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一盞煤油燈

心中,那一盞煤油燈


今天,我回老家,在一個角落裡發現了曾經用過的煤油燈,燈已經佈滿了灰塵。看到它,心又彷彿回到了那個點煤油燈的年代。我把它帶了回來,擦拭乾淨,高高的放起,不再讓它躲在角落裡。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城市的一條條街道變成了皓光閃耀的銀河。夜晚,燈光照亮了城市的天空;道路上,車輛如長龍在奔跑;路口,紅綠燈不停地交替閃爍,彷彿為城市的夜晚奏著樂歌。

心中,那一盞煤油燈


只是,你可知道,在那個尚未通電的年代,黯淡微弱的煤油燈光曾照亮了無數人童年的身影。每當夜幕降臨,一座座草房裡一盞盞鋪滿油漬的煤油燈不緊不慢的亮了起來,給千家萬戶帶去了光明。

記憶中的煤油燈的燈光,溫暖無比,承載著回不去的時光。油燈早已淡出了人們的生活,但油燈下那段青澀的記憶卻依舊鮮活。

心中,那一盞煤油燈


一盞煤油燈立在桌上,莘莘學子趴在桌旁,伴著昏黃的燈光讀書寫字,對於現代人來說,那只是電影裡的一個鏡頭,或者書本里的一個情節。但對於好多上世紀7080年代以前的人來說,卻是一個永恆的記憶。有時候嫌暗,把燈捻弄長一點,這樣就會遭到母親的呵斥,因為這樣浪費煤油。

心中,那一盞煤油燈


家裡煤油燈有時候摔壞了、或是燈芯燃燒盡了、再或是燈不夠用,我們就會換芯或是做新燈。找一個墨水瓶或其它瓶子,灌上煤油,用納鞋墊的棉線穿過一段小鐵管,這樣,一個簡易的煤油燈就製成了。那個時候做燈也是一種童年樂趣。

心中,那一盞煤油燈


在農忙時,每天都要忙到很晚,如果月光明亮,一家人就圍在院子的石桌子上吃晚飯,以月色當燈,這樣也不用點煤油燈破費錢了。

農閒的夜晚,叔叔嬸子們,大爺大娘們,都會到一家,在一盞煤油燈下拉家常,納鞋墊,搓麻繩。其樂融融,溫暖無比。

心中,那一盞煤油燈


老一輩的人因為貧窮上不起學,不認識字,但他們喜歡聽書。在我們生產隊裡有一位大叔識字,冬天的夜晚,他們有時會聚集在大叔家,有時會聚集在牛棚裡,聽大叔讀書。一盞煤油燈下,一張張飽經滄桑的臉洋溢著幸福,沉浸在故事情節裡。

心中,那一盞煤油燈


如今,被電燈、LED燈、吊燈、吸頂燈取代的煤油燈,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被遺忘在某個積滿灰塵的角落。生活,幾經蒼桑鉅變,沉澱下來的僅剩記憶的符號。

煤油燈雖已隱退,但它卻溫暖了一個時代。它不僅溫暖著許多人的記憶,也見證了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