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网上出现“发哨人”被删文章的各种版本,老胡这样看

今天网上出现“发哨人”被删文章各种语言和文字、符号版的帖子。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表达不满情绪的一种“网上行为艺术”。这样的不满情绪由来已久,它们总要通过一些契机和方式释放出来。其实在社交媒体时代,形成这种瞬间的集中释放是比较容易出现的,因为几乎没什么成本,如此而已。

老胡还是主张多沟通。另外,体制的相关设计要给社会必然存在的一些不满情绪留出必要的释放出口和空间,而不要让一切都处于刚性的管理之下。这会有助于我们社会的整体和谐。

这次抗疫初期出了问题,但国家出手后很快翻转了局面,而且随后又有很多西方国家纷纷中招,人们对疫情的认识已经有了更广泛的坐标,除了“哨”的问题,人类社会的一些共性弱点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国做得好的地方同样被看到,我认为围绕疫情的舆论大环境已经变化。

客观说,中国舆论场受到的政治重视程度远高于欧美国家。在欧美国家,大体“什么都能说”,但同时的情况又是“说什么都没用”。那里出一个提案,只要议会上的票够,强行通过就是了。中国这边反对意见一刷屏,外国人永居法草案就得进行修改了。中国互联网上只要是形成了集中意见的,大多都会在后来的政策中体现出来。有时候一些言论被删掉了,但是它们实际产生的政策性反思和影响并没有删掉。

所以呢,中国互联网舆论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玩法”,这当中不断有碰撞,磨合。老胡希望的是,这会是一个不断促进官民沟通和社会理解的过程,当发生摩擦时,大家都多一些耐心、理解和包容。别把一些事情看得太重,给接下来的磨合多留一些空间。

今天网上出现“发哨人”被删文章的各种版本,老胡这样看

胡锡进微博截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