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就算老了,人品也不会变好”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人过了30岁,他的性格基本就完全形成了。其实何必到30岁,以现在这个社会发展的速度和高度,很多人在十几岁的时候性格就形成了。

我不赞成说人性本恶,我认为人性的恶基本上还是后天环境形成的,与他性格形成以前所经历的时环境和家庭教育背景息息相关。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等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以后,并在社会的环境实践中不断加深加固,那么你想让他再改变几乎不可能。否则的话也就不会出现很多人杀了人,在监狱里坐了十年几十年牢房以后出来到社会上面,依旧会对社会产生危害。

后天形成的本性的恶,藏在他的身体里藏着他的思想里,这个是很难消除的。就好像社会上一些贼一样,大贼小贼,他不作恶,手就痒。这个可以说是他的本能。

有死有生,有生有死。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从年轻到壮年到老年,你想让他变好吗?没可能的。


再见五丁目


确实是这样,有些人就算老了,人品也不会变好。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扶老人被讹诈的事件;也不会有老人在公交车上强坐女孩腿上;不会有公交过站老人强抢方向盘;也不会有广场舞大妈扰民强词夺理;更不会有在公交上摔倒赖上让座小孩的无耻事情……这些道德沦丧的负能量新闻就是明证。我还想说一件事,在我们小区里,为了方便居民活动休息,设置了很多木椅,在我家通往小区门的小径上也有,经常有一位老人坐在那里,一般人坐着休息时会自觉收腿,以免妨碍行人,他从不,他个儿高,腿长,就那肆意放着或者翘着二郎腿……每次经过时他直勾勾的眼神很让人不舒服,但转念一想,或许是老了,孤独吧,坐在那儿晒着太阳,看来往的人群也是唯一消遣方式。心里对他是同情的。电梯里碰到邻居说,看见他坐在那儿,口罩挂在一只耳朵上,又是吐痰,又是擤鼻涕,对物业执勤人员的劝说恶言相向。这样的一幕我虽没亲见,却再也不想从那里经过了,宁肯多走路绕过去。疫情当前,人人都响应号召,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常常能碰到口罩拉到下巴下的老人,小小一个口罩见人品啊,戴好口罩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爱护。愿怡情早点过去,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祈祷][祈祷][祈祷]






记忆在光年之外


“有些人就算老了人品也不会变好”,我对这句话作以下两点分析,就会对这句话有充分的理解。

第一,人品的好坏不与生活习惯雷同,也不是所谓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就说与我同村的一位老大叔吧,年轻时“凶强侠气”很不受人待见,在生活中经常与人争吵,还大打出手。堪称人品极差,后来在村里待不下去了,35岁跑到外地打工,经历了25年又从回故乡,现在他与老家的人关系建立的非常和谐,他经常免费开车送小孩,老人去县城医院看病。老家修桥,修路,他都捐钱捐物。其实从他的吃饭穿衣和生活看,只是比其他人经济条件稍微好一点点,他经常说年轻时太冲动,做事偏激不知世故.......“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所以说世事在变不能一概而论。

第二,就算是人老了,人品和格局也会随之而变,乐听赞美,淡然从容,善心观世;管好自己的心,多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管好自己的口。方圆做人,圆通看事。所以,做人要把自己的高度和深度多与海纳百川匹配,多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一面看人,要赏识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不足,有爱人之心,有容人之量。善待别人,等于就是善待自己。


杨纯


我非常认同

还记得 有一次 我在公交车上,我旁边有一个 老大爷 ,公交车上人很多,我上车的时候不小心被别人挤了一下,碰到他了,当时他就 来气了,我说我不是故意的,他还不依不饶,说我挤他,,嘴里还不停的说这小伙 咋这么没教养,当时我也就不想跟他计较,他还在说,我就走了,不管他,就这样过去了。我当时很不服气,后来跟我一起的同事说,现在是有些人就喜欢倚老卖老,你要知道 那句话 ,现在不是 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

后来 我一想也是,他们那一代那是那么多红卫兵,那么多坏人,现在的确是坏人变老了。想想心理也平衡了。



大家可能认为我说的有点极端,不过 这事让我遇到,不过现实中还是有很多 人是好的 ,我只是分享一下我的说法



爱弹琴蜀哥


我也讲一个我亲自碰到的一个老人。

好多年以前,可能也有8.9年了,一次和孩子到城里去逛沃尔玛,刚刚走上电梯,一位60多岁的老人(女),急匆匆的从我们后面撞过来,电梯上也没有什么人,就我们三,那老太太冲撞到我们也没有说一句“对不起”,直接就走了,我们只感觉这老人好没素质。。

进了沃尔玛超市,我们慢悠悠的走到一卖水果的摊位前想买几斤李子,刚刚选了几颗,那老太太又来了,也是一把挤到我们前面,把刚刚售货员倒出来的新鲜李子,急嚎嚎的往袋子里装……

遇到这种没教养的人特别无语,不懂得什么叫教养,什么叫礼貌,眼里只有她自己,这就是所谓的坏人变老了,这种人从不把他人放在眼里,永远都是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



农民老姐姐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就算老了,人品也不会变好……

这个话,我赞同。

我家乡有这么一个例子:

这个人姓高,具体啥名字,不知道。都叫他“高鹞子”。

他出生在一个财主家。在方圆数十里,家财要说数二,没有人敢说数一。

高鹞子读私塾,先生在上面讲,他不规规矩矩的听,还故意装腔装调,怪模怪样的在下面学。先生惩罚了他,他便乘先生打盹时,捉弄先生。不是悄悄地用干草捻先生的鼻子,就是挠耳朵……

最痞子的一次,他先悄悄地把巴豆子放在先生的茶缸里。先生喝了茶拉肚子,他却在茅厕外面仍石头,装鬼叫 溅了先生一身屎尿不说,还吓得先生提了裤子就往外跑……

高鹞子老了,得了种怪病,延医无数,都治不好。他怕自己死后,如花似玉的老婆改嫁,成了别人的老婆。

一天,他让老婆亲自下厨,去煎一锅滚油。谎称他得到一个秘方,必须用大火煎过后冷却的油调制,方可治好自己的病。

老婆信以为真,照办。

哪知一锅油正咕嘟嘟开时,高鹞子舀起一瓢冷水,躲在老婆背后 ,一下子将冷水倒进滚开的油锅里!立刻,一大锅开爆爆的滚油噼里啪啦地炸了开来,老婆被四溅的油星子烫了一脸的伤疤——从此变成了麻子脸……

可见,一个人的品行,就算老了,也是不会变好的。





戊子WMT


我家门口有个老头,年轻时就心眼歪,和好多邻居都不说话,在他有病躺床上不能动时,有天他老婆给他端了一碗饭,吃完后,老婆到处找不到碗了,最后在床下找到了,原来他屙了一碗屎放到床底下,快沒把街坊们笑尸,都说他老了该死了心眼还是恁歪,所以说人的性恪是不会改变的


用户4034956530135


有些人,就算老了,人品也不会变好。这正应了一句老话,山难改,性难移!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潜移默化、一辈传一辈!

为人父,为人母,在社会上立足,必须堂堂正正做人!行善积德,充分发挥正能量!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孩子长大成人一定会继承发扬父母的优良传统!立足社会!

如若不然,就会成为社会上的跳梁小丑!鼠辈!遗臭万年!




泰安方圆


“有些人,就算变老了,人品也不会变好”,赞同这句话。

人品问题与年龄无关,不否认有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多了就会改变一些对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上的变化,但不能说他人品变好了,只能说本质就不坏。人品是一个骨子里的东西,与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有最直接的关系,通俗的讲,假如这个孩子的父母都自私自利,虐待老人,心狠手辣,这个孩子长大后人品会好吗?就是单纯的一个“影响”,可以让每一个人形成他独有的品性,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其父必有其子(女)就是这个道理。根深蒂固的缘由是不容易改变的,如图腾一般的牢固。

我见过一些品行极坏的老人,因为一点小利益他们可以在公共场合破口大骂,倚老卖老强加于人的行为令人发指,难道活了大半辈子了还不知道廉耻吗?当然我不是痛斥所有的老人,这只是少数现象,我是说人品与老少无关,这是本质问题,真正在生活中能随时领悟,慢慢变好的人是一种能力,他是不会等到年老时才去改变的。




虎子de妈妈


赞同。人无贵贱,品有高低。人品层次的高低,不在于地位和财富,而在于他的见识修养。基本可以相由心生,以貌取人,分四大衰贵:1.层次低的拙劣炫富,层次高的低调淡泊。

2.层次低的迷信人脉,层次高的喜欢读书。

3.层次低的两面三刀,层次高的表里如一。

4.层次低的忘恩负义,层次高的懂得感恩。

衰贵向来如此,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不如寄托于自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