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叛逆孩子是怎麼變好的?

用戶9682865016807


浪子回頭金不換!

我沒有遇到。

估計現在的家長們遇到的是無論如何退步,謙讓,甚至是委屈求全,也難以阻擋孩子對我們的不滿,而越發的“叛逆”,走向無情。

這個肯定是我們不願直面的尷尬。


藏像


孩子叛逆,是不少家長非常頭疼的問題,想治癒叛逆這個病,恐怕沒有統一的模式,得像中醫看病一樣,一人一方,對症下藥。

講一個真實的案例。

孩子是我的姨侄,小名成成,五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叛逆。因為成績不理想,沒少被爸爸媽媽罵。說實話,他爸媽也挺不容易的,一個開卡車,一個開商店,忙著為生活辛勞奔波,沒好臉色看兒子,覺得兒子越來越煩。

那時,父母的話,成成基本聽不進去,作業不按時做,常吃路邊垃圾食品,胖成一百三十多斤,和同學打架被帶家長。父母教訓他,他就頂嘴,甚至聲嘶力竭吼起來。父母拿他沒轍了,就把他送到我們家,吃、住、學整整一年。我們是撿到寶了。

那一年,我正好教六年級,他就在我們班。每天早晨,我帶著他,步行去上班,他不是跑在我前面幾步,就是故意落下幾步,反正離我遠點,怕我說他。整天賭氣不和我們說話,他知道父母送他來接受教育的。晚上回來,我問他,為什麼不聽父母話。他說:“父母根本不關心我,沒給我買過一本課外書,沒有帶我旅遊一次,他們顧不上煮飯,我只能路邊買著吃,他們還常常罵我……”說著,說著,竟然哭起來。當晚,我沒有批評他。

一天,我打球稍微崴了下腳,早晨上班,我故意讓他扶著我走路。這是他第一次和我並排走,我讓他走內側,我在外側。我問他:“為什麼讓你走內側?”他看了看,說:“外側車多,你是怕我不安全。”我又問:“你父母以前是怎樣帶你從路邊走的?你有沒有想是什麼原因?”他想了想說:“父母也是這樣的,我沒想過。”我告訴他,父母一直愛你,你已經習以為常了。

過了幾天,我帶給他幾本課外書,說是他父親讓我墊錢買的。他很高興,每天到家就看課外書。有幾次,他還幫我打掃家裡的衛生,幫姨娘擇菜,我表揚他動手能力強。還有幾次,我帶他去打球,發現他雖然胖,但彈跳很好,反應靈活。我就誇他身體素質好,可以在體育上發展。我問他,為什麼小名叫成成,他說,大概是父母希望他成人成才吧。他漸漸地肯和我交流,也慢慢改變了對父母的看法。一次作文寫《我的爸爸》,他寫了爸爸怎樣辛苦拼命賺錢,最後寫了“爸爸,我愛您,我再也不惹您生氣了”。他爸爸知道了很感動。

一年快下來了,他成績雖有進步,但還不理想,尤其是語文與英語比較差。暑假,我和他父母聯繫,要想徹底改變成成的逆反心理,家長要有所改變,否則,他回家後還會舊病復發。具體做到:一是父母不能兩個人都光顧著賺錢,沒時間問孩子;二是要和孩子多交流,瞭解孩子的心理;三是孩子的學業一般,你們就不能對他提過高要求,讓他將來考個體校或職校。他們為了孩子,接受了我的建議,姨夫卡車不開了,和愛人一起開店,做駕校兼職教練;他們經常和孩子交流了;初中和高中,讓孩子參加體育專項訓練。孩子像變了一個人一樣,高中畢業考取了天津體育學院,中間還服了兩年義務兵役。現在,他成了一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陽光青年。

改變姨侄的叛逆,我和他父母用了這樣幾個方法:(1)真心關愛,耐心交流,要讓他體會到別人對他的愛。(2)少一些責罵,多一些鼓勵。(3)引導他朝著能夠實現的方向努力。





萬水千山行路人


孩子叛逆期一般出現在12~14歲左右,心理上存在對家長的逆反心理。

心理專家曾對其作出深入研究,認為孩子的獨立和自我意識增強是主要原因。

12~14歲之間,孩子的身體開始逐漸發育。隨著身體開始發育,心裡也會出現變化。這個時期的孩子反對家長把自己當做小孩,想當然的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

同時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增強了。遇到事情的時候,他開始自己獨立思考,不再依賴於父母。自己腦海中會形成很多不成熟的主見,對待父母也開始持懷疑態度。

叛逆期的孩子正處於人生階段的十字路口,作為家長我們應該要正確處理好這件事。下面是一些我的看法,希望與各位家長分享。

1.平等看待孩子。既然孩子心理上開始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我們家長也應該注意到這一點變化。在與孩子以後的交往中,家長朋友們可以以一種朋友的姿態和他交流。

2.穩定自己的情緒。孩子在青春期容易出現脾氣急躁不耐煩的情況,我們家長應該做到穩定自己的情緒。和孩子有耐心的交流,儘量避免爭吵。

3.不要總是和孩子談論成績。生活中特別是一些成績不好的孩子,逆反心理比較強,在學校中經常和老師頂嘴,在家裡也容易和父母吵鬧。家長們要注意,成績是一些學習不好的學生最討厭的話題,不要給孩子造成額外的心理負擔。


嗨教育


小獅子終歸會長大的,作為家長,尤其是強勢的家長,該退位了。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發洩體內的洪荒之力,尤其是在叮咣亂響的家庭環境長大的孩子。咋辦?好辦,俗話講,您吃的鹽比他吃的你還多!隨他發洩一下,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不做聲就是了!如果孩子不是那種爛到骨頭裡的孩子,事後他會明白他的錯誤之處的!(如果管不住咱自己的洪荒之力,那就頓地上哭,大哭,不要瞎嘚啵得,也不要指望孩子安慰你,自責的大哭!)

總之,一家人平安,和平,溫暖,友愛是福氣!



。。。。。


----專注解答大學生就業問題,歡迎提問!----

叛逆是有對象的,如果失去了對象,自燃就沒有了叛逆,說的好像比較難懂,我舉個例子,當孩子15-16歲,有了自己的思維,但是卻沒有足夠的經驗,他們做事依靠的是自己的有限的經驗來判斷問題,然後利用自己的獨立的思考能力去決策。這時,我們家長為了讓他更好,為了讓他少走彎路,憑藉自己幾十年的經驗,去教導他,規範他,於是就產生的認知上的差異。

就是家長認為對的,孩子根本理解不了。

於是孩子,依舊倔強的堅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或者用更極端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目標,這時,就產生了叛逆行為,就是她叛逆的是家長代表的認知觀。

當孩子逐漸長大,有了自己的經歷和經驗,甚至抄過來家長的認知,他們的所作所為,就和家長,社會的通性認知想通了,所以,叛逆也就消失了,因為他的決策和家長的決策都一樣,後者有自己的道理可以說得通。

所以,當孩子叛逆時,多給些包容,多給些理解,也多溝通,不要發脾氣,他們理解不了你當時的苦心。

----專注解答大學生就業問題,歡迎提問!----


我的瀋陽


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青春期,那麼隨之而來的叛逆期也是不可避免的,當孩子在經歷叛逆期時,有些父母會覺得孩子變壞了,不懂事了,甚至思想言論和行為舉止都變得很奇怪甚至不可理喻。對於這些情況,有些家長不知道如何應對,其實這只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家長只要採取正確的方法,就能夠和孩子一起共同度過叛逆期。

1、分析孩子反常的行為

許多孩子本來很乖巧,可進入青春期之後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厭學,不喜歡被人從頭管到腳,特別容易衝動,也很容易和父母吵架,這些都是青春期常見的叛逆行為。

2、分析並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

大多數孩子的叛逆原因可整理為覺得自己長大了,覺得我能行;想得到家長更多的關注;覺得自己為什麼不能,和自己較勁;自己長大了,應該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些可能只是試探家長的底線。

3、理性對待,擅用方法

越早越好

對孩子叛逆期的預防是很有用的,提前告訴孩子成長中會遇到的煩惱和困難,當孩子遇到時便會自然而然的採用父母所教的方法來應對;

傾聽與溝通

這兩個方法是解決孩子叛逆問題的根本,家長平時就應該多注意和孩子的溝通,不要等到孩子叛逆期來了才溝通,可能已經晚了。要多聽孩子自己的想法,並且尊重他,要和他如朋友般溝通,讓孩子完全信任自己,才能釋放負面情緒;

給孩子樹立正面形象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要以身作則,用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孩子才會從小學習正確的三觀,在成長的過程會減去很多麻煩和問題。

學習新鮮事物,減少代溝

很多家長總愛陷入一種經驗式的思考問題方式。動不動就拿自己當年的經歷或者觀點來管教孩子,這樣做的家長恰是忽略了時代在進步,時代不同了,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如果家長不能緊跟時代步伐,不接受新生事物,不更新觀念,在親子溝通中必須要出現“代溝”。

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通過自身認知能力的發展,在社會重新再教育和影響下,會逐步糾正身上曾經擁有的一些不成熟的觀點和做法。



精剪電影研究僧


眾所周知,每個家庭都想培養出一個相當優秀的孩子,對孩子也是寄予了崇高的厚望。但往往在生活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上,家長們卻又不知不覺的忽略了在生活過程中的種種行為細節,無形之中影響了孩子的方法面面,從而導致孩子潛意識的觀念植入與“遺傳”。

在當今這個時代,家長們除了在生活中做好種種行為上榜樣。還應隨時注意到孩子的情緒變化,以便於及時對孩子出現的生心問題給以糾正指引。更應找出問題的根源之所在,從正面加以疏導與鼓勵,只要樹立好孩子的人品道德與積極向上的生活風格,孩子一定能夠作壯成長。

平時多多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氣氛,注意發現能影響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種種不利因素。古時,孟母三遷就是典型的案例,孟母發現了問題所在,為孩子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成長環境而三次舉家遷移。最好培養出了一位儒家的傑出代表,被後世尊為“亞聖”。

而晚清時期的佛門泰斗,印光大師也常常感嘆世風日下,憂恐後世眾生德行倒退而少有成才者。以致悲痛憫人,常常提醒眾人應時時重視孩子兒童期的教育。略舉大師開示如下;

夫天下不治,由於家庭無善教,致有天姿者,習為狂妄,無天姿者,狎於愚頑,二者非國家社會之福。是知教子為治平之本,而教女尤為切要。以今日之賢女,異日即為人之賢妻賢母。人能得賢母之教育,賢妻之輔助,豈有不成賢人乎哉?故曰:“教子女為天下太平之根本也”!

人家欲興,必由家規嚴整始。人家欲敗,必由家規頹廢始。欲子弟成人,須從自己所作所為,有法有則,能為子弟作榜樣始。此一定之理。今欲從省事省力處起手,當以因果報應為先入之言。使其習以成性,庶後來不至大有走作。此淑世善民,齊家教子之第一妙法也。

希望以上回答能給你帶了受益,其次特別推薦閱讀《印光法師話家庭教育》、《印光法師文鈔》,會給你帶來更多問題的解答,網上也能搜索閱讀。





竹云溪


我還不是家長,但是我的青春期也有過叛逆,那個時候真的是有些過分。和家長吵架,動不動就發脾氣,然後就冷戰,和父女關係降到冰點。自己也感覺這樣不好,可是覺得自己並沒有什麼錯,倒是父母的話真的實在是多,囉囉嗦嗦的很煩。我的很多問題他們都不懂,不懂還有還有的話非要讓你一遍一遍的聽。這也是高中時候的事情。過了高考之後情況就好了很多。畢竟我也去上大學去了,物理的距離反而加深了我們之間的感情。


呂2小仙


時間是“消滅”叛逆的最好武器。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逐漸出現了叛逆的性格,獨立意識開始增強,自尊心逐漸完善,隨意而來導致的是孩子和家長關係的緊張,像充滿火藥的炸藥桶,只要點燃就會爆發。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怎麼和叛逆期孩子和平相處?怎麼教育叛逆孩子呢?

首先,維護孩子自尊心。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已經足夠強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經意的話或者行動很容易破壞孩子的自尊心,為了維護自尊心孩子就開始和家長對立。孩子既然已經進入青春期,家長就不要用過硬語氣批評孩子,家長就要作用需要技巧,間接批評或者勸說,經盡力維護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過度維護自尊心的行為等走出青春期後就會消失,叛逆自然會消失。

其次,家長尊重孩子的“獨立”。青春期孩子當然不能離開家長的幫助,比如經濟,孩子的獨立也是一種假性獨立,作為家長我們就不能和孩子小時候一樣相處,給孩子流留出充足的私人空間,這就是尊重孩子的“獨立”,給孩子屬於他們的空間。

再其次,家長和孩子交流。青春期孩子不容易教育,我們教育這個時期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交流,雖然這種教育方法對孩子來說可能就是“左耳進右耳出”,但是這種教育方法卻是最安全的。給自己和孩子一個單獨的房間,坐在一起,放平心態,和孩子討論他在學校、在生活中的問題或者經歷,我們家長通過交流解決孩子叛逆非常困難,但是我們能通過交流抑制叛逆的發展,增加親情。

除此之外,家長也要身臨其境考慮孩子的感受。我們家長在和孩子說話時,也要站在孩子角度思考自己說的話。

最後,每個孩子都會有叛逆期,每個孩子對叛逆期的表現不同,有些孩子叛逆期甚至表現不出來,有些孩子叛逆期表現很強烈,叛逆期的原因很多,作為家長要找出原因,在孩子叛逆期階段和孩子“和平”相處,和孩子一起度過叛逆期。


千人醉


孩子叛逆是一種正常現象,家長不必過於焦慮和擔憂,因為青春期的孩子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和階段,那麼孩子到了叛逆期家長該怎麼做呢?

1.多跟孩子溝通。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不要跟孩子發脾氣,那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讓矛盾加劇,最好的辦法就是合理溝通,瞭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知道孩子的情緒狀況,可以適當遷就,但是原則問題不可妥協。

2.考慮孩子的建議。家長不要任何事情都自己做主,遇到問題時也要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畢竟孩子也是家裡的一員,也有發言權,需要讓孩子充分表達他的觀點和看法,一起討論或研究到底該怎麼做。

3.多理解孩子。叛逆期的孩子雖然做法有些極端,但是也是可以理解的,每個人都經歷過叛逆期,孩子處於叛逆期需要家長去引導,懂得相處的技巧,才能夠彼此更加和睦、和諧的相處。

4.身教勝過言傳。有些叛逆期的孩子光靠說教是沒有用的,他們道理都懂,但就是喜歡和別人對著幹,有一種叛逆心理,所以這時家長要身體力行地教會孩子怎麼做,讓孩子設身處地地體會到自己做錯了需要改正。

5.教育孩子要冷靜。家長也是有情緒的,有時容易被叛逆期的孩子氣的大發雷霆,這時不適合去教育孩子,要等到自己冷靜下來再管孩子,事後再找孩子好好談談心,用道理說服子女,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6.給孩子一些自由。家長不要凡事都給孩子安排好,這樣孩子會失去自理能力,也不會過早的獨立,甚至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感。如果讓孩子感覺到束縛,反而會更加叛逆。

7.家長要寬容。面對叛逆期的孩子犯錯誤,家長雖然也要教育,但是方式要得當,不能每次都打孩子,要正確引導,孩子意識到自己錯了才會去改正。

8.善待孩子。叛逆期的孩子也會需要呵護的,即使是孩子嘴上不說,但是心底裡也需要溫暖,如果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家庭關係就會變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