶紧在旁边圆场说: “旭东都干完了,没撒干的了,咱们收拾收拾吃饭吧,秋红炸带鱼也快好了。”周燕是省城人,和旭东是同学。窈窕且瘦小,一头乌黑的披肩发,一幅金丝眼镜透视着美丽与成熟。

这时小侄儿强强跑过来拉着旭彬的手说:“二叔、咱们去放炮吧,我爸买了好多炮,还有花呢。”

“你们别嫌弃我,顶多我少吃些,行了吧。强强、叔领你放炮去。”旭彬诡异地领着侄儿出了房门。

“爸爸、我也放鞭炮。”明明跑过来拉着旭彬的衣角嚷着。 明明是旭彬的儿子,比强强大三岁。那时父亲托媒人为了拴住旭彬,所以结婚早。人在懵懵懂懂的时候错与对都得接受。旭东性格上保守,一路青云直上,那时还上大学呢。兄弟俩一直是聚少离多,再加上旭彬一直不得时,总感觉说话挺不起腰杆,人各有志。也许是格局不一样,也许是文化差异,兄弟俩感情上比较淡,只是形式上的兄弟而已。

“明明、你问问爸爸给你买炮了没。”秋红从厨房出来拉着明明的手说。

“买撒呀、我买的多着呢,让他们一起放。”旭东正在贴对联回过头微笑着说。

强强牵着明明的手:“放炮去喽。”

小说----年味

3 飕飕的寒风送走了久违的夕阳, 暮色渐渐的侵吞了大地。高高的大红灯笼,辉映着一点点光明。远处时而传来阵阵的鞭炮声。传统的大年三十悄悄的拉开了帷幕。

一张大圆桌子上,周燕和秋红已经把准备好的菜肴摆放整齐。大年三十晚上啃肉骨头,这是一道不可缺少的硬菜,家家如此,溢于言表。一大盘热气腾腾的骨头肉,摆放在桌子中间,有猪头肉、猪蹄、肘子、鸡肉。边上有五香牛肉,凉拌素三丝、蒜泥黄瓜、糖醋红心萝卜。一盘切成四块的油饼,一盘切成片的馒头,饮料、杯子围了一大圈。

“都坐一起、赶紧吃、肉凉了就不好吃了。”父亲热情地招呼着,好像他们都是来自远方的‘客人’。团聚也就是逢年过节,一家子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对于一个父亲,这是多么难得机会,尽管平时不着面,都无所谓。如今全家聚在一起,儿孙满堂,就是最大的欣慰。两个孙子紧挨着奶奶的两边,一直再叫嚷着,吃这吃那。

时间仿佛回到了从前,在母亲的记忆里,那时候家里穷,旭东和旭彬还有个女儿一年吃不上几回肉,穿的衣服是褴褛不堪,嘴角经常残留污渍,一双小手冻得通红。只有在大年三十,在他二叔家吃年夜饭,几个孩子就像几天没吃饭一样,狼吞虎咽。尽管这样,还要看别人的脸色……想到这些,母亲觉得自己无能,不能给儿女好的生活条件,所以她再苦再累,也不能苦了自己的孩子,也因为这个她也经常抱怨父亲。每次想到这些母亲的心里在流血,转眼间三个孩子长大成人,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现在条件好了,看着满桌丰富的菜肴,她就是不吃,心里也是知足的。不知不觉母亲的眼眶泛起了泪花......

“妈、你吃这个。”大嫂周燕随手给母亲夹了一块鸡肉。打断正在沉思的母亲。强强也嚷着要吃鸡肉,说着筷子伸进奶奶的碗里。旭东呵斥道:"那是奶奶的,你怎么那么不懂事。"

“来,爷爷给强强夹块大的。”

“爷爷,爷爷,我也要。”明明也挣抢着。

“让你爸给你夹。”

“给明明、大伯给夹一块最香的。”

“明明、别闹、你看你都挡住奶奶吃饭了。”秋红边拉开明明边说。

旭东取来自己带来的五粮液,摆放了六个酒杯,挨个到满。放到各自跟前:"来、爸、妈、旭彬、秋红、周燕、咱们全家碰一杯。”母亲一直有高血压就没喝。

周燕端起酒杯:“秋红,今天辛苦你了,喝一个。”

“都是自家人,我不会喝酒。”秋红弱弱地说。

“旭彬,秋红的酒你喝了。”

旭彬嘿嘿的回应着:“好啊、妈和秋红的酒我包了。”父亲撇了一眼旭彬。父亲兄弟两个,他是老大。那时兄弟在国营单位上班,光阴自然要比他好。后来,因为单位搬迁,一家子迁居省城定居。父亲是一个好强的人,因为这个,他忙于生计,四处奔波,才有了今天的劳绩。他总觉得旭彬一直不好好过日子,让他闹心。还好大儿子旭东有出息,为他挣了光,在外面他也觉得高人一等,心感甚慰。就是一直对旭彬耿耿于怀,一直也没少操心。从操心变厌烦,从厌烦变懒得管,反正成家了,我的任务完成了,随他去吧。都是老天安排的。

在大家的嬉闹中,不知不觉满桌子尽是残羹剩饭,一片狼籍不堪,一家人的眼睛都瞅向了电视,无人懒得收拾,只有秋红跑出跑进。远处的爆竹声,从傍晚就断断续续地响过不停,偶尔明明和强强在院子里也放两下。秋红收拾完了桌子,摆上了瓜子、水果、又回到厨房忙她的去了。

小说----年味

4 黑夜笼罩着整个村庄,外面的鞭炮声越来越多,夹杂着大炮声震耳欲聋。,是一种农村的传统风俗,也是一种纪念意义。意思是把过世的先辈接回家,一起过年。三十晚上接回来,初三晚上再送走,是对祖辈一种缅怀。父亲忙着把折叠好的黄纸,,纸钱、香、装进黑色的木制盘子里 ,边收拾边念叨着;“接家亲要早,送家亲要迟”。也许就是这样,父辈们才一代代的把它传承下来。旭东拿着大花炮小鞭炮,旭彬端着香盘,父亲拿着一杯刚泡好的茶,一家人浩浩荡荡出了大门。

整座村子,人声嘈杂、鞭炮齐鸣、烟雾缭绕。有已经跪着烧纸的,也有准备烧的。父亲跪在大门口边上面朝东,熟练地立起两块红砖,然后把所有的纸钱放进去点着。旭彬拿着一根木棍不停的翻搅,纸钱越烧越旺。旭东已经在地面上,铺开了长长的一串鞭炮在噼里啪啦地响。父亲点着了两根蜡烛插上,随手也点了六支香,插到蜡烛跟前。旭东点的烟花飞向夜空,照亮了漆黑的夜晚。十多分钟后纸火慢慢熄灭了,父亲端起茶杯顺着纸火的圆圈倒了一个弧形。然后,大家都跪着磕了三个头。回到上房,房子正上面的靠墙中间,一张四方桌,上面有四小碟祭品,后面一个圆香炉,靠墙立着一块泛黄的家谱。父亲带着一家点燃三支香,一同作了个揖,然后插到香炉里。

“明明、强强、还不过来给爷爷奶奶拜年。”旭东掀开门帘喊着外面玩的不亦乐乎两个孩子。

两个疯疯癫癫跑进来,扑通跪在地上,强强嘴里喊的是:“爷爷、奶奶、身体康复。”明明嘴里喊的是:“爷爷、奶奶、早生贵子。”正在喝饮料的周燕一口全喷了出来,哈哈大笑,捂着肚子爬到了炕上:“哎呦......哈哈......哎呦......哈哈......"旭彬笑着躺沙发上没起来:"说的什么呀。"奶奶笑的眼泪都出来:"我的乖孙啊。"爷爷嘿嘿的:"娃还没有练好。"旭东笑着赶紧说:"重来,重来,我教你们怎么说。"

“祝福爷爷奶奶春节愉快,身体健康。”旭东一字一字地说。

明明又是磕头又说:“祝愿爷爷奶奶过年快乐,身体健康。”

强强又是磕头又说:“祝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新年快乐。”

爷爷掏出一沓一百的:“我娃乖。来、强强一张,明明一张。”

奶奶掏出手绢翻开几层,里面有一百的、五十的、十元的、还有几张毛毛钱:“我的乖孙子。明明一百、强强一百。”

“你们还不谢谢爷爷奶奶。”旭东说。

“谢谢、爷爷、奶奶。”两个异口同声。

这时旭彬悄悄地溜了出去 。

旭东掏出一沓一百的数了十张:“爸这是给你的。”

“你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我有呢,我不要。”

周燕抢着说:“爸、你拿上,这是旭东孝敬你的。”父亲推了几次,拗不过缓缓的拿上钱。

旭东又数了十张:“妈这是给你的。”

“我不要、我有呢。”母亲推脱着说。

周燕从旭东手里拽过钱,塞进母亲的衣兜里:“妈,这是你儿子孝敬你的。”母亲只是噢、噢、噢......旭东又给明明,强强一人两百。

电视里,载歌载舞、群英荟萃、济济一堂、精彩纷呈的春节联欢晚会吸引着千家万户。

赵丽蓉老师的小品更是走向高潮,惹得满屋子人哄堂大笑。

旭彬去了趟厕所也没上就出来,在院子里溜了一圈,一头扎进了厨房。秋红已经把厨房收拾的井然有序,正在洗抹布,看见旭彬进来:"你咋没看电视,今年的春晚好看吗?"

“没意思。”旭彬随口说。

“你收拾完了咱们回吧。”

“才几点呀,你就跑回去,我还要看春晚呢。”秋红头也没回地说。

“你就不会回自个家看呀。”旭彬有点生气地说。

“好吧,马上就完了,你去给明明把棉套穿上,外面冷。”

“你去,我不去。”

“撒都是我的。”秋红解下围裙嘟囔着。

来到上房:“妈,厨房里我都收拾好了、、、明明,穿衣服咱们回家喽。”

“不看春晚啊秋红。”周燕边嗑瓜子边说。

“不看了,我那边房子冷清清的,估计炉子的火怕是也灭了。”

“给你们装些油饼,油果子,早上吃。”

“妈,我都收拾好了,旭彬提着呢。”

旭东他们目送旭彬他们一家走出了院门......

烟花爆竹敲打着每个人的心,有欢乐,也有悲伤。 灯火渲染着黑夜,辞旧迎新,欢笑一 夜去。小院星河低满树,红烛不语话寂寞。一杯苦酒尚欺人; 一年滴尽,心酸泪别,醉乡无人知!

这个夜长,思念更长,情丝绵绵,像吐不尽的蚕丝......


小说----年味

5 冬日的暖阳冉冉升起,温暖着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年是一颗颗甜蜜的糖果;年是一朵朵缤纷的烟火......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暮然回首,往日变成了永久,但也迎来了新年新气象。

在农村是独特的一种早餐方式,一口茶、一口馍、简单的生活习惯,让这里的人们对它情有独钟。即使来了客人,也是罐罐茶招待, 它所蕴含着一个普通农民的感情传递。旭彬坐在火炉旁,熟练地将两颗烤焦的红枣放进罐罐茶,然后放上两个桂圆。旁边放着一个茶杯,把熬好的茶倒进茶杯,炉子边上放着一碟油饼。旭彬边喝着茶边吃着油饼,眼睛瞅着电视。

秋红给明明穿新衣服:“等会让你爸领着你迎喜神。人多的地方不能去,放炮的地方不能去,知道吗?”明明只是嗯嗯的点着头。

“说话......”

“知道了妈妈。”明明调皮地说。

“这还差不多,跟你爸一样、闷葫芦。”秋红嘴里面念叨着。

这时建强推开门进来,看着喝茶的旭彬:“年好。”

“好! 坐这、喝茶。”随手给建强拉过来一个小板凳。

“秋红,拿个茶杯。”

“你自己不会取呀。”旭彬嘿嘿着取了个茶杯,给建强到了一杯滚烫的茶水。

“喝、、、吃、、、”旭彬指着茶又指着油饼说。

“迎完喜神叫上春生,袁波他们聚一聚,大过年的,哥四个可是玩尿泥长大的。”建强边喝边说。

“行啊,建强。去谁家呢?”

“当然去我家,我让秀芹做一桌,年前小舅子还送我两瓶好酒呢。”

“这两年你混的不错,应该去你家。”旭彬嘿嘿地笑着说。

“迎完喜神,直接去我家,来时什么也别拿。”

“建强,别让我家旭彬喝醉啊。”秋红边收拾床上边说。

“你放心吧秋红,我就从来没见旭彬醉过,这人贼的很。”建强嘿嘿地说。

“明明,新年快乐。”建强握着明明的小手,随手把一百元塞进明明的口袋里。

秋红赶紧说:“建强你这是干什么呀?”

“没事,给娃的年钱,又不是给你们的。”建强笑着回应。

“明明、还不谢谢强叔。"旭彬不好意思地说。

“谢谢、强叔。”明明愉快地说。

建强性格直爽,直来直去,经常留一平头。辍学以后就进了工程队,几年以后学会了电焊这门手艺,前年从工程队出来自己开了个电焊加工部,秀芹在家种地,建强那活多了秀芹就去帮忙,农忙了两口子就去地里。也落得自由自在,而且这两年生意还不错,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早上十点迎喜神开始了。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向村口走来。穿着新衣服的孩子们活蹦乱跳,你追我赶。男人们丰神飘洒,女人们更是打扮得如花似玉,个个跟新郎新娘似的。几个小伙子抬着一个大圆红鼓,春生敲打着鼓,老四打着锣,后面一头威武雄壮,眨着眼睛的狮子摇头摆尾向村口走来。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马路中间是鞭炮,大炮,烟花,正所谓是万炮齐鸣,纸屑满天飞。旭彬领着明明站在不远处看着。秋红和周燕站在一起,周燕看着秋红的衣服说:“你看你秋红,大过年的也不知道把新衣服穿上,你看看他们。”

周燕边说边指着前面的一堆女人。

“我早上忙的没顾上换就出来了。” 秋红难为情又嘿嘿地说。

旭东和几个同学在一起,好长时间没见了又说又笑的。突然有一个小伙领着狮子转着圈,又是翘腿,又是空翻。虽然他们不是那么专业,但是幽默的动作惹得大家一阵阵掌声,一声声欢笑。人们相信舞狮子是祥瑞之兽,舞狮能带来好运,所以每逢春节都会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舞狮助庆祈求吉利。

建强走过来:“春生,等会完了你叫上袁波来我家。”

“干嘛呀......” 春生掏了一根烟递给建强

“给我拜年呀,傻样。”建强嘿嘿着。

“有那么严肃吗?不就是过年嘛,嘿嘿。”

“还有旭彬,就咱们四个,我先回去了、、、不准拿东西,谁拿我跟谁急。”建强边说边回家去了。不一会村里的人们慢慢的散去。旭彬领着明明边走边说:“明明,你跟着妈妈去奶奶家。我去你强叔家。”

“旭彬,回家吃饺子呢。”周燕喊着旭彬。

“不了,建强叫我们聚聚。”旭彬边走边说。

秋红和周燕来到老院,母亲正在包饺子,秋红洗洗手赶紧也包。

不一会旭东也回来了,父亲对旭东说:“等会吃完饭,你和旭彬去给你舅舅拜个年。”

“爸,旭彬去建强家了。” 秋红边包饺子边说。

“我和周燕去。” 旭东说。强强也嚷着要去。

“那行吧,下午可能来亲戚,秋红在就行了。强强,你就别去了,和明明在这玩。”

小说----年味

6 小时候喜欢过年,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服,还可以吃好的。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冬遇见春,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

春生和袁波都在工程队干过,但是春生跟着表兄干,学的是水暖这门手艺。自从学会,两人包活干,利益平分。这两年开发的新楼房多,加暖气片行业自然很是吃香。袁波是给工程老板干活,而且挣的是小工钱。换了个工地还是一样,这人话少,不善于交际。

春生约好袁波和旭彬一道又说又笑向建强家走去。

建强 一边收拾桌子一边催促秀芹。也经常在秀芹耳边念叨哥几个的感情有多深,结婚好几年了一直没停过。两口子唯一不足的是没有孩子,医院去了无数次,偏方吃了无数次就是怀不上。建强喜欢孩子,所以看见明明特亲。

来到建强家,三个同时抱着拳头鞠着躬:“二位,新年好。”

“得了吧,整得跟唱戏似的,快进屋。”建强笑着招呼。

秀芹手里端着菜笑着说:“你们几个老没个正形。”

看着满桌子菜肴,四凉四热。旭彬闻着吸了几口气:“真香。”

春生左手背着右手指着桌子,慢悠悠地转了一圈,最后手指着‘糖醋鱼’说:“鱼儿呀!小时候,我看见你就直流口水。”

这时袁波随手拿起一块抹布:“乖,我给娃擦擦。”说着就向春生的嘴擦去。

“好了、好了,别闹了,大家都快入坐。”建强边笑边拉着哥几个坐下。

“袁波,你咋把娃没领上,你小子自从离了婚,娃可是受罪了。”旭彬指责着。

这时春生说:“是那娘们不要咱哥们了,对吧,袁波?”

袁波瞪了一眼春生:"一进门拿我开涮呀。”

“就是,大过年的,不说这个。给,把嘴塞上。”建强边递烟边说。

“秀芹,你什么时候给我家那口子,传授一下做饭经验。我能享受上建强这么一天,今生足矣。”春生调皮地说。

“春生,你家那一个顶秀芹俩,你还不知足啊。”袁波顽皮的回应着。

旭彬喝了一口茶一本正经地说:“两个不止,起码两个半。”

建强刚递完烟,还没坐稳笑着一下子向后翻倒在地。

秀芹一只手捂着肚子一只手轻拍着春生笑着说:“春生,嫂子理解你,嫂子支持你。”

春生摇晃着脑袋沮丧地说:“看来我是第二个袁波,一不小心掉坑里了。”

袁波一口水没喝下去,呛着咳了好几回:“你还有自知之明啊,哈哈。”

旭彬摆上酒杯说:“言归正传,开席……”

建强赶紧招呼着说:“对、对,开吃。”建强还没说完。

旭彬故作惊讶地接着说:“秀芹,昨晚你没给建强吃吗?”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春生和袁波一下子哈哈大笑。

反应过来的秀芹红着脸说:“我招谁惹谁了,昨晚不是喝醉了吗。这不,刚才还翻跟头呢。” 大家又是哈哈大笑。

建强站起来端着酒杯说:“来,哥们,春节快乐,喝一个。”

旭彬也跟着端着酒杯:“哥几个,都是从刨土土到现在,兄弟情深。”

春生铿锵有力地说:“希望我们年年有今日。”

袁波跟着说:“这辈子有你们几个做伴,值了,干杯。”

“好,我们连碰四杯。”建强激动地说。

四杯酒下肚,哥几个已是昏昏沉沉,

春生点了一根烟:“旭彬,过完年了跟我干活去,水暖这活不难,你那么聪明一学就会。将来有个一技之长,也不至于饿死吧。” 春生、矮个、略胖,人讲义气,做事绝不含糊。

“就是旭彬,听春生的。咱们四个就建强和春生混的好,不过我比你强一点点。唉!咱俩一样,都没出息。”袁波伤感地说。袁波戴一副眼镜,说话声音小,有点娘娘腔。

建强也在一旁也说:“就是,你看你老这么晃也不是个事啊。”

春生激动地说。“男人没钱,狗屁不如!......你这一晃呀,明明就要娶媳妇了,你再一晃就老了,再晃一晃就没了。”

旭彬嘿嘿地说:“哥几个这是咋了,一瓶酒还没完呢。”

春生手指着旭彬喃喃地说。 “你就装吧,我看你能装到什么时候。早上我都看见了,我觉得咱们家秋红可怜。满村那个女人穿的不是华丽招展,唯独秋红穿的还是结婚时候的衣服,你对得起秋红吗?”

建强和旭彬关系最好,而且是邻居。听完春生的话,恍然间眼含泪花叱责道:“旭彬,你没钱过年,你怎么不给我说一声,你太让我失望了。我知道你张不开口,但是你也不能这样作践自己啊。”

袁波走过去手搭在旭彬的肩膀说:“我知道你心气高,不管做什么首先得养活了孩子老婆。我希望你别学我。”

旭彬在哥几个的攻击下,心里防线奔溃了,内心翻江倒海。他知道,他什么都知道,就是说不出来。也许命运对他不公平,也许生活的考验一次次没完没了。他是心气高,他总想着要干出大的一番事业来,可是命运不给他机会。他尝试着从头开始,但就是有抹不开脸面。这一刻多少委屈突然间一拥而出;多少人的冷言恶语,只有他知道。一直内心很坚强的他,在今天,他就像个小孩子,在内心哭诉着自己的不幸。也许这份痛只能在心底发泄,也许哥几个就是他最大的精神依靠。眼睛的泪花几乎要奔溃,但又刹住在心灵的边缘。旭彬端起一大杯酒,猛地灌进嘴里,压住了即将爆发那颗脆弱的心,他不想让哥几个知道,因为他重视这份兄弟之情。

旭彬喝完酒,缓了缓神:“哥几个,谢谢你们。我们不求刘、关、张之情,但求我们兄弟四人,情义、今世永存。”

旭彬说着给各位到满酒:“撒也不说了,哥几个,喝一个。”

也许默契往往是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就让它在心里品味吧。

建强瞅着旭彬,但又不知道说什么,只是转变方向:“吃菜,都凉了。”

春生心里知道,但又不便直说,他知道此刻再说,就是多余的。他何尝不是,他更懂得这份不寻常的兄弟之情。所以他也转变方向,让气氛活跃:“等会咋们打麻将吧。”

袁波也随和着说:“好呀,好长时间没摸了,你一说,真有点痒痒的。”

这时秀芹进来,看见满屋子烟:“我的天哪,你们能不能少抽点 。”

建强歪着头沮丧着说:“媳妇,哥们抽的不是烟,是寂寞。”

春生和袁波同时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秀芹瞪着眼着说:“什么歪理邪说,都这样还寂寞呀,那你怎样就不寂寞了?”

这时旭彬站起来手里端着一杯酒说:“别听他胡扯,今天谢谢你了秀芹,我敬你一杯酒。”

秀芹端起酒一饮而尽:“我咱感觉像离别的车站!”

袁波他们先是一愣,又是哄堂大笑。

春生感慨到:“一对人才啊。”

最后,哥几个又是唱又是跳,就像小孩子,就像人生得意须尽欢一样。闹腾了几个小时又摆上麻将,一直玩到大半夜......

人总是喜欢愉快而厌恶伤痛,许多时候,我们不快乐,并非因为寂寞,而是太多的无能为力,太多的不愿割舍。如果难过,就努力抬头仰望天空,它那么大,一定包容你的所有委屈。

小说----年味

7 旭彬自从昨天从建强家回来,内心一直愧疚不安。一个人冒着烟,春生的话一直在耳边萦绕。建强和秀芹去了老丈人家,春生两口子在家招呼亲戚,袁波忙着走亲戚拜年。人总是在虚伪着拉近亲戚之间的亲情,也就在过年,礼尚往来,运作着一项任务。没有共同话题,尴尬局面,反而不如直接放礼品走人。一件礼品转来转去,转到十五也发霉了,当然倒霉的是最后一家。正应了那句话,远亲不如近邻。人和人之间,不管再亲,只要不交往,最终是陌路人。

父亲依旧在院子里忙着忙不完琐碎活,明明和强强在院子里你追我赶,玩的是满头大汗,旭东和周燕在炕上陪着母亲拉着家常,秋红仍然在她的岗位给一家人做中午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做,平淡中显得那么自然。

院子的中间有一颗苹果树,父亲在忙着拉枝,偶尔也把多余的剪下来。

“爸、大过年的你忙撒呀。”突然女儿田丽丽抱着一岁的女儿和女婿于涛站在父亲的身后。

父亲惊讶之余又微笑着说:“闲得没事干,找点活干,你们来啦,快进屋。别把娃冻着,你妈,你哥,你嫂子都在呢。”于涛家在县城,自从丽丽嫁过去,两口子开了一个小饭馆。

明明和强强跑过来拉着丽丽的衣角:“姑姑、姑姑。”

丽丽用一个手摸着两个说:“想不想姑姑啊。”

两个异口同声:“想、想、想......”

于涛蹲着拉着两个的手:“那你们有没有想姑父啊。”

两个还是异口同声:“想、想、想......”

于涛随手掏出钱包,取了两张:“乖,明明一张,强强一张。”

明明和强强有了经验:“谢谢,姑父。”

于涛诧异微笑地说:“不错,有进步,去年还不会,今年都会说谢谢了。”

这时秋红半个身子伸出门外:“丽丽、于涛,你们来了。”

丽丽和于涛都客气着:“嫂子......” “嫂子......”

这时旭东和周燕出来:“丽丽来了......” “快进屋......”

丽丽和于涛都微笑着:“哥、嫂子......” “哥、嫂子......”

丽丽进屋后看着炕上的母亲:“妈,你身体还好吗.”

“好、好......” 说着话便把小豆豆抱她怀里。

周燕和母亲逗着小豆豆笑,明明和强强也趴在旁边凑热闹逗小豆豆玩。母亲给小豆豆掏了一百,当然也少不了父亲也是一百,旭东给小豆豆两百。然后招呼于涛坐沙发上,泡了一杯茶放到跟前。父亲寒暄着让于涛抽烟,吃瓜子,问长问段,偶尔旭东也插一句。不一会,秋红端上来热菜、凉菜,摆放到桌子上。父亲招呼着都坐一起吃饭。

旭彬每次回来吃饭总是先进厨房。看着忙出忙进的秋红,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傻站着干嘛,丽丽他们一家来了,他们都快吃完了,你先去看看他们,完了我给你做些吃的。” 秋红边说着边忙自个的。

旭彬喃喃地说:“秋红、我对不起你,让你受苦了。”

秋红歪着头惊讶地看着旭彬,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她惊叹不已。

旭彬缓缓走到跟前握着秋红的手说:“这么多天就你一个人跑出跑进,我都看在眼里。为了这一大家子,谢谢你老婆。”秋红从惊讶到泪光闪烁,突然间幸福是多么的美妙。她慢慢地靠进旭彬的怀里,真真切切地享受着温暖的怀抱。

旭彬紧紧地抱着秋红,在耳边亲切地说:“秋红、你听着,如果我旭彬有出人头地的一天,我绝不辜负你。”

这么多年,多少天的委屈,多少天的期望,在这一刻倾尽而出,秋红只是哽咽无语,泣不成声。也许在这一刻她才能释放出来,也许在这一刻她的心才有了归宿。也许一个女人的心,付出再多,别无所求。她只需要一颗爱的心。

其实男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好面子,因为好面子大男子主义占据了自私的内心。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是最强大的正能量。天有阴晴,月有圆缺。你怎样看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回应你。多一些抱怨,它只会使你堕落;多一些感恩,它能使你昂扬。

小说----年味

8 年在悄悄地划过,平淡中显得那么充实,这就是年味。也许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所承载的希望有所差异,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生活。

一夜北风,呼啸不停。灯火阑珊处,杂物飞扬。夜不在是那么平静,狂躁的冷风回旋在天地之间,它好像是怒吼,又好像是爱抚……渐渐地有了水的味道,这种味道一直亲近着黄土大地。黎明时分,风去了,坦然中显得那么自然。夜空恢复了寂静,安静得就像熟睡的孩子一样,那么贪婪,那么执着。不一会,片片雪花,纷纷扬扬,在半透明的夜空,显得那么多情,那么潇洒……足足三个小时,大地已不再是原来的模样,他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素裹,树木繁枝,层屋尽染。咋眼望去,美妙景观,让人叹止,原来我们的世界如此美丽!

这一场雪给农民带了喜悦,同样给年增加了喜庆。正月雪,期盼已久的人们,个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水是生命之源,本就养育着一方生命。

写作於:2019年.2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