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两台机分别为8代低压CPU和4代桌面CPU,性能没区别?

富3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其实这个问题比较好理解,英特尔同一代的cpu,普遍笔记本的u要比桌面级的低一个级别,例如笔记本的8代标压I5,性能只能跟桌面级的8代I3差不多,如果低压,性能还会更低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笔记本的设计轻薄,散热不是很好,功耗设计限制,不能像台式机那样大散热,大电源,任用,所以性能就会低,优点就是便携,低功耗,移动办公可以延长待机时间!

你说的这个情况,理论上笔记本的要强,你说的实际体验差,可能有2个问题,第一3dmax是渲染要求综合性能,对cpu显卡都有要求,不单单只要求cpu,第二种可能就是笔记本散热不好,导致渲染时温度高,系统对显卡cpu进行了降频处理!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王叫我来巡山dmm


长时间的睿频,和长时功耗

i5-8250u是四核八线程,基准频率1.6GHz,动态加速频率3.4GHz,15W(TDP)热功耗设计。

i3-4150是双核四线程,主频:3.5GHz。54W(TDP)热功耗设计。


这里我们需要明确几个问题!

CPU后缀:8250U,CPU后缀已经表明他的身份,他说一款低压U,低主频,低功耗,散热能力有限,那低压笔记本U意味着什么?可以处理简单的问题,可以短时通过睿频增加性能提高功耗!记住哦这里说的是短时!4150是标准的台式U这没有什么好提的


长时功耗:8250U的长时功耗纸面是15W,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散热跟不上,功耗低于10W的情况比比皆是!4150的长时功耗只要散热跟得上可以在60W左右,超过基准功耗的54W。


长时主频:它跟长时功耗存在因果关系,只有长时功耗可以稳定在一个高位上才能保证长时主频的稳定,只有稳定在高位上才能有好的性能!

图中:所谓的跑分当然是i5-8250U高啊,它通过短时间的睿频把主频稳定在3.4,并且是8线程,i3-4150 因为是低端u,没有睿频选项主频只有3.5,而且是4线程,所以跑分上肯定是i5-8250U占优!


但如果,在时间的高负载下,I5 8250U就无法稳定在3.4主频,有可能只有1.7.1.8,这时候他的性能论单核就是非常糟糕,论多核勉强战平I3 4150

举个简单的算术,粗略了解一个理论流程,便于理解

短时主频(类似于一次跑分,短时负载)

I5-8250u:3.4*8=27.2

I3-4150 :3.5*4=14

27.2>14,接近2倍

长时主频(类似于渲染这种长时负载)

I5-8250u:1.7*8=13.6

I3-4150 :3.5*4=14

13.6≈14,性能相仿

这只是粗略的理论值计算,并忽略了显卡加速的参与,不过H6770相当于N卡的GTX650,GTX650的性能跟MX150,性能上差距不大,满血版MX150可以超过H6770,残血版MX150性能基本上等于H6770的性能!

所以,如果对比的话,尽量用笔记本标压U对比台式机CPU,笔记本U的散热和热设计功耗本就低于台式机,仗还没打就低人一头!低压U的设计就更趋近于保守,它的性能全靠短时睿频,一旦散热和功耗更不上,立刻变弱鸡,只能靠多线程撑着场面,单线程已经不能看了!


极客李老厮


本来设计就是这样,8代的tdp是长时间功耗限定,短时间功耗限定有个70-80W。

同理8300H也基本等于4790K,但跑分是这样,不代表长时间游戏性能也一样。

渲染时产生高温或长时间满载会撞功耗墙而降频率。


系统之家OSHOME


原因很简单,笔记本散热跟不上,无法像台式机那样长期保持最高睿频,而一旦频率下来了,性能也就下来了


唐坤23


可以用鲁大师测试比较一下,鲁大师在跑分等测试上还是很实用的。


何必从相识


你把两台电脑的配置发出来或许有人精确回答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