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恋,家长奔溃?堵不如疏,这3个方法让你轻松应对早恋现象

01 早恋究竟是什么?

《诗经》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意思是说,那河边芦苇苍盛,深秋的露水已经结成霜,我的意中人在哪儿呢?就在河水的另一边。我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悠长,顺着流水去找她,宛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及。

一股恋爱的气息跃然纸上。

可是,被信奉为美好象征的爱情,在家长眼中,犹如洪水猛兽,但凡孩子有喜欢异性的苗头,就要立马扼杀。

电视剧《小欢喜》有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乔英子和方一凡,情如兄弟,又在同一高中上学,无话不谈。

某天,英子想到父母离婚,触景伤情,哭得很伤心,在旁的方一凡便用上了学校教的“拥抱疗法”安慰英子。

不料,这一幕被两人的妈妈撞见了。于是,方一凡和乔英子的正常交往行为,硬是被家长定性为“早恋”,宋倩还特意开始每天早晚接送女儿,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女儿和方一凡单独相处,感情升温,影响学习。

孩子早恋,家长奔溃?堵不如疏,这3个方法让你轻松应对早恋现象

家长们常说,什么年龄该干什么事,他们认为早恋的时间界限便是高考。

18岁之前的正事只有高考,好孩子应该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那高考后呢,最好是谈恋爱、结婚生子,步步走在同龄人的前面。

然而,心理学认为,孩子的情感认知是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3-4岁会出现婚姻敏感期,小朋友会突然出现要跟爸爸妈妈结婚的想法,6岁会形成比较成熟的性别意识,9岁之后情感会经历一个潜伏期,这段时间没有大的变化,直到16岁和性一起成长,18岁才基本成熟。

如若真的是在适合的年纪,干合适的事,高中谈恋爱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正是在这一年龄段,爱情才有怦然心动的懵懂和美好。

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会对异性产生好感。

曾经有位记者做过调查,他采访了幼儿园83个小朋友,结果显示,有58个小朋友都说自己“心里有喜欢的人”,喜欢的原因多是因为对方长得好看,或者是因为对方跟自己看同一部动画片,有共同语言。简单又纯粹。

孩子早恋,家长奔溃?堵不如疏,这3个方法让你轻松应对早恋现象

所以,早恋本是一个伪命题,恋爱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也不应有固定的年龄,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会在哪一刻对异性有好感

就像黄磊所说,15岁不叫早恋,15岁青春期,懵懵懂懂。恋爱就是恋爱,情窦初开,是美好的,早恋这个词就不是好的,很混蛋。

02 封杀早恋,得不偿失

从家长的角度考虑,拒绝早恋,无非是害怕影响孩子学习,尤其是高考前夕,寒窗苦读十几年,不想让孩子分心,看似无可厚非。

可是,早恋未必会影响学习成绩,好的恋爱反而能够提高孩子的进取心,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自己心仪对象的关注和倾慕,读书时候,学习成绩就是最好的魅力武器。

有网友曾经分享过:

初中时,自己学习成绩很差,勉强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高一,谈恋爱了,女朋友成绩排名年级前五,为了不让女友看低自己,把游戏全删了,每天不是背古诗就是做阅读,数学不好就拼命请教同学,连他妈都说,这么久了,就没见过他学习这么努力。

孩子早恋,家长奔溃?堵不如疏,这3个方法让你轻松应对早恋现象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也叫“禁果效应”,越是被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要得到手。

如果说,当有外界压力要求人们放弃自己的恋人时,由于逆反心理,人们反而会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增加对恋人的喜欢程度,

父母干涉越大,恋人们爱得越深

乔英子和方一凡被家长怀疑早恋后,多次解释都得不到清白,实在是无法忍受爸妈的猜测和指点,方一凡索性牵起英子的手,“你非要把我们撮合在一起是吧,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正式在一起了。”

乔英子还顺势跳到方一凡身上,“这可是你们逼我的。”

孩子早恋,家长奔溃?堵不如疏,这3个方法让你轻松应对早恋现象

原本毫无意思的两个人,反倒有可能因为父母的棒打鸳鸯成了一对,这不是和家长们的初衷南辕北辙吗?

甚至于,有些孩子早恋后,因为不被理解,承受不住压力,选择逃避现实,结束生命。

14岁的初中女生,被老师解开手机密码发现早恋,因为害怕老师告诉家长,情急之下留下遗书,喝农药自杀。

15岁男孩早恋,家长发现后责罚孩子,还大肆争吵一番。孩子一时接受不了父亲的责备,选择跳楼自杀。

17岁女生早恋,被学校监控拍到发现后,被学校作退学处分,并贴出告示。当天下午,女孩想不开喝农药自杀了。

……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家长禁止孩子早恋的本意是好的,可却忘记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独立的灵魂和个性,不是任由别人操纵的木偶。

杨澜曾经在《奇葩说》中提过,自己绝对支持早恋,到现在都很后悔自己没有早恋,“早恋是一种朦胧的、单纯的、相互的爱慕和欣赏而已,它油然而生非常纯洁。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横加阻止,这是在逼她走向极端,并且这种感情不就是人生中应该追求的么?我们需要的只是正确的引导。

03 松弛有度的引导

那么,面对孩子们的早恋行为,家长们又该如何正确引导呢?

  • 第一,相信孩子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有项调查显示,孩子最喜欢父母的10种做法中,排名第一的,就是“信任我”。

孩子早恋,家长奔溃?堵不如疏,这3个方法让你轻松应对早恋现象

想要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先学会信任孩子。

可能有不少家长曾经有过这种体验,老师怀疑自己孩子有恋爱苗头,被请去谈话。有些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不由分说一顿责骂,而马伊琍的家长就给了很好的示范。

马伊琍曾经在节目中提过,上高中时候,她被老师怀疑在学校跟多个男生早恋,她的爸爸被叫到学校谈话。

去到学校后,爸爸并没有偏信老师的话,而是让老师写出“多个男生”的名字,可老师却压根说不出来。

最后,马伊琍的爸爸说了一句话,“我的女儿我最了解,我不跟你说了,还是去找校长吧。”

马伊琍说,她当时听到爸爸这句话后,所有的委屈都没了,因为她知道爸爸相信她,无论何时都是站在她这一边的。

也因为爸爸的信任,马伊琍和父亲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更愿意和父亲分享生活的细节小事。

  • 第二,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恋爱观

现在的孩子,谈恋爱大多是从文学上、电视电影上学来的,但大部分的电视剧情节都很荒谬,要么是霸道总裁,要么是浪迹天涯,似乎除了爱情,一切都可以放弃。

孩子早恋,家长奔溃?堵不如疏,这3个方法让你轻松应对早恋现象

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老师曾说,

父母应该初中阶段让孩子懂得男人和女儿女人的区别,懂得哪些品质在爱情中是最重要的,这是帮助孩子树立良好恋爱观最重要的2点

而且,爸爸妈妈一定要主动跟孩子聊,如果是男孩,就爸爸聊,女孩的话,就妈妈聊。

聊什么呢?比如说妈妈跟女儿聊,

我当初是怎么看上你爸爸的,

男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你看你爸爸缺点在哪里,

但是他优点是什么。

男孩也是类似。

一旦孩子有了成熟的恋爱观,便不容易受到糖衣炮弹的攻击,也不会被表面的甜蜜所迷惑。

但是,千万不要长篇大论地跟孩子讲道理,没有孩子愿意听大人滔滔不绝。

常言道,通情达理,要达理先得通情。

聪明的父母,往往会先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询问原因,给予关怀和谅解,等到孩子想听的时候再给他们讲道理。

  • 第三,责任教育

如果孩子真的谈恋爱了,不要着急,更不要奢望能用威严逼迫孩子分手。作为家长,应该和孩子共享恋爱的喜悦,恭喜她幸运地遇上心仪的对象。

更重要的是,要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无论何时,都不要因为恋爱中的小矛盾自责,也不要为了迁就对方委曲求全,更不要因为恋爱疏忽了学习,只有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有资格和更好的他站在一起。

除了这些,还有我们常常避而不谈的性教育。

方圆和童文洁发现儿子方一凡“早恋”后,特别慎重其事地跟儿子聊天,主要内容就是性。

孩子早恋,家长奔溃?堵不如疏,这3个方法让你轻松应对早恋现象

可是,比起遮遮掩掩的父母,方一凡倒是落落大方,全方位描述了性行为以及如何做好保护措施,倒是让方圆和童文洁不好意思起来。

但是,方圆对儿子说的一番话很是在理:

第一,跟人家女孩做任何事情,包括拥抱、亲吻、性行为,一定要征求对方的同意。

第二,男孩子,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尤其是男女之事。如果两人真的发生性行为,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保护女孩子。

其实,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即使家长不跟孩子聊性,孩子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因为,家长教会孩子从容对待性,也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能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也学会尊重和保护对方。

无论如何,早恋并非大逆不道的事情,家长应该理智对待,用包容和爱陪孩子共同走过这段青葱的岁月,让孩子在未来回忆时,除了繁重的功课,也能有段美好的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