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丹蔻,古人也喜歡做指甲!數千年的指尖藝術

女人天生愛美麗。而一雙漂亮的手等於一張燦爛迷人的笑臉,所以人們常說手代表著人的“第二張臉”。

現代女性很多在日常生活中都喜歡做美甲,讓自己的手看起來修長好看,五彩繽紛的美甲顏色更是讓女性的美又多了一種色彩,這也使得當今美甲行業十分火熱。

但你可能不知道,美甲並不是近幾年才興起的,在我國古代時期,美甲就早已出現。看清宮劇那些妃嬪手上長長的護甲,大家也能看出一二。

十指丹蔻,古人也喜歡做指甲!數千年的指尖藝術

雖沒有現代的技術水平和工藝製品,但古人們仍熱衷於蓄甲、染甲、護甲,它不僅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還展現了一個時代的文化,更是人們對美孜孜不倦的追求。

蓄甲

在我國古代,一直以來就有蓄甲的傳統,古人修剪指甲不僅要注意修剪的時間,更要避免諸多禁忌。

唐人孫思邈的《千金方·養性篇》中記載“凡寅日剪指甲,午日剪足甲及燒白髮,吉”,剪完指甲後,也不能隨意丟棄,因而對於指甲的處理也十分重要。

對於剪下的指甲,古人通常是放在單獨的匣子中或者用布包好妥善保存,要麼就是埋在土中,代表落葉歸根。

十指丹蔻,古人也喜歡做指甲!數千年的指尖藝術

古人蓄甲也是有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在古人的觀念中,指甲也是身體的重要的一部分,是不能隨意損毀的。

此外,審美的需求也是古人蓄甲的重要原因。古代那些長期處於閨中的女子都追求有一雙“美手”,而對於美手的標準則是“手如柔夷,指若青蔥”。

因此,除了十指不沾陽春水,希望膚如白脂外,她們還會在指甲上下功夫。留一手長長的指甲,則會顯得手纖細狹長,因此,不管是貴族女子還是勾欄瓦市的歌妓,甚至是大戶人家的丫鬟都喜歡留著長指甲。

十指丹蔻,古人也喜歡做指甲!數千年的指尖藝術

如《紅樓夢》中的晴雯就喜歡留著長指甲,古人三寸約等於現在的10釐米,這個長度的指甲,可以肯定是無名指和小指所留。能長這麼長,平日必然加倍呵護,小心翼翼,稍一不注意就會折損。

晴雯在怡紅院仗著賈寶玉寵愛,十指不沾陽春水,真真與千金大小姐無異了。晴雯生病,胡庸醫看到的晴雯的指甲就是裝飾過的。晴雯從幔中單伸出手去。那大夫見這隻手上有兩根指甲,足有三寸長,尚有金鳳花染的通紅的痕跡,便忙回過頭來。

接下來咱們就來說說古人是如何來染甲的!

十指丹蔻,古人也喜歡做指甲!數千年的指尖藝術

染甲

染甲可追溯到人類文明早期。

最早的染甲出現在宗教祭祀中,祭祀人員將指甲塗上各種圖案,用於祈求神靈保佑。

商周時期的一些貴族女子,則通過將蜂蠟、蛋白等混合塗在指甲上以保持指甲的光澤透亮。到了唐宋時期染甲風潮日盛,工藝也日漸精湛起來。

十指丹蔻,古人也喜歡做指甲!數千年的指尖藝術

1、染甲材料

現如今我們做美甲,所用的指甲油可以分為水性、油性等等,但是其原料大多還是硝化纖維配以各種化學溶劑。

但在古代,由於受到當時的生產力、技術及相關工藝的限制,當時的染甲材料主要是各種鮮花,因此當時的染甲顏色多為紅色。

上面我們提到過的鳳仙花就是當時最常使用的染甲材料。鳳仙花,又稱“指甲花”,“急性子”。其花瓣和花葉都可用於染甲,主要是將花葉搗碎以後製成花汁,用花汁染甲。

但由於單純的花汁染甲的固色效果並不好,還需要加入少量明礬,只有加入明礬,鳳仙花汁染指才會色澤鮮紅,且長期不易褪色。

除鳳仙花外,丹蔻也是古時染甲的材料之一。丹蔻花,俗名千層紅。人們平時也會用丹蔻形容一雙染了指甲的手。十指丹寇,女子十指的指甲塗上蔻的花朵,顯出鮮豔的紅色。

十指丹蔻,古人也喜歡做指甲!數千年的指尖藝術

2、染甲方式

關於古時染甲的具體方法和操作步驟在許多文獻中均有記載。

拿用鳳仙花染甲來說,首先要將鳳仙花搗碎製成花汁;之後將與指甲同等大小的絲綿薄片浸入鳳仙花汁之中;等吸足花汁後取出,並放置於清洗乾淨的乾燥的指甲表面;之後用布條纏裹,過夜。

如果一次浸染不能夠上色,那麼就需要多次浸染,但是一旦染成,色彩鮮豔,數月之內不會消失。

這種方法是當時最受當時女子歡迎、最普遍的方式。加上鳳仙花染指色彩豔麗,持久不消,更是深受閨中女子的喜愛。

十指丹蔻,古人也喜歡做指甲!數千年的指尖藝術

3、染甲相關習俗

由於染甲的傳統由來已久,在此期間也發展出了不少與染甲相關的習俗。

例如在清代時,每年的七月七日,許多婦女會聚集到一起,使用由鳳仙花、丹蔻花等製成的自制染料染甲。清代朱象賢所著《聞見偶錄》中就有相關記載:“七夕,婦女採鳳仙花搗染指甲,紅如琥珀可愛。”

而且在古代,染甲不單單是女子的專利,有些男子也會進行染甲。放在現代,男人們要是塗了指甲,怎麼看怎麼娘吧~但有喜歡的也可以嘗試一下哦!

十指丹蔻,古人也喜歡做指甲!數千年的指尖藝術

護甲

一說起護甲就不得不想到清朝。護甲,又稱“指甲套”,誕生之初是用來保護指甲的,但隨著製作工藝的提升,護甲變得越來越精美,也因此變成了一種裝飾品。

護甲之所以會被髮明,是由於蓄甲的習慣導致古代的女子一般都會有長長的指甲,但長指甲的保養卻是一項非常細緻艱苦的工作,長指甲極易折斷,古人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指甲,就發明了護甲。

護甲的歷史由來已久,但真正流行是在清朝,也可以說護甲在清朝時期達到了巔峰,不論是製作工藝、使用材料還是紋飾都特別精良。

十指丹蔻,古人也喜歡做指甲!數千年的指尖藝術

護甲不僅反映了我國古代的審美狀態,更是一種階級象徵,折射出女性的地位。清朝護甲佩戴的風尚從宮廷漸漸瀰漫至宮外,不僅僅是一些皇室貴族帶護甲,皇城外大戶人家貴婦人也熱衷於佩戴護甲。

所以在看清宮劇時,我們會看到不同地位的妃嬪娘娘們,其護甲的品類也是有很大差距的。

尊貴、時尚是古代女子的標籤,護甲只是眾多裝飾品中的一小部分。變美有多種方式,古代女子尚且如此,現代女子多美一點化妝品有何不可呢~

你平時喜歡做美甲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