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郑州“毒王”郭某鹏真的把9600万人的努力全废了吗?

关注:郑州“毒王”郭某鹏真的把9600万人的努力全废了吗?

最近一个短视频非常火。红色的大号字体称:郑州“毒王”郭某鹏你把9600万人的努力全废了。

黄色的字体分两次说:回可以理解,但瞒报已经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了;

北京:隐瞒传染病区接触史最重判无期或死刑。视频配着非常慷慨激昂的史诗音乐,像是要发动所有郑州人民唱着进行曲去逮捕这个十恶不赦的人。

关注:郑州“毒王”郭某鹏真的把9600万人的努力全废了吗?


视频一发出,人们相互传播,从抖音传到微信,从微信传到微博。全国人民都知道有一个叫做郭某鹏的人坑了我们全国人民,仿佛这次疫情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郭某鹏。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可以看到抖音上的黄色字体是如何吸引人的眼球以及如何激起人们的愤怒的。“可以理解,但瞒报已经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了”,这句话好像是说给每一个人听的,带着些许的容忍与同情,最后升到对一个人的审判的高度。

这句话的腔调让每一个看视频的人产生一种这话是我说的错觉,以此来看,这个小视频毫无疑问是在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来博眼球。新闻报道需要借助各种途径进行传播,但是在如今的网络时代,新闻与小道消息以及利益捆绑在一起,谣言满天飞的背后无数的人民币在支撑。

如果我们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来看待这一则抖音小视频,可以在该视频中提取两个消息:一是郑州郭某鹏把9600万人的努力全废了。

一条是说北京出台了一个政策,即隐瞒传染病区接触史最重判无期或死刑。

关注:郑州“毒王”郭某鹏真的把9600万人的努力全废了吗?


这则视频的制作人之所以把这两条消息并置在一起,是为了强调郭某鹏所犯的罪的严重程度,制作人想以北京的这个条例来佐证郭某鹏确实罪大恶极,如果你觉得无足轻重,请看北京的政策。

我们作为读者、观客,应该知道消息不等于事实,而视频中这样两条消息的堆叠形成了一个有论据支撑的观点,即郭某鹏应该处以死刑或无期徒刑。两条消息中的一条其实已经构成了论点,一条构成它的论据,我们要看这一观点是否成立,需要来看它的论据是否有说服力,是否是事实,是否是受到公众认可的定律或常识。

关于是否是事实这一点,我们可以去网上搜索,北京是否出台了这样的政策。搜索结果显示,“这种行为有可能会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严重的可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的确是有这样一条最近发布的相关司法解释,但还是要就情节的严重与否进行量刑。郭某鹏的罪是否属于情节严重,还有待司法审查与判断,而不是依据一个传播多人就可断案。

关注:郑州“毒王”郭某鹏真的把9600万人的努力全废了吗?


再者,我们发现,视频制作人知道暴露别人的隐私是一个不好的行为,他好心地给郭某鹏隐掉了名字中的一个字,以免郭某鹏遭到网络暴力,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可以看到视频上一共两句话,其中的一句话中,给郭某鹏扣上了一顶“ 毒王” 的帽子。毒王是什么,什么情况下才能被称为毒王,一个携带病毒的人是否是超级传播者医生还有待斟酌再下结论。

我们的网友直接给人贴了个“毒王” 的标签,这种耸人听闻的报道到底意味着什么,到底有什么目的,我们不敢加以揣测。人们在谴责郭某鹏的时候,忘了郭某鹏也是一个不幸的感染者,不幸的人。就像人们无法理解武汉人为何不好好待在武汉,而是想方设法地跑出去一样。人们会去理解其中的原因吗?事情往往不是人们单方面看到的那么简单,几句轻巧的话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一个人身上不只是携带病毒,他可能携带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生活的轻与重从来不是15秒的视频能够概括的,或许在我们下结论义愤填膺之前,应该要慢半拍。

郭某鹏密切接触者中,有13人在北京

关注:郑州“毒王”郭某鹏真的把9600万人的努力全废了吗?


关注:郑州“毒王”郭某鹏真的把9600万人的努力全废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