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幾步,軸類零件加工成功率大大提高


學會這幾步,軸類零件加工成功率大大提高

軸類零件是一種常見的零件類型,其結構為旋轉體,長度一般大於直徑,在各種機械設備中有廣泛地使用,用來支承傳動零部件,傳遞扭矩和承受載荷。軸類零件的加工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可以通過本文了解一下具體的加工步驟和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一、軸類零件基本加工路線


軸類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外圓表面以及常見的特形表面,因此應該針對各種精度等級和表面粗糙度要求,選擇最合適的加工方法。其基本加工路線可以歸納為四條。


學會這幾步,軸類零件加工成功率大大提高


首先是從粗車到半精車,再到精車的加工路線,這也是針對一般常用材料軸類零件針外圓加工,選擇的最主要的工藝路線;其次是從粗車到半精車,再到粗磨,最後採用精磨的加工路線,對於黑色金屬材料和精度要求較高,表面粗糙度要求較小且需要淬硬的零件,這種加工路線是最好的選擇,因為磨削是其最理想的後續加工工序;第三種路線是從粗車到半精車,再到精車,金剛石車,這種加工路線專門用來加工有色金屬材料,因為有色金屬硬度較小,容易堵塞沙粒間的空隙,採用磨削通常不容易得到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必須採用精車和金剛石車工序;最後一種加工路線是從粗車到半精車,再到粗磨,精磨,最後進行光整加工,這種路線對於黑色金屬材料經過淬硬,且對精度要求較高,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較低的零件是一種經常會採用的加工路線。


二、軸類零件的預加工


軸類零件在車削外圓之前,先要進行一些準備工序,這就是軸類零件的預加工過程。最重要的準備工序是校直。因為工件毛坯在製造、運輸和保管過程中,經常會發生彎曲變形。為了保證裝夾可靠以及加工餘量分佈均勻,在冷態下,通過各種壓力機或校直機來進行校直。


三、軸類零件加工的定位基準


首先是以工件的中心孔作為加工的定位基準。軸類零件加工中,各外圓表面,錐孔、螺紋表面的同軸度,端面對旋轉軸線的垂直度都是位置精度的重要體現。這些表面的一般都是以軸的中心線為設計基準的,用中心孔定位,符合基準重合的原則。中心孔不僅是車削加工時的定位基準,也是其它加工工序的定位基準和檢驗基準,符合基準統一原則。當採用兩中心孔定位時,還能最大限度地在一次裝夾中加工出多個外圓和端面。


學會這幾步,軸類零件加工成功率大大提高

其次是以外圓和中心孔作為加工的定位基準。這種方法有效克服了中心孔定位剛性不佳的缺點,尤其是加工較重的工件時,中心孔定位會造成裝夾不穩,切削用量也不能太大。採用外圓和中心孔為定位基準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粗加工時,採用軸的外圓表面和一中心孔作為定位基準的方法能在加工中承受較大的切削力矩,是軸類零件最常見的一種定位方法。

第三是以兩外圓表面作為加工的定位基準。在加工空心軸的內孔時,不能採用中心孔作為定位基準,因此應使用軸的兩外圓表面作為定位基準。當加工機床主軸時,常以兩支撐軸頸為定位基準,這樣可以有效保證錐孔相對支撐軸頸的同軸度要求,消除基準不重合而引起的誤差。

最後是以帶有中心孔的錐堵作為加工的定位基準。這種方法在空心軸的外圓表面加工中是用最為普遍。


學會這幾步,軸類零件加工成功率大大提高

四、軸類零件的裝夾


錐堵和錐套心軸的加工必須具有較高的加工精度,其中心孔不僅是本身製造的定位基準,也是空心軸外圓精加工的基準,必須保證錐堵或錐套心軸上錐面與中心孔有較高的同軸度。因此,在選擇裝夾方法時應該注意,要儘量減少錐堵的安裝次數,從而降低零件的重複安裝誤差。實際生產中,錐堵安裝以後,一般來說在加工完畢之前,都不會在加工中途拆下或者更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